常德市七中社团三级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n6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项目】《示范性中学“三三制”社团活动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5LX25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17-01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跨学科的课程实践,它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素质形成等方面已经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逐渐成为中学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很多中学对社团仍以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面对学校内部社团众多、管理难度加大的实际,构建恰当的立体化社团管理模式并持之以恒地实践,就成为抓好社团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校在社团管理上既坚持分级管理,又重视学校的统一管理,努力做到统分结合,大力推行“三级督导制度”:一级督导——学校共青团指导;二级督导——社团联合会督办;三级督导——社团部督查。
  一、构建社团三级管理模式
  三级管理模式指的是由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三级管理机构构成的一种社团管理模式。这三级管理包括:学校团委的指导、社联的督办、社团部的督查。这一模式建立在系统论的基础上,系统论认为系统中的每个部分都无法独立地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各个部分有机协调才能使各部分功能充分发挥,并获得1+1>2的效率。 社团管理也是如此,必须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团联、社团部等各个系统的功能,才能把整个学校的社团工作做好。
  学校社团的总指挥——团委,首先要确立社团管理的基本原则,对学生社团要以“加强指导,规范管理,继承传统,发挥优势,巩固成绩,扩展领域,广泛参与,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和阵地”为目标,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思想教育功能,引导社团积极开展工作,营造社团氛围,扩大社团影响,把社团做大做强,打响社团品牌,为学生搭建锻炼、展示才能的平台。其次要及时掌握社团活动的方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社团的中坚力量——社团联合会,以"全心全意为社员服务"为宗旨,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原则,对学生社团进行具体督办,主要负责对学生社团进行审批、建设、管理、监督与服务的工作。以丰富同学们业余文化生活、推进学校社团的发展为主线,为社员的成长成才和成功服务,为我校社团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社团的忠实代表——社团部,是引导全校学生社团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管理组织。社团部的任务分三个阶段:首先组建新社团、其次加强社团部内部建设、最后对社团进行严格管理。对社团的不足进行监督加以改正;对各社团负责人严格按照“常德市七中社团组建章程”进行指导、培养与考核。
  二、社团三级管理模式的实践
  在推行社团三级管理模式实践中,学校团委、社联和社团部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管理社团:
  第一、更新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时间以来,学生社团活动一直是由团委安排和组织,社团开展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完全听任上级的指挥,在调查中51.6%的社团成员认为在社团活动中,自己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有社团成员直言不讳地说学校社团管理太过死板化。我们知道,学生社团的主体和直接参与者是学生,学生应该是社团活动的主要策划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了能够让青年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我校在社团建设的众多事务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自主管理,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确定了每一个社团活动管理的四个基本原则:社团领导我来选、社团制度我来订、社团活动我组织、社团评价互相评。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在社团里,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二、完善机制,强化社团的宏观管理
  进行社团管理,要严把质量关。(1)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实行“三重管理”,即:团组织实行宏观指导;社团联合会督办;社团部督查。(2)社团成立必须做到“五个一”,即: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办法,有一个挂靠管理单位,有一位指导教师,有一批活动骨干,有一定的经费来源。对社团的章程、内部组织、活动方案要进行充分的论证。(3)建立社团的年度民主选举制度。有些学生缺乏责任感和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担当社团领导只是为了自己头上多一份桂冠、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加强对社团的管理,必须抓好社团领导者,选举民主与集中相结合,要把一些积极求上进、责任心强、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信的学生选拔到领导者的岗位。同时,注意培养和使用相结合,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多途径、多方式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他们敬业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
  第三、注重实效,提高社团的活动质量
  高质量的社团活动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提高社团声誉、增强社团凝聚力的关键所在。每一次社团活动都注重活动内容的实际效果,不摆“花架子”。坚持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力求出精品,上档次。学校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类社团,坚持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主导,营造浓厚的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氛围,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拓展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社团活动的开展同时以不影响第一课堂教学,不干扰正常学习秩序为前提。加强对社团的管理,引导同学们分清主次,正确处理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社团活动与专业学习的关系。对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活动应坚决制止,对只醉心于社团活动而放弃专业学习的同学要劝其离开社团,真正使社团活动成为第一课堂有益的延伸和有效的补充。
  第四、以评促进,健全社团的考评制度
  建立健全学生社团及其骨干的考评制度,引进激励机制。对学生社团进行“两手抓”,一手抓培育发展,一手抓监督考评。做到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社团,加强对社团的教育和管理,帮助其解决成长成材和开展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热点问题,化解学生的思想疑惑。同时,制定完善科学的社团工作评介体系,对管理有方、工作扎实、富有创意、成绩显著的社团通过评选“优秀社团”予以表彰,对在德、智、能、绩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社团骨干授予“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以此为手段,推动社团的健康良性发展。
  我校在社团三级管理模式实践中,真抓实干。学校的30多个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和学生的内心世界,扩大了学生的求知领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已经成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人们对娱乐生活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舞蹈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很多人开始从小进行舞蹈练习。本文对舞蹈演员在训练过程中的个性化发展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舞蹈演员的水平。  【关键词】舞蹈演员 舞蹈训练 性格化 训练要点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17-01  引言  舞蹈表演是一种以人体为媒介,通过有节奏
【摘 要】 与初中相比,高中数学除了数学知识本身的形式、难度等因素外,在思想方法、能力要求等方面,都形成较大的“台阶”,即初、高中数学教学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初、高中数学的学习对象、学习特点、教材等方面的分析,有效开展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特点,渡过学习初期的难关,帮助学生顺利跨过“台阶”,是高一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衔接;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21-02  教研组活动是校本教研的主要载体,是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有效途径,集体备课是教研组活动的一项主要任务。俗话说:“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顾名思义,即是教师组织在一起,共同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教学情况、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析备
学习中最忌讳的就是一味的苦学,学习必须注重效率,只有高效的学习才能事倍功半。  一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创造出融洽、民主、恬静、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双方尽快进入智慧交流的状态,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做学生的忠实听众,倾听他们的心声,时常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主动靠近他们,聊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加入他们的行列与之一起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他们少一些惩罚,多一些宽容。俗话说,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然而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汉族聚居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尤其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这种差距更加明显,并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针对这一现状,通过调查黔南民族普通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以促进黔南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黔南民族地区 普通高中 教育信息化 学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