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玉米育种技术的发展,良种推广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优势,得到了各地的认可。本文主要阐述适合菏泽地区的玉米良种推广技术与管理创新。
【关键词】玉米;病虫草害;控制技术;收获技术;良种推广技术
1 玉米病虫草害系统控制技术增产效果明显
建议将玉米病虫草害系统控制技术纳入当地玉米高产创建项目,便于其示范推广。同时,需扶持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在大量试验、优化集成的基础上制订的玉米增产病虫草害系统控制技术,这套技术集成创新了植保理念与措施,不仅起到防灾保产作用,还针对制约玉米高产的土壤根际微生态、光能利用率等问题研究出一些增产办法。在国内玉米供求紧张、单产提高难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这套技术集成值得在玉米生产中示范推广。
2 玉米收获机械化推广和技术服务特点
随着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大幅度增长,加大机具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力度成为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关键性工作。把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推广和技术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做到目标再明确、措施再强化、责任再落实、工作再创新,努力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机部门和生产企业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紧紧围绕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尽快建立完善机具推广、技术培训、售后服务、质量监督四大服务保障体系。
3 发挥优势、多策并举,搞好玉米收获工作
3.1 科技入户与加强培训相结合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信息网站等媒体,积极开办玉米收获机械化专题技术讲座,使农民更好地了解新机具、掌握新技术。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时机,通过赶科技大集、发放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明白纸、组织技术宣讲流动车等方式,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定点培训与巡回服务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玉米联合收获机驾驶操作人员普遍进行一次培训,以提高机械使用效益,保障安全生产。
3.2 现场演示与技术推广相结合
从实际出发,组织符合当地种植特点和农艺要求的玉米收获机械,深入乡村,巡回演示,现场讲解,做给农民看、讲给农民听,带着农民干。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不断创新农机推广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尽快建立以玉米收获机械化为重点的农机推广目录管理新机制。继续深入实施以玉米收获机械化为首项的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搞好经验总结、技术规范提炼等工作,以创新示范基地为依托,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3.3 农机质量监管与生产企业售后培训服务相结合
借鉴小麦收获机械化售后服务的做法和经验,并结合玉米收获机械作业特点,尽快建立布局合理、制度完备、人员齐全、措施得当、计划周密的售后服务网络,切实做到用前培训、用中服务、用后回访。特别是对销售相对集中的市县,要组织专门技术人员搞好培训和售后服务工作。
4 加强技术创新
4.1 推广夏玉米机械化直播技术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介,采取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举办机具观摩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夏玉米机械化直播的作用、意义,提高农民群众的认知程度和应用夏玉米机械化直播技术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重点补贴大型拖拉机和夏玉米免耕播种机。推出一种玉米免耕施肥播种一体机,该机具以其省时省工,节本增效,收到农民的一致欢迎。农机部门联合农机生产企业组成夏玉米直播技术服务队帮助机手检修作业机具,三夏期间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巡回服务;印制“便民服务卡”,方便农机手第一时间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上门服务,确保不误农时;通过举办玉米夏直播技术培训,提高机手的作业技能。
4.2 转变传统思维,优化技术集成
植保通常仅被当作一项农作物保产措施来看待,即如何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与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产量损失,而很少考虑将其与育种、栽培技术协调统一,实现农作物的增产。植保技术不仅是一项保产措施,也是一项增产措施的理念,总结出一套玉米增产病虫草害系统控制技术规程。据山东省植保总站副站长李明立介绍,这套技术针对目前土壤板结、种子包衣、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存在的不足,及作物生长关键环节,在大量试验、优化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制订而成。这套技术不但能保产,还能激发作物生长潜能,实现增产。据介绍,在播种环节,针对性地使用生物菌肥,优化根际微生物群落,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增强通透性和肥水涵养、供给能力,为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在种子包衣环节,更换新的种衣剂品种,预防地下害虫、灰飞虱、苗枯病,促进苗齐、苗全、苗壮。在除草环节,改用可快速防除阔叶和主要禾本科杂草、对下茬作物安全的除草剂。在后期病虫害防治环节,使用可有效防治玉米螟、粘虫等害虫,并通过内吸传导到穗部,控制蚜虫为害的农药品种,同时采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喷雾机解决“株高防治难”问题。在玉米灌浆阶段,针对玉米生长、结实特点,采用全国农技中心推广的“爱苗”产品,破解雌穗秃顶等问题。基层植保专家及参与示范项目的农户对该技术普遍表示认可,认为该技术防治病虫害及增产的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玉米增产病虫草害系统控制技术,采用最新的防治技术,既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作物产量损失,又控制了高毒、低效农药的使用,而且增加玉米产量,是植保理念的转变和植保措施的创新,建议在玉米生产中大力示范推广。
4.3 以项目带动方式加大推广应用
加强对植保工作的政策支持与投入力度,充分發挥其在农业防灾减灾和粮食增产中的作用。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玉米机械化播种的重要性。在目前世界粮食供应紧缺,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情况下,通过玉米机播与人工套播产量对比,免耕机播玉米比人工套播667㎡增415.65kg,同时,玉米机械化播种一是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了产量;三是规范了种植模式,为玉米机收打下了基础;四是通过玉米机收,扩大了秸秆还田面积,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实行玉米机械化播种,是实现玉米产量再上新台阶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忠山.玉米铁单18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03).
[2]牛杰,方晓春,白翠红.沙参、玉米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7(06).
[3]李合新,吴爱群.大田玉米收获技术与实践[J].种业导刊,2011(06).
[4]冯国铭.玉米收获田间作业规程[J].农村科学实验,2000(07).
【关键词】玉米;病虫草害;控制技术;收获技术;良种推广技术
1 玉米病虫草害系统控制技术增产效果明显
建议将玉米病虫草害系统控制技术纳入当地玉米高产创建项目,便于其示范推广。同时,需扶持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在大量试验、优化集成的基础上制订的玉米增产病虫草害系统控制技术,这套技术集成创新了植保理念与措施,不仅起到防灾保产作用,还针对制约玉米高产的土壤根际微生态、光能利用率等问题研究出一些增产办法。在国内玉米供求紧张、单产提高难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这套技术集成值得在玉米生产中示范推广。
2 玉米收获机械化推广和技术服务特点
随着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大幅度增长,加大机具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力度成为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关键性工作。把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推广和技术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做到目标再明确、措施再强化、责任再落实、工作再创新,努力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机部门和生产企业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紧紧围绕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尽快建立完善机具推广、技术培训、售后服务、质量监督四大服务保障体系。
3 发挥优势、多策并举,搞好玉米收获工作
3.1 科技入户与加强培训相结合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信息网站等媒体,积极开办玉米收获机械化专题技术讲座,使农民更好地了解新机具、掌握新技术。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时机,通过赶科技大集、发放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明白纸、组织技术宣讲流动车等方式,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定点培训与巡回服务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玉米联合收获机驾驶操作人员普遍进行一次培训,以提高机械使用效益,保障安全生产。
3.2 现场演示与技术推广相结合
从实际出发,组织符合当地种植特点和农艺要求的玉米收获机械,深入乡村,巡回演示,现场讲解,做给农民看、讲给农民听,带着农民干。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不断创新农机推广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尽快建立以玉米收获机械化为重点的农机推广目录管理新机制。继续深入实施以玉米收获机械化为首项的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搞好经验总结、技术规范提炼等工作,以创新示范基地为依托,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3.3 农机质量监管与生产企业售后培训服务相结合
借鉴小麦收获机械化售后服务的做法和经验,并结合玉米收获机械作业特点,尽快建立布局合理、制度完备、人员齐全、措施得当、计划周密的售后服务网络,切实做到用前培训、用中服务、用后回访。特别是对销售相对集中的市县,要组织专门技术人员搞好培训和售后服务工作。
4 加强技术创新
4.1 推广夏玉米机械化直播技术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介,采取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举办机具观摩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夏玉米机械化直播的作用、意义,提高农民群众的认知程度和应用夏玉米机械化直播技术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重点补贴大型拖拉机和夏玉米免耕播种机。推出一种玉米免耕施肥播种一体机,该机具以其省时省工,节本增效,收到农民的一致欢迎。农机部门联合农机生产企业组成夏玉米直播技术服务队帮助机手检修作业机具,三夏期间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巡回服务;印制“便民服务卡”,方便农机手第一时间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上门服务,确保不误农时;通过举办玉米夏直播技术培训,提高机手的作业技能。
4.2 转变传统思维,优化技术集成
植保通常仅被当作一项农作物保产措施来看待,即如何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与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产量损失,而很少考虑将其与育种、栽培技术协调统一,实现农作物的增产。植保技术不仅是一项保产措施,也是一项增产措施的理念,总结出一套玉米增产病虫草害系统控制技术规程。据山东省植保总站副站长李明立介绍,这套技术针对目前土壤板结、种子包衣、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存在的不足,及作物生长关键环节,在大量试验、优化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制订而成。这套技术不但能保产,还能激发作物生长潜能,实现增产。据介绍,在播种环节,针对性地使用生物菌肥,优化根际微生物群落,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增强通透性和肥水涵养、供给能力,为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在种子包衣环节,更换新的种衣剂品种,预防地下害虫、灰飞虱、苗枯病,促进苗齐、苗全、苗壮。在除草环节,改用可快速防除阔叶和主要禾本科杂草、对下茬作物安全的除草剂。在后期病虫害防治环节,使用可有效防治玉米螟、粘虫等害虫,并通过内吸传导到穗部,控制蚜虫为害的农药品种,同时采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喷雾机解决“株高防治难”问题。在玉米灌浆阶段,针对玉米生长、结实特点,采用全国农技中心推广的“爱苗”产品,破解雌穗秃顶等问题。基层植保专家及参与示范项目的农户对该技术普遍表示认可,认为该技术防治病虫害及增产的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玉米增产病虫草害系统控制技术,采用最新的防治技术,既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作物产量损失,又控制了高毒、低效农药的使用,而且增加玉米产量,是植保理念的转变和植保措施的创新,建议在玉米生产中大力示范推广。
4.3 以项目带动方式加大推广应用
加强对植保工作的政策支持与投入力度,充分發挥其在农业防灾减灾和粮食增产中的作用。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玉米机械化播种的重要性。在目前世界粮食供应紧缺,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情况下,通过玉米机播与人工套播产量对比,免耕机播玉米比人工套播667㎡增415.65kg,同时,玉米机械化播种一是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了产量;三是规范了种植模式,为玉米机收打下了基础;四是通过玉米机收,扩大了秸秆还田面积,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实行玉米机械化播种,是实现玉米产量再上新台阶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忠山.玉米铁单18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03).
[2]牛杰,方晓春,白翠红.沙参、玉米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7(06).
[3]李合新,吴爱群.大田玉米收获技术与实践[J].种业导刊,2011(06).
[4]冯国铭.玉米收获田间作业规程[J].农村科学实验,2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