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特别的开学第一课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v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笔礼,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俗称“破蒙”。古代读书人只有开笔破蒙后方可入学读书,因此称为“人生第一大礼”。举行“开笔礼”仪式,用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熏陶孩子,目的是激发他们求学求知的欲望,培养他们对知识及传统文化的神圣感情。孩子们通过身着汉服、自正衣冠、朱砂启智、诵读经典、击鼓明智等活動,展示了古代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大班幼儿即将步入小学校门,在他们开启新的求学旅程之前,汉源国学合作园所-海珠区保利红棉幼儿园和佛山石小实验幼儿园举行了隆重而富有仪式感的开笔典礼,让孩子在这一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
  第一:正衣冠
  古人云:“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衣冠”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人的精神面貌。这正是——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第二:启蒙描红
  “人生聪明识字始”,写字识字是学习文化的第一步,描红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大楷“人”字,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这楷体的“人”字的一撇一捺相互挨着,方能立稳,顺势告诫学生,我们生而为人,就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构筑和谐社会。
  第三:朱砂启智
  家长、班级老师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又称“开天眼”。“痣”通“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第四:击鼓鸣智
  “鸣”通“明”,“鸣志”即“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意为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
  第五:拜师礼
  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尊敬老师、爱戴老师是人生立世最基本的礼仪原则。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拜孔子活动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原则的生动体现。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小小的开笔礼,包含着厚重的中国文化的气息,蕴涵着求学问道、安身立命的儒家思想。入学前组织孩子们拜师、击鼓,由园长和老师来给孩子们开启智慧的大门,让孩子们从入学的仪式感中体会学习的庄严,以圣贤的教诲为准,并反复强化孩子们的立志心愿。开笔礼既是培养孩子的仪式感,也是培养老师和家长的仪式感,活动结束之后,家长和老师不能热闹过去就完事大吉,而是要借助孩子对活动的新鲜感,启发和引导孩子从懵懵懂懂之中学习做人、开启智慧新阶段。以古鉴今,推陈出新,让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历久弥新才是开笔礼对孩子、家庭、学校的重要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在众多学科里,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科的学习都感兴趣,而对语文科的学习总是提不起劲,甚至是厌恶。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数学科的教学里存在很多的规律,学生有律可循,学习变得容易了;语文则太过宽广,头绪太多,不好掌握,学习困难了,于是产生厌学的情绪。事实是否如此呢?否,其实只要我们把数学思维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就会发现语文学科也有许多规律,就会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摘 要:培养学生创造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力发掘创造力的源泉,通过培养兴趣,激发创造的热情;实施民主平等的,营造创造的氛围;培育审美的情趣,搭建创造的平台;改变评价方式,构建创造的空间。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美术教学;兴趣;创造力  不少老师认为:美术课上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其
【摘要】习作修改是门技术活,需要水磨工夫,而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工匠精神”,则能为提升学生的修改能力筑基,促进学生能力的生成与发展。“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养护“工匠之心”,正反激趣,培养语感,学会等待;需要教练“工匠之能”,明确目标,更新标准,呵护热情;需要巧评“工匠之学”,回归儿童,积极反思,创设氛围;需要厚筑“工匠之基”,借助朗读,习惯多说,形式多变。  【关键词】工匠精神;习作修改;儿童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动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关系到教学质量,也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初始阶段,需要打牢各个方面的基础,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根据小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发展学生
砥砺奋进逐梦新时代,不忘初心再铸新辉煌。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少先队大队部创新各种教育载体,充分适应少先队员的特点和天性,运用少先队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活跃少先队员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少先队员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和谐友爱的良好精神风貌,有力地推动“十九大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国旗下讲话  学习落实十九大精神,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在周一早晨的升旗仪
【摘要】近年来,校外教育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蓬勃发展。我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越来越得到业界和社会的认可、赢得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校外教育虽然不是义务教育,但家长往往都把校外教育当作少年儿童成长过程的必修课程。少年儿童在这块快乐天地里,可以获得艺术的熏染、性情的陶冶、兴趣的培养和身心的放松。近年来社会上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是,他们在努力满足学生和家长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
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应付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每个人也不能学到所有的知识,这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出现提供了依据。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和共同操作成为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幼儿期真正体验交往、合作、成长的快乐,成为我园课程的实施导向,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是获得知识最有效的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的起点和核心是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时,每个小组成员都具有丰富
【摘要】数学选择题大部分题干短,语言简洁,难度小,解题方式灵活。由于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问过程只问结果,除了直接运算外,可以使用特殊值法,数形结合法,验证法、极限检验法等灵活解答。  【关键词】审题;直接;特殊;数形结合;做记号  作为高考数学基本题型,选择题在读题,难度,灵活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从近五年的全国高考数学试题上看,12道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占总分150分的40%。由此
【摘要】积极教育和挫折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两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两种教育的理论基础出发,浅析两种教育结合的可行性和前景。  【关键词】积极教育;挫折教育  一、导语  积极教育是指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发现、发展学生的长处和优点为核心任务,以提高学生的生活幸福感为目标的教育。挫折教育又称作磨难教育,是有意识地利用困难条件或设置挫折情景,让青少年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的过程中经受磨练,受到教育
高中生在现代社会形势下,受到多元文化形态的冲击,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困惑和干扰,为了帮助高中生摆脱情感冷漠、责任意识匮乏的心理状态,用积极的心理状态与他人交往,从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培养高中生尊重、珍惜、宽容、友爱、奉献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情绪,从而提升高中生的积极心理状态,增加正能量。  一、积极心理学的界定及积极情绪品质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