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雌二醇在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是否通过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介导核因子κB (NF-κB)通路产生细胞因子,及其对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雌二醇作用Ishikawa细胞后AKT活化情况,以及AKT和ER抑制剂对雌二醇活化AKT的影响,TransAM NF-κB p65检测不同浓度雌二醇及1×10-6 mol/L雌二醇作用不同时间后的NF-
【机 构】
:
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雌二醇在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是否通过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介导核因子κB (NF-κB)通路产生细胞因子,及其对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雌二醇作用Ishikawa细胞后AKT活化情况,以及AKT和ER抑制剂对雌二醇活化AKT的影响,TransAM NF-κB p65检测不同浓度雌二醇及1×10-6 mol/L雌二醇作用不同时间后的NF-κB活性水平。经雌二醇(雌二醇组)、ER抑制剂(ER组)、AKT抑制剂(AKT组)和NF-κB抑制剂(NF-κB组)分别预处理Ishikawa细胞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bFGF蛋白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
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雌二醇、AKT和ER抑制剂作用Ishikawa细胞后AKT活性水平分别为0.090±0.075、0.013±0.036、0.042±0.008,对照组为0.053±0.036;雌二醇组的AKT活性值比对照组、ER组及AKT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AM检测显示,雌二醇浓度为1×10-6mol/L时,Ishikawa细胞NF-κB活性为0.77±0.20,较对照组(0.51±0.1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6mol/L雌二醇作用30 min及1 h时,Ishikawa细胞NF-κB活性水平最高 (P<0.05)。AKT组NF-κB活性为0.54±0.27,低于1×10-6mol/L雌二醇组(P<0.05)。雌二醇组VEGF、bFGF mRNA的表达分别为6.34±0.45和1.58±0.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3±0.03和0.34±0.02(均P<0.01);雌二醇组VEGF、bFGF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ER组、AKT组和NF-κB组 (均P<0.05)。雌二醇作用Ishikawa细胞后,细胞增殖数明显增多,G0/G1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雌二醇可能经AKT激活NF-κB通路产生VEGF和bFG因子,促进Ishikawa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
其他文献
本院自1999年5月至2003年4月共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91例,随机分两组采用锥颅和钻颅置管引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恶性胸水通常是手术不能治愈的晚期恶性肿瘤的并发症,临床尚少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40例,并设对照组39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硝普钠持续静滴治疗心力衰竭已取得共识,但治疗期间须避光,使用微泵,血压监护,临床上用药不方便,病人易疲劳,依从性差.我院自2000年4月始应用肌氨肽苷与多巴胺联合静滴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与硝普钠对照,采用随机分组、开放式、前瞻性研究了32例,取得一致效果.现报告如下。
为探索右半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1986年1月至1998年1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右半结肠癌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关于肿瘤的风湿病学表现已有不少论述,但以骨、关节、肌肉等风湿病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癌症如缺乏警惕,很易误诊、漏诊.现将本院专科病房1989年6月至2003年2月收治的68例报告如下。
目前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本文对156例多胎妊娠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探讨多胎妊娠的原因和后果。
目的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RAD3相关蛋白(ATR)水平和活性对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以ATR-siRNA转染SKOV3细胞48 h下调ATR蛋白水平,以VE-821预处理SKOV3细胞12 h下调ATR激酶活性。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性, Western blot法检测ATR、磷酸化组蛋白2A变异体(γ-H2AX)和p-ATR蛋白表达,荧光共聚焦检测
长春瑞滨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抗肿瘤药物,常用于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对外周静脉具有强烈刺激性,其主要毒副作用是对周围血管的刺激而引起外周化学性静脉炎,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最好选用深静脉置管,但深静脉置管易出现血栓、感染等并发症,而基层医院和病人往往不愿意接受,不得不选用外周静脉.本科自1996年以来应用地塞米松、硫酸镁静脉点滴预防长春瑞滨引起的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