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 据透明国际2013年全球腐败指标数据显示,34%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教育系统存在腐败或严重的腐败现象。美国的小学、中学以及大学都存在腐败问题。本文就与美国高校腐败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讨论。
美国高校腐败的高发地
美国的确具有先进的教育体系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教育界就是“白领犯罪”的净土。美国教育界的腐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术不端,学术枪手(论文挂名作者),以及直接与金钱挂钩的腐败行为。
在美国,学术不端指的是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教授以及科研人员在从事研究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这些不当行为包括数据造假,伪造或篡改学术成果,抄袭,参加学术研究的成员的不道德行为等。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期间,美国的学术不端问题一直存在并备受关注。早在2006年的一篇论文中显示,英国医学期刊前主编史密斯每年都不得不对至少20个学术不端的论文进行查处,其中的一个典型的案例与科罗拉多大学民族学研究教授华德·邱吉尔博士有关,该教授被指控学术抄袭。
在美国,文科领域学术抄袭现象比理科领域更加严重。有一点与国内不同的是,美国大学教授学术抄袭,或者教育领域的腐败现象往往会成为新闻的头版头条。比如2005年的“科罗拉多大学将对被控学术不端的有争议的教授进行调查”“前佛蒙特大学科学家对一系列学术欺诈承认有罪”“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因数据造假被开除,一系列学术欺诈行为被曝光”等。
通常,对这些学术不端问题的指控都始于一起参与研究的人员。很少有地方或州政府会启动对研究人员不利的调查,联邦政府也只会在有确凿证据的时候才会去调查。但有些时候,也有人会打着调查学术不端问题的旗号调查研究人员,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2010年,时任弗吉尼亚首席检察官肯·库齐内利启动了对弗吉尼亚大学气象学教授迈克尔·曼恩博士数据造假的指控和调查。这个案子的争议之处在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已经经专家委员会鉴定,否认了曼恩的研究存在数据造假。
弗吉尼亚首席检察官被怀疑企图利用这个案子,来取悦美国的一些政治右翼分子等利益集团,因为该教授的科研发现是支持全球气候变暖的证据的。当然,这个案子最后没有成立,曼恩目前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气象学教授。
另外一个存在问题的领域是学术枪手,或者说论文挂名作者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国高校,在美国高校也是一个常见并且很严重的问题。
研究表明,该问题多出现在同行盲审审阅的学术期刊上。根据美国2018年关于一个医学学术期刊(《美国医学学会期刊》)的调查,约有26%的学术论文存在挂名作者问题,8%的学术论文是找枪手写的,2%的学术论文同时存在这两种问题。也就是说,在这个抽样调查的顶尖级的学术期刊上,有三分之一的论文存在这些相当严重的问题。
还有一类是直接与金钱挂钩的腐败行为,即指某些教授的不端行为会为其直接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具体可以细分为四大类:贪污,教科书欺诈,重复报账以及从事未经学校同意或批準的工作。
在这里,贪污指的是大学教授或学院及学校领导从他们有权调用的资金账户上偷窃资金。如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教育学院的前院长罗伯特·费尔纳博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费尔纳从他监管的账号上挪用并私吞230万美元,这些钱大多是联邦拨款,他最终被判五年联邦监狱徒刑。
这个案子算是涉案金额比较大的高校贪污案,事实上这样的金额并不多见。比如纽约警察学院的一名人类学教授被指控将5000美元的科研经费用于其私人旅行,购买海洛因等。虽然最终这个案子也没有对他形成任何刑事犯罪的指控(或许是因涉案金额没有那么大),但是就其影响来讲是极其恶劣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纽约警察学院是美国犯罪学学科领域排名第一的大学,而涉案人作为这所大学的教授,再加上他的行为,是无法被社会所接受的。所以当时舆论会对这个案子有这样的评价:“这是美国最为道德败坏的犯罪行为,是反人性的犯罪。”而这名教授在立案之前就被立即开除了。
那些被钻空子的地方
关于教科书类的腐败,与中国有关教科书腐败的案例大相径庭。众所周知,美国大学的教科书非常昂贵,通常一本教材的价格在80美元到200美元不等,加上税,大多数是100多美元一本。出版社每学期都会给相关领域的教授寄送免费教材,教授也可以随时向出版社索要,只需在邮件中说明其学校、教什么课程,出版社会立即邮寄免费教材。
美国专门有从事高校教科书交易的书贩子,他们会经常游走于美国高校的教授办公楼里,专门收购教科书,然后再在网上出售。有的大学明文规定禁止这种行为,认为这是不道德的,但也有的大学没有对此作出任何规定。
根据一项对13所美国大学的236名教授的抽样调查显示,30%的被抽样调查者表明他们都曾经将出版社送的免费教材卖给过书贩子,平均从每本教材中获利约80美元。美国大学教材持续上升的价格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而最终受害者是学生。
重复报账是另外一种美国大学的腐败方式,其表现方式分为以下几种:同一张发票拿到两个地方去报销。有些知名教授,尤其是知名大学的教授,请的人比较多,所以会出现一张旅行账单拿到好几个不同的大学去报销。在美国,许多发票的复印件也被认定为有效。耶鲁大学企业治理国际学院主任弗洛伦西奥·洛佩兹-德-西拉内斯博士曾因重复报账15万美元事情败露而被迫辞职。
还有一种方式与中国高校不同,在美国同一个教授不能同时在不同的大学领取薪水。前几年,一对教授夫妻在佐治亚理工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同时领取薪水:他们接受了明尼苏达大学的工作职位,签订了工作合同,但是没有向佐治亚理工大学提出辞职并继续领取工资。更过分的是,他们被明尼苏达大学雇佣之后,还继续在佐治亚理工大学报销差旅费。
美国高校教授从事未经学校同意或批准的工作也是不允许的,全职教授从事未经所在高校同意的工作,也会被认定为不端行为。其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会有包括科研方面、教学方面,以及时间方面的利益冲突。
埃默里大学精神病学系前系主任查尔斯·内梅罗夫博士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内梅罗夫的老板怀疑他为一家制药公司做了太多的咨询工作,要求他在该公司的收入每年不得超过一万美元。可是内梅罗夫每年从该公司获取约50万美元的咨询费,并从未向埃默里大学如实申报。
后来,一名参议员将事件公之于众,随后的调查显示该教授曾在7年的时间里,从不同的制药公司赚取约280万美元的咨询费。该事件导致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终止了当年向埃默里大学提供的930万美元科研经费。同时,埃默里大学本该从联邦政府获得的大量科研及其他经费也都大打折扣。(作者系美国北爱荷华州立大学犯罪学教授)
美国高校腐败的高发地
美国的确具有先进的教育体系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教育界就是“白领犯罪”的净土。美国教育界的腐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术不端,学术枪手(论文挂名作者),以及直接与金钱挂钩的腐败行为。
在美国,学术不端指的是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教授以及科研人员在从事研究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这些不当行为包括数据造假,伪造或篡改学术成果,抄袭,参加学术研究的成员的不道德行为等。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期间,美国的学术不端问题一直存在并备受关注。早在2006年的一篇论文中显示,英国医学期刊前主编史密斯每年都不得不对至少20个学术不端的论文进行查处,其中的一个典型的案例与科罗拉多大学民族学研究教授华德·邱吉尔博士有关,该教授被指控学术抄袭。
在美国,文科领域学术抄袭现象比理科领域更加严重。有一点与国内不同的是,美国大学教授学术抄袭,或者教育领域的腐败现象往往会成为新闻的头版头条。比如2005年的“科罗拉多大学将对被控学术不端的有争议的教授进行调查”“前佛蒙特大学科学家对一系列学术欺诈承认有罪”“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因数据造假被开除,一系列学术欺诈行为被曝光”等。
通常,对这些学术不端问题的指控都始于一起参与研究的人员。很少有地方或州政府会启动对研究人员不利的调查,联邦政府也只会在有确凿证据的时候才会去调查。但有些时候,也有人会打着调查学术不端问题的旗号调查研究人员,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2010年,时任弗吉尼亚首席检察官肯·库齐内利启动了对弗吉尼亚大学气象学教授迈克尔·曼恩博士数据造假的指控和调查。这个案子的争议之处在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已经经专家委员会鉴定,否认了曼恩的研究存在数据造假。
弗吉尼亚首席检察官被怀疑企图利用这个案子,来取悦美国的一些政治右翼分子等利益集团,因为该教授的科研发现是支持全球气候变暖的证据的。当然,这个案子最后没有成立,曼恩目前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气象学教授。
另外一个存在问题的领域是学术枪手,或者说论文挂名作者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国高校,在美国高校也是一个常见并且很严重的问题。
研究表明,该问题多出现在同行盲审审阅的学术期刊上。根据美国2018年关于一个医学学术期刊(《美国医学学会期刊》)的调查,约有26%的学术论文存在挂名作者问题,8%的学术论文是找枪手写的,2%的学术论文同时存在这两种问题。也就是说,在这个抽样调查的顶尖级的学术期刊上,有三分之一的论文存在这些相当严重的问题。
还有一类是直接与金钱挂钩的腐败行为,即指某些教授的不端行为会为其直接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具体可以细分为四大类:贪污,教科书欺诈,重复报账以及从事未经学校同意或批準的工作。
在这里,贪污指的是大学教授或学院及学校领导从他们有权调用的资金账户上偷窃资金。如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教育学院的前院长罗伯特·费尔纳博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费尔纳从他监管的账号上挪用并私吞230万美元,这些钱大多是联邦拨款,他最终被判五年联邦监狱徒刑。
这个案子算是涉案金额比较大的高校贪污案,事实上这样的金额并不多见。比如纽约警察学院的一名人类学教授被指控将5000美元的科研经费用于其私人旅行,购买海洛因等。虽然最终这个案子也没有对他形成任何刑事犯罪的指控(或许是因涉案金额没有那么大),但是就其影响来讲是极其恶劣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纽约警察学院是美国犯罪学学科领域排名第一的大学,而涉案人作为这所大学的教授,再加上他的行为,是无法被社会所接受的。所以当时舆论会对这个案子有这样的评价:“这是美国最为道德败坏的犯罪行为,是反人性的犯罪。”而这名教授在立案之前就被立即开除了。
那些被钻空子的地方
关于教科书类的腐败,与中国有关教科书腐败的案例大相径庭。众所周知,美国大学的教科书非常昂贵,通常一本教材的价格在80美元到200美元不等,加上税,大多数是100多美元一本。出版社每学期都会给相关领域的教授寄送免费教材,教授也可以随时向出版社索要,只需在邮件中说明其学校、教什么课程,出版社会立即邮寄免费教材。
美国专门有从事高校教科书交易的书贩子,他们会经常游走于美国高校的教授办公楼里,专门收购教科书,然后再在网上出售。有的大学明文规定禁止这种行为,认为这是不道德的,但也有的大学没有对此作出任何规定。
根据一项对13所美国大学的236名教授的抽样调查显示,30%的被抽样调查者表明他们都曾经将出版社送的免费教材卖给过书贩子,平均从每本教材中获利约80美元。美国大学教材持续上升的价格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而最终受害者是学生。
重复报账是另外一种美国大学的腐败方式,其表现方式分为以下几种:同一张发票拿到两个地方去报销。有些知名教授,尤其是知名大学的教授,请的人比较多,所以会出现一张旅行账单拿到好几个不同的大学去报销。在美国,许多发票的复印件也被认定为有效。耶鲁大学企业治理国际学院主任弗洛伦西奥·洛佩兹-德-西拉内斯博士曾因重复报账15万美元事情败露而被迫辞职。
还有一种方式与中国高校不同,在美国同一个教授不能同时在不同的大学领取薪水。前几年,一对教授夫妻在佐治亚理工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同时领取薪水:他们接受了明尼苏达大学的工作职位,签订了工作合同,但是没有向佐治亚理工大学提出辞职并继续领取工资。更过分的是,他们被明尼苏达大学雇佣之后,还继续在佐治亚理工大学报销差旅费。
美国高校教授从事未经学校同意或批准的工作也是不允许的,全职教授从事未经所在高校同意的工作,也会被认定为不端行为。其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会有包括科研方面、教学方面,以及时间方面的利益冲突。
埃默里大学精神病学系前系主任查尔斯·内梅罗夫博士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内梅罗夫的老板怀疑他为一家制药公司做了太多的咨询工作,要求他在该公司的收入每年不得超过一万美元。可是内梅罗夫每年从该公司获取约50万美元的咨询费,并从未向埃默里大学如实申报。
后来,一名参议员将事件公之于众,随后的调查显示该教授曾在7年的时间里,从不同的制药公司赚取约280万美元的咨询费。该事件导致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终止了当年向埃默里大学提供的930万美元科研经费。同时,埃默里大学本该从联邦政府获得的大量科研及其他经费也都大打折扣。(作者系美国北爱荷华州立大学犯罪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