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xuexueh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之路上,经过实践证明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显现出其本身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趣味,也有利于营造课堂和谐、轻松的氛围,随着合作学习的深入进行很多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迅速提升,但是这一过程中也展现了很多问题,影响合作学习的继续推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88-01
  所谓的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就是指在单位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难点和重点的学习,在学生学习潜力得以充分挖掘的同时,帮住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学生能够实现自身充分的发展和进步。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2011年开始,我国开始执行新的课改目标,然后践行新课标要求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积极思考和认真听讲等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功利主义的教学思想残余影响学生的学习,也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的因素,具体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合作学习只追求形式不注重实效,很多教师只认为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要在课堂体现合作学习的样式,便认为课堂所有的活动都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认为没有开展“合作学習”的教学是不完美和不成功的。因此很多教师仅仅一味追求小学合作学习模式,却又缺少对合作学习的时机、目的研究,所开展的合作学习没有经过合理设计,导致学生合作和倾听的能力处于失控状态,课堂之上的轰轰烈烈和五彩斑斓只有形式的存在却缺少实质的效果。
  第二,把握不住合作时机,很多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可以随时进行,无需讨论合作时机的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要以有讨论和争论价值的内容之上,这些内容存在着共同的特点便是学生无法独立完成,这样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和探讨的方式实现学习问题的解决。
  第三,缺少有力的合作指导方法,很多教师认为教师只需要负责组织小组合作,小组组建后的事情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没有必要再给予干涉。因此在小组合作中,教师疏于观察学生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暴露出的问题无法被教师察觉,学生不能够及时的得到教师的引导、点拨和启发,小组合作则完全变成了数学学习的消遣和放松模式。
  第四,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整体上表现出参与小组合作的学生失衡,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很多教师只关注小组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认为小组内成员不应该再受到关注。在具体的小组合作中,小组合作的讨论站变成了各个优秀学生的才华展示表演,很多成绩一般的学生总是要依附于较优秀的学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充分的融入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当中,这样成绩较好的学生总是在帮助后进生自己的成绩很难提高,成绩一般的学生则成了听众,也在小组合作中受益甚微。
  第五,组建的小组不是很合理,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学生讨论无关于课程内容的现象,深究其本质原因是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时缺少科学而又严密的组织,而且很多教师在划分小组的时候严重忽略了学生感受,没有充分采纳学生的意见强行划分组别,很多学生便出现了抵触情绪,最终导致小组内配合度较低。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必要性
  首先,应用合作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很多学生的思维会产生不同层面以及不同层次的相融合碰撞,他们在取长补短、用心交往和互帮互助的情况下能够感受到来自小组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激励,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学会尊重和倾听别人才能实现自身的进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有利于推进全班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小组合作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小组成员之间的深度交流机会,也给予教师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的途径,通过小组讨论的模式能够更加积极讨论学生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在团队协作和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解决数学的学科问题,也能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对于学生积极提高其自身的发展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会积极参与教学和讨论,因此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提高其能力发展的动力和水平。
  三、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数学的学习策略
  (一)加强小学数学的科学分组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加顺畅地实现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小学数学的实际问题。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意愿,既要满足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也要帮助学生实现优势互补,学生只有通过合作探究才能实现互帮互助,教师要合理配备小组成员还要充分了解学生所处于哪个学习档次,是较差、中等还是优秀,这样形成科学的梯队配置后,有利于小组内整体学生的素质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适当的问题,将所有的优秀学生配成一组,令其在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辩论,这种强强合作的模式更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取长补短和进步,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启迪以及学生的交流,最终开拓创新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二)为学生设计科学的小组学习目标
  教师要以总体学习目标为依据,将小组学习目标进行科学化处理,要帮助在小组内部的每一个学习成员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在进行小组学习目标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差异,设置成小目标,以教材学习为依据采纳科学的指导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开拓创新的完成任务。
  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科学的创设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适合套路的问题,并且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也要做到难易结合,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快乐。
  (三)牢牢把握合作学习的宗旨
  在应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于讨论的问题注入精力,一教学目标明确为前提,精心设计小组需要讨论的问题。通过科学的制定学习计划来提升思维的判断力。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中,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牢牢把握合作学习宗旨、精心设计小组学习计划和目标,加强分组处理,这样才能彻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东.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J].中华少年,2016(27):136-137.
  [2]罗靓.乡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王红桂.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4):89-90.
  [4]陈涛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对策[J].小学数学教育,2013(12):30-31.
  [5]熊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10):22-25.
其他文献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通车运营使得苏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地级市。该文简要说明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低压配电系统组成与主要功能;突出了设计管理、配合施工两方面优点;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59-0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的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可是,这样的氛围对于教数学这种只与数字和公式打交道的数学老师而言可能吗?有必要吗?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与大家交流。  一、课堂上,教师语言以激励为主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大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实的理论素养、高贵的爱国情怀、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专业基础,使之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根据滚动摩擦原理在山东莱钢大H型钢生产的应用,介绍了滚动摩擦替代了滑动摩擦必要性,由滚动摩擦原理的应用对防止轧件划伤、提高大型H型钢产品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探讨了滚动
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所有的企业都盼望着具备高技能、更具创造力的全新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大批出现。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全面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做了一定要求,而预习习惯又是学习习惯中重要的一部分。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上课时做到目标集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然而,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忽视了这一重要部分。我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学生数学预习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预习习惯;养成;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