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群体。这个群体是否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否具有凝聚力,是否具有认同感、归宿感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群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的事业心、责任感、领导能力和工作艺术。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各项工作中,包括讲理、谈心、选干、协调、表扬、批评等,都要讲究艺术。
一、 讲理:以事喻理,剥茧抽丝
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常常要向学生讲道理。如果总是说教式讲大道理,学生就不容易接受,有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怎样把道理讲好,讲得学生愿意听,乐于听,这就需要讲究艺术。
讲道理要深入浅出,以小见大,以事喻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是有差别的,有层次的。讲道理要因人而异,对中小学生讲道理不能太抽象,一下子讲得太远、太高、太深,学生接受不了。班主任要善于从身边的小事讲起,寓哲理于其中,使学生感到看得见、摸得着,可望又可及,寓意深长,并从中悟出大的道理来。讲道理要说真话,这是成功的本质,是有威力的基本原因,也是班主任高尚人格的体现。比如班级工作遇到了难题,班主任可以把困难如实地告诉全班同学,唤起学生同心同德出主意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度过难关。如果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说大话、空话和谎话,那么你讲得越多就越没有威信,反而会起反作用。
二、 谈心:平等幽默,传道解惑
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不仅是严师而且应该是益友。谈心是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的好方法。教师上课时要严格,在课外与学生聊天时应随便些、幽默些,这样不但不会影响班主任的形象,反而使学生感到班主任老师可敬可亲。在与学生促膝谈心时不要太严肃,切忌居高临下,应互相尊重、平等相待;谈心是双向交流,要正确引导,择善而从,切忌简单生硬,急噪发火,也忌主观片面,应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提倡实事求是,有的放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与学生聊天,在谈到自己时,可多谈点奋斗经历,少谈自己的成绩,更不要自我夸耀。学生会从你的奋斗经历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自然而然地对教师产生敬意。
三、选干:品学兼优,性格互补
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级,关键是选拔好班干部。班委会这个群体的成员都必须是品学兼优,并且是性格各异又最好是互补的。有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有朝气蓬勃,活动能力强的;有勤勤恳恳,踏实肯干的等等,这就像三合土似的,和在一起很结实、牢固。班主任把这个群体组织好,然后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很有组织活动能力、生气勃勃的学生自我服务组织。这个群体的成员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认同感和归宿感,同时群体对每个成员都是一种支持力量,那么,这个班级的工作就会顺利开展。
四、 表扬:客观及时,激励奋起
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是举足轻重的,表扬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表扬客观、公正、及时、有分寸,不带偏见,不夸大其辞。
当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时,班主任与学生共同享受喜悦,要给学生以表扬。这种表扬是就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对学生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明显的成绩,应给予准确中肯的肯定,同时又要指出其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既会使学生戒骄戒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又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不断自我鞭策,取得更大的进步。
当后进生通过努力,稍有长进,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的这种进步,并及时给予有分寸的表扬和奖励,师生会渐渐心理相容、认同,情感的距离也会日益缩小。这样老师提出的希望与要求,才易被后进生接受,并成为他进步的动力。
五、 批评:严中有爱,理直气和
世界上有两种爱是无私的:一种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还有一种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诚挚的爱、高尚的爱、无私的爱。当学生不听课、违犯纪律、或者犯了错误时,班主任老师真是恨铁不成钢,一不冷静会狠狠地批评学生一顿,就像是父母对自己的子女一样,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批评要讲究艺术,就如刮胡子要先擦肥皂。中小学生多爱听好话,批评的话听起来总觉得不顺耳,所以班主任批评学生时一般应在充分肯定学生优点后指出不足,这样效果会好得多。因为受批评者会感到你还看到了他的优点,是一分为二的、客观的,并没有把他看扁。学生从班主任的批评声中能领悟出教师严中有爱,批评自己是为了好,他也就从中得到前进的信心和能力。
六、协调:缓解矛盾,以身作则
在一个班级中,班干部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任课教师之间,时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遇到这种情况时,班主任要从中协调,善于缓解矛盾,转化矛盾,使各方面消除误会,搞好团结,这是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一环。如果班主任天天成了“裁判员”或“审判员”,不停地听张三告李四的状,李四又告王五的状,是是非非,没完没了,那么班级中必然会出现派性,闹不团结,这种班就很难搞好。班主任就是要旗帜鲜明的制止自由主义,公开讲明自由主义和小团体主义都是有害无益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意见当面提,有错就改,改了就好;要求学生背后不随便议论他人,不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风,班主任本身更要以身作则,从严要求。
七、 定:实事求是,指明方向
评定学生的操行,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这一工作,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利开展班级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评定学生的操行,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做到全面具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既要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优点,又要善意地指出其缺点和不足;既要看学生过去的表现,又要看到现在的表现。“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学生在教师得当的赞美和热情的鼓励下,会产生一种锐意进取、刻苦学习的动力,从而进步较快,甚至出现奇迹。所以,班主任评定学生的操行时重点是指出成绩,指出长处,肯定进步。另外,评定学生的操行除了指出其优点外,还要给学生指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就人就事而谈。
八、 施教:情理交融,启迪自觉
情理交融就是班主任与学生彼此理解、互相容纳,具有较多的认同感和较为一致的情感,进而激发较多的一致行为,即认识相似、情感融洽、情深意切。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又要坚持以理服人,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又要允许他们思想有所反复,进行耐心细致的帮助和等待,用真挚的感情去感染他们,用科学的道理去教育他们,做到通情达理,使师生双方在彼此信任中逐步趋向认识和行为的相似或一致,从而产生较好的效果。
一、 讲理:以事喻理,剥茧抽丝
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常常要向学生讲道理。如果总是说教式讲大道理,学生就不容易接受,有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怎样把道理讲好,讲得学生愿意听,乐于听,这就需要讲究艺术。
讲道理要深入浅出,以小见大,以事喻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是有差别的,有层次的。讲道理要因人而异,对中小学生讲道理不能太抽象,一下子讲得太远、太高、太深,学生接受不了。班主任要善于从身边的小事讲起,寓哲理于其中,使学生感到看得见、摸得着,可望又可及,寓意深长,并从中悟出大的道理来。讲道理要说真话,这是成功的本质,是有威力的基本原因,也是班主任高尚人格的体现。比如班级工作遇到了难题,班主任可以把困难如实地告诉全班同学,唤起学生同心同德出主意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度过难关。如果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说大话、空话和谎话,那么你讲得越多就越没有威信,反而会起反作用。
二、 谈心:平等幽默,传道解惑
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不仅是严师而且应该是益友。谈心是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的好方法。教师上课时要严格,在课外与学生聊天时应随便些、幽默些,这样不但不会影响班主任的形象,反而使学生感到班主任老师可敬可亲。在与学生促膝谈心时不要太严肃,切忌居高临下,应互相尊重、平等相待;谈心是双向交流,要正确引导,择善而从,切忌简单生硬,急噪发火,也忌主观片面,应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提倡实事求是,有的放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与学生聊天,在谈到自己时,可多谈点奋斗经历,少谈自己的成绩,更不要自我夸耀。学生会从你的奋斗经历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自然而然地对教师产生敬意。
三、选干:品学兼优,性格互补
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级,关键是选拔好班干部。班委会这个群体的成员都必须是品学兼优,并且是性格各异又最好是互补的。有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有朝气蓬勃,活动能力强的;有勤勤恳恳,踏实肯干的等等,这就像三合土似的,和在一起很结实、牢固。班主任把这个群体组织好,然后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很有组织活动能力、生气勃勃的学生自我服务组织。这个群体的成员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认同感和归宿感,同时群体对每个成员都是一种支持力量,那么,这个班级的工作就会顺利开展。
四、 表扬:客观及时,激励奋起
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是举足轻重的,表扬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表扬客观、公正、及时、有分寸,不带偏见,不夸大其辞。
当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时,班主任与学生共同享受喜悦,要给学生以表扬。这种表扬是就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对学生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明显的成绩,应给予准确中肯的肯定,同时又要指出其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既会使学生戒骄戒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又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不断自我鞭策,取得更大的进步。
当后进生通过努力,稍有长进,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的这种进步,并及时给予有分寸的表扬和奖励,师生会渐渐心理相容、认同,情感的距离也会日益缩小。这样老师提出的希望与要求,才易被后进生接受,并成为他进步的动力。
五、 批评:严中有爱,理直气和
世界上有两种爱是无私的:一种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还有一种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诚挚的爱、高尚的爱、无私的爱。当学生不听课、违犯纪律、或者犯了错误时,班主任老师真是恨铁不成钢,一不冷静会狠狠地批评学生一顿,就像是父母对自己的子女一样,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批评要讲究艺术,就如刮胡子要先擦肥皂。中小学生多爱听好话,批评的话听起来总觉得不顺耳,所以班主任批评学生时一般应在充分肯定学生优点后指出不足,这样效果会好得多。因为受批评者会感到你还看到了他的优点,是一分为二的、客观的,并没有把他看扁。学生从班主任的批评声中能领悟出教师严中有爱,批评自己是为了好,他也就从中得到前进的信心和能力。
六、协调:缓解矛盾,以身作则
在一个班级中,班干部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任课教师之间,时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遇到这种情况时,班主任要从中协调,善于缓解矛盾,转化矛盾,使各方面消除误会,搞好团结,这是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一环。如果班主任天天成了“裁判员”或“审判员”,不停地听张三告李四的状,李四又告王五的状,是是非非,没完没了,那么班级中必然会出现派性,闹不团结,这种班就很难搞好。班主任就是要旗帜鲜明的制止自由主义,公开讲明自由主义和小团体主义都是有害无益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意见当面提,有错就改,改了就好;要求学生背后不随便议论他人,不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风,班主任本身更要以身作则,从严要求。
七、 定:实事求是,指明方向
评定学生的操行,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这一工作,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利开展班级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评定学生的操行,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做到全面具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既要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优点,又要善意地指出其缺点和不足;既要看学生过去的表现,又要看到现在的表现。“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学生在教师得当的赞美和热情的鼓励下,会产生一种锐意进取、刻苦学习的动力,从而进步较快,甚至出现奇迹。所以,班主任评定学生的操行时重点是指出成绩,指出长处,肯定进步。另外,评定学生的操行除了指出其优点外,还要给学生指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就人就事而谈。
八、 施教:情理交融,启迪自觉
情理交融就是班主任与学生彼此理解、互相容纳,具有较多的认同感和较为一致的情感,进而激发较多的一致行为,即认识相似、情感融洽、情深意切。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又要坚持以理服人,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又要允许他们思想有所反复,进行耐心细致的帮助和等待,用真挚的感情去感染他们,用科学的道理去教育他们,做到通情达理,使师生双方在彼此信任中逐步趋向认识和行为的相似或一致,从而产生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