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产科10月份全部剖宫产患者病历209份,对他们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剖宫产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共涉及4大类8个品种,使用频度最高的药物为头孢米诺和头孢替安;全部为静脉滴注。结论:我院剖宫产手术预防用药在给药时机方面、选药方面、给药疗程方面等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抗菌药物指导原则合理用药。
【关键词】剖宫产;预防用药;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麻醉技术和手术技巧等相关技术的不断提高,剖宫产率不断上升。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总剖宫产率高达46.5%,部分地区高达70%,为世界第一。剖宫产手术为清洁-污染手术,术后感染约占总并发症的80%,如切口感染,腹膜炎、子宫内膜炎、宫周炎、泌尿系感染、静脉炎以及败血症等[1]。为了解我院剖宫产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细菌耐药率的产生,减少不良反应,对我院2013年10月份产科所有出院的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为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10月份产科所有出院的剖宫产患者共209例。
1.2方法:对这209例患者剖宫产术前、术中、术后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品种选药、给药方式、术后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209例剖宫产术患者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43岁;住院天数3-24天。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09例剖宫产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总涉及4大类8个品种,共222例次,其中头孢米诺65例(29.28%)、头孢替安53例(23.87%)、美洛西林50例(22.52%)、头孢西丁35例(15.77%)、头孢他啶10例(4.50%)、头孢哌酮舒巴坦5例(2.25%)、夫西地酸2例(0.90%)、阿米卡星2例(0.90%)。使用频度较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和头霉素类,使用品种频度较高的为头孢替安和头孢米诺,联合用药的有2例,都是术后感染,无三联现象,13例存在换药现象。
2.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给药时机、术后用药疗程等情况
2.3.1这209例病历,全是静脉滴注给药,给药剂量合理,预防用药没有联合用药现象;由于手术持续时间均<3h,出血量<1500ml,均无术中给药情况;术前>2h给药87例(41.63%)、术前<0.5h给药57例(27.27%)、术前未用术后用给药36例(17.22%)、结扎脐带后给药15例(7.18%)、术前0.5h-2h给药14例(6.70%)。开始预防给药时间合理的占13.88%。
2.3.2术后抗菌药物使用天数1-14天,平均用药天数6.84天,术后用药疗程≥5天有140例(66.99%)、2-5天有47例(22.49%)、≤2天有22例(10.53%);给药疗程合理的有22例,合理率为10.53%。
3 讨论
3.1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应根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菌种,并参考医院细菌耐药状况选择抗菌药物品种,所选择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且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2]。剖宫产为Ⅱ类切口,手术切口浅表感染一般为G+球菌为主,根据38号文件[3]规定,剖宫产手术选择一代头孢预防感染,而我院剖宫产一律没有选择一代头孢,预防用药药物选择都不合理,需要引起我们产科医生的注意,应认真学习卫生部38号文件规定,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这些病历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没有联合用药现象,这符合卫生部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其中有13例存在着换用抗菌药物现象,但是病程记录中无换药分析依据。
3.2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
一般手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剖宫产手术结扎脐带后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如果手术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超过1500ml可在术中给予第2剂,使抗菌药物有效浓度覆盖整个手术过程和术后4小时。我院预防用药结扎脐带后给药或手术前0.5h-2h都为手术预防用药合理,占13.88%,不合理的占86.12%。因手术时间短,所以一律术中未给药。我院手术预防给药时机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情况,临床医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3.3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后给药疗程
卫生部专项整治方案要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延长至48小时。但是我院術后用药小于48h的占10.53%,89.47%的都存在术后用药疗程过长,66.99%的术后用药疗程大于5天。术后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将手术部位残留的已经定植的细菌杀灭,防止其繁殖和扩散,而在有效抗菌药物血药浓度的环境中,细菌生存时间很少大于48h,故一般术后48h未发生感染,再继续使用抗菌药物已无必要[4]。
4 小结
通过2011-201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产科的抗菌药物应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现象。临床医生应认真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关问题通知》等有关制度。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对各科室指标超标较高的科室和医生进行干预警告,情况严重的对其处罚。临床药师也应加强与临床医生的联系,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规范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为患者提高更安全、更合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孝桃,官真水。189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15):47-48.
[2] 崔巍。某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与分析[J]。中南药学,2010,8(9):717-719.
[3]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关问题通知》卫办医改发(2009)38号。
[4] 张霞,徐红冰,刘皋林。233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7,9(5):394-397.
【关键词】剖宫产;预防用药;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麻醉技术和手术技巧等相关技术的不断提高,剖宫产率不断上升。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总剖宫产率高达46.5%,部分地区高达70%,为世界第一。剖宫产手术为清洁-污染手术,术后感染约占总并发症的80%,如切口感染,腹膜炎、子宫内膜炎、宫周炎、泌尿系感染、静脉炎以及败血症等[1]。为了解我院剖宫产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细菌耐药率的产生,减少不良反应,对我院2013年10月份产科所有出院的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为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10月份产科所有出院的剖宫产患者共209例。
1.2方法:对这209例患者剖宫产术前、术中、术后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品种选药、给药方式、术后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209例剖宫产术患者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43岁;住院天数3-24天。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09例剖宫产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总涉及4大类8个品种,共222例次,其中头孢米诺65例(29.28%)、头孢替安53例(23.87%)、美洛西林50例(22.52%)、头孢西丁35例(15.77%)、头孢他啶10例(4.50%)、头孢哌酮舒巴坦5例(2.25%)、夫西地酸2例(0.90%)、阿米卡星2例(0.90%)。使用频度较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和头霉素类,使用品种频度较高的为头孢替安和头孢米诺,联合用药的有2例,都是术后感染,无三联现象,13例存在换药现象。
2.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给药时机、术后用药疗程等情况
2.3.1这209例病历,全是静脉滴注给药,给药剂量合理,预防用药没有联合用药现象;由于手术持续时间均<3h,出血量<1500ml,均无术中给药情况;术前>2h给药87例(41.63%)、术前<0.5h给药57例(27.27%)、术前未用术后用给药36例(17.22%)、结扎脐带后给药15例(7.18%)、术前0.5h-2h给药14例(6.70%)。开始预防给药时间合理的占13.88%。
2.3.2术后抗菌药物使用天数1-14天,平均用药天数6.84天,术后用药疗程≥5天有140例(66.99%)、2-5天有47例(22.49%)、≤2天有22例(10.53%);给药疗程合理的有22例,合理率为10.53%。
3 讨论
3.1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应根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菌种,并参考医院细菌耐药状况选择抗菌药物品种,所选择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且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2]。剖宫产为Ⅱ类切口,手术切口浅表感染一般为G+球菌为主,根据38号文件[3]规定,剖宫产手术选择一代头孢预防感染,而我院剖宫产一律没有选择一代头孢,预防用药药物选择都不合理,需要引起我们产科医生的注意,应认真学习卫生部38号文件规定,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这些病历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没有联合用药现象,这符合卫生部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其中有13例存在着换用抗菌药物现象,但是病程记录中无换药分析依据。
3.2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
一般手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剖宫产手术结扎脐带后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如果手术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超过1500ml可在术中给予第2剂,使抗菌药物有效浓度覆盖整个手术过程和术后4小时。我院预防用药结扎脐带后给药或手术前0.5h-2h都为手术预防用药合理,占13.88%,不合理的占86.12%。因手术时间短,所以一律术中未给药。我院手术预防给药时机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情况,临床医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3.3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后给药疗程
卫生部专项整治方案要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延长至48小时。但是我院術后用药小于48h的占10.53%,89.47%的都存在术后用药疗程过长,66.99%的术后用药疗程大于5天。术后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将手术部位残留的已经定植的细菌杀灭,防止其繁殖和扩散,而在有效抗菌药物血药浓度的环境中,细菌生存时间很少大于48h,故一般术后48h未发生感染,再继续使用抗菌药物已无必要[4]。
4 小结
通过2011-201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产科的抗菌药物应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现象。临床医生应认真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关问题通知》等有关制度。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对各科室指标超标较高的科室和医生进行干预警告,情况严重的对其处罚。临床药师也应加强与临床医生的联系,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规范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为患者提高更安全、更合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孝桃,官真水。189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15):47-48.
[2] 崔巍。某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与分析[J]。中南药学,2010,8(9):717-719.
[3]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关问题通知》卫办医改发(2009)38号。
[4] 张霞,徐红冰,刘皋林。233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7,9(5):39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