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发病原因。结果:产后抑郁的产生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家庭因素,因此要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诸因素给予防治。结论: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对促进母婴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产后抑郁;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19—01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 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1],现已成为产科护理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分析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采取了早期预防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12月我院观察和护理的98例较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年龄20~32岁,孕期37~41周,排除智力障碍、神经精神病、内分泌系统及其他躯体疾病,其中轻度抑郁患者69例,表现为产后情绪低落、忧郁、哭泣、饮食不佳、易怒;中度抑郁患者23例,表现为自卑、内疚或厌恶婴儿;6例为重度产后抑郁症,表现为严重的精神方面症状。
  2 产后抑郁的产生原因
  2.1 个体素质 如神经质,不成熟人格或强迫人格等。对分娩存在着过分紧张、恐惧心理,主要是对分娩时的疼痛,是否能顺利分娩,分娩过程中母婴是否安全、健康等。尤其是于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女孕妇,更易患产后抑郁。
  2.2 生理因素 产后母体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产妇的心理脆弱,敏感性增强,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发生,从而加重抑郁症状[2]。产时产后的并发症、滞产、难产、手术产等是产后抑郁不可忽视的原因。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造成心理不平衡,从而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
  2.3 心理因素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由于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正确认识,50%~70%产妇对分娩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主要是害怕分娩时的剧痛,怕不能顺利分娩还要再进行剖宫产等,以及对婴儿是否健康、有无畸形、婴儿性别是否理想等的担忧。另外,产妇对母亲的角色不适应,对有关照料婴儿的一切事物知之甚少,对产妇造成压力,导致情绪紊乱,产生抑郁、焦虑。
  2.4 社会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分娩结局的影响。孕妇对不同的分娩方式存在不同的担忧,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相比较,剖宫产对心理影响较大。同时不良的分娩结局,如死胎、死产、畸形儿及产妇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等,是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其次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的传统习惯是在分娩后要在家中休养1个月,这1个月内不允许看书、看报、看电视,不允许出门,甚至不允许下床。这样产妇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生活范围一下子缩小,犹如被禁闭一样。这将使产妇产生厌烦、烦躁、易激惹的不良情绪反应,也易诱发产后抑郁。再次家庭氛围的影响。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来自丈夫和长辈的帮助,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2.5 家庭因素 产后家属的冷漠,夫妻的不和睦,经济条件差,居住环境差,家里老人对婴儿性别的不正确期盼等都是产后发生抑郁的不利因素。
  3 预防产后的抑郁症
  3.1创造健康的产后恢复环境 当产妇从医院回家时,要限制探望人群。关掉电话,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闲适、健康的休养环境。
  3.2 适度运动,放松心情 做适量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这不仅能够转移注意力,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宝贝或者烦心的事情上,更可以使体内自动产生快乐元素,使产妇心情从内而外地快乐起来。不要用传统的方式对待产妇,如不能下地、不能出门、不能干活、连电视也不能看,这些都会使产妇越发地感觉到生活乏味单调,加剧抑郁情绪。
  3.3 珍惜睡眠机会 产妇要学会创造各种条件,让自己有好的睡眠。有时候,即便30 min的睡眠也能给你带来好心情。当宝贝安然入睡时,产妇不要去洗洗涮涮,而要抓紧时间睡觉,哪怕是闭目养神。
  3.4 帮助与寻求帮助 一方面,产妇的家人不要只顾沉浸在增添新宝贝的快乐中而忽略了产妇的心理变化。要多陪产妇说说话,及时告诉她育儿的经验,避免手足无措,紧张慌张。另一方面,产妇自己要学会寻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帮助。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愿意帮助你,只要你说出来!
  3.5自我心理调适 有了宝贝后,产妇的价值观会有所改变,对自己、对丈夫、对宝贝的期望值也会更接近实际,甚至对生活的看法也会变得更加实际,坦然接受这一切有益于帮助产妇摆脱消极情绪。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看杂志、听音乐等,在自己的爱好中忘记烦恼。
  3.6 换位思考,彼此理解 因为新添了小宝贝,新爸爸会感到压力很大,他们会更勤奋地工作,产妇要理解丈夫的辛苦和对家庭的奉献,不要认为只有自己“劳苦功高”。而丈夫也应该理解妻子产后身体的变化与照顾宝贝的辛苦,主动分担家务、不能全丢给妻子。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交流,不要把对彼此的不满放在心里。
  3.7勇敢面对,科学治疗 如果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类药物,不要轻视抑郁症的危害性。
  3.8准备好应对发生的一切事情 包括好事与坏事,期望有好时光也有坏日子,人生不仅有乐观、欢乐、成功、幸福等美好的时光和心境,也有悲哀、沮丧、痛苦、茫然、失败和不幸,关键是我们能否以乐观、健康的心态去对待我们所处的境遇。新生命的到来不仅给产妇带来了欢乐,更带来了繁重的劳动、重大的责任和永无止境的劳碌和操心。
  4 讨论
  产后抑郁症是產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疾患。不仅影响家庭功能和产妇的亲子行为,严重者还可危及产妇和婴儿的健康与安全[3]。其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发病率较高,因此在提前预防方面要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诸因素给予防治。对产妇的认知护理可帮助孕产妇针对其抑郁的原因实施自我控制、自我监察、自我分析、自我强化等方法,改变对自我环境及未来的错识和否定认知,控制一切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消极因素,正确发挥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增强产妇对自身能力的信任,使孕产妇处于最佳身心状态来照护新生儿,对促进母婴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文,卢晶梅,刘旭红.家庭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3(7):48-50.
  [2]Adewuya AO,Ola BO,Aloba OO,et al.Impact of postnatal depression on infants’ growth in Nigeria.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8,108(1-2):191-193.
  [3] 黄仙萍.对产后抑郁症相关问题的探讨.护理研究,2012,18(1):109-11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全程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到2013年8月共72例脑血管造影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将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护理干预,从手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实施全脑血
【摘 要】目的:通过对于心率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探讨心率的控制对于血压的控制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患者,所有患者门诊测血压为正常范围,分别记录其血压及心率情况,根据心率分组,分别随访3年,记录其血压变化情况。并对近15年来于我院治疗保健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根据其既往来诊时的心率记录情况分每分钟低于80次组及每分钟不低于80次组,分别记录各组中冠心病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非冠心病)及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06-01  定期对儿童健康查体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了解学龄前儿童身体健康状况,推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于2013年5月份对聊城市4所幼儿园1903例儿童进行健康查体,以早发现儿童的亚健康状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给家长及幼儿园教师提供保健知识指导,为以后的健康成长打造良好的基础。  1一资料与方法  1.1
【摘 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感并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确诊脑卒中的92例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自评,对测评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然后实施为期3周的干预措施,再测评SAS及SDS 1次,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为期3周的干预后,其SAS及SDS评分分别由(58.6±5.0)和(56.7±5.1)降为(35.8±5.7)和(38.1±4.5
【摘 要】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患的终末状态。大量研究发现,正常心肌和心力衰竭(HF)心肌的能量代谢的特點有所不同,HF时伴有一系列能量代谢的改变,而一些调节能量代谢过程的药物,调节心肌能量代谢向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代谢转变,有助于改善心肌的舒缩功能,延缓泵衰竭的进程。调节心肌能量代谢有望成为治疗心衰的一种新策略[1]。本文对正常心肌的能量代谢,心衰时能量代谢的变化、能量调节,心衰的评估以
【摘 要】目的:探讨在病房实施团队精神建设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的影响。方法:通过确立团队目标、建立团队制度、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建全团队激励机制、构造学习型团队等方法来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实施前后每月分别对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进行检查评分,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团队精神建设活动后,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指标中,除急救器材管理和消毒隔离两项外,其余各指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