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自然生命的存在,一切都是泡沫;没有社会生命的彼此涵养,人和人就是一盘散沙,终将烟消云散;没有精神生命的卓然屹立,人类将失去航标。
  费尔巴哈说:“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
  毛泽东认为,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生命就是一切;
  数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黄克智院士说:“健康是成功之本;”
  ……
  无数哲人、无数普通人共同的认识就是我们要珍爱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珍爱一切生命、珍爱大自然的生命。
  遗憾的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轻视生命、残害生命的极端情况时有发生。
  我们时常听到社会上、学校中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总有一些年轻生命的陨落,不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天灾,不是不治之病,而是他们对生命的放弃。这对于家庭、社会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总的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每当听到这种消息,总让人心情沉重,万分惋惜。
  据了解,不良网站的教唆、精神压力、社会压力、情感压力、疾病的痛苦,甚至对“天堂”的向往等等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但无论如何,都叫人难以理解,难以接受,难以平静。虽然主要是社会、家庭、文化的因素造成的,但教育对于生命的关注亟须加强是毋庸置疑的。
  教育需要引領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人类的精神世界,有责任为每个生命注入更加强大的正能量。如果说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是我们教育的初心的话,那么让每个生命健康成长就是教育的本心。要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铭刻在每个师生的灵魂深处,落实到每个师生的行动之中,成为一种价值追求和文化自觉。要培养学生的情怀。以百倍的努力消除一切轻视生命、残害生命的现象,提升所有人的生命状态和品质,让每一个生命奏响华美的乐章。
  每所学校都要教会孩子安全知识和技能,使之在居家安全、校园安全、社会安全、运动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达到必要的水准,能应对和防范暴力、意外伤害、疾病传染等,要让每个师生把保护生命作为第一要务。因为生命不保,一切归零。
  “活着意味着一切!”教育的第一使命应该是生命教育。只有把生命视为教育之基,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人类才能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演绎得更加精彩。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执着地珍爱一切生命吧。
其他文献
地市级党报所面临的竞争压力目前,全国报业竞争的市场正由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扩展。维持了多年的地市级城市“一城一报”格局(即以地市级党报为龙头的办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汲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弘扬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用经典文化来滋养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当前学校现状:经典缺失少滋养  当你走近一所学校,爽心悦目
期刊
从江西瑞金起步,与中国革命一起长征,新华社已走过了光辉的七十五年.从瑞金、到延安、过太行、进北京、走向世界,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一代代新华社人忠诚地履行使命?一个生机
中国平安网是由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新华社共同主办,新华网承办的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权威综合性网站,是权威发布全国政法综治信息、全面集纳全
今年是新华通讯社创建75周年。1931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隆重开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崭新的由工农大众当家做主的红色政权——
党报新闻事业,一直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阵地,发挥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关注热点和难点,打好主动仗,重在效果,为建
经常深入中小学听课,我发现不少中小学缺乏文化涵养和文化自信教育的渗透。在信息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儿童、青少年一方面极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中华上下五千年优秀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孤陋寡闻,对积极的传统文化的理解、保护与传承意识日益缺乏;另一方面极易受到落后文化的侵蚀,精致的利己主义导致社会责任感和正能量缺位,甚至有知识而无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根基。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文化自信教育,是当前深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逐步提高,社区工作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社区教育、社区文化
一、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是媒体重要职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