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思维定势,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rr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定势是人们用一种固定的思路和习惯去思考、解决问题,表现为思维的一种倾向性和专注性;其基本特征是将新问题归结为旧问题,或扩大已有经验的应用范围。思维定势有积极的一面,但处理不当就走向了消极的一面,在解思品题时易形成机械模仿,重技巧轻能力,套模式,被动记忆,盲目抄答案等,直接导致思维的懒惰性、依赖性和呆板性。
  一、形成思维定势的原因
  1. 教师诱导,形成思维定势
  例:“90后”常有如下表现:升旗时嬉闹,还嘲笑唱国歌的同学;学习和生活用品非名牌不用;学习生活怕苦畏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不参加或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等。作为90后的你,请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打算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平时教师归纳了这种题型的答题套路:分层次;找有效信息;对应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答本题时,大部分学生根据这种套路写了答案。事实上,本题要解决的问题、主线是“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只要能结合材料就行。而学生们受思维定势影响,做出了错误的答案。
  2. 疏于推理,相信直觉
  学生练习时,往往总结了一些局限性的规律;复习基础知识时,对原理、概念理解不透彻,对课本内容断章取义,有时把课本某句话摘录下来作为答题的依据,遇到新问题不加以分析,不能按照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地推理在条件和结论之间建立正确的关系,而是凭直觉或想象作判断,特别是遇到那些“似曾相识”又不完全相同的题目时,学生就自信地从大脑“题库”或书本中取出答案,其结论的正确性必然大打折扣。
  3. 单一思维造成的失误
  例:《惠州日报》家长来信:我是一位初三学生的母亲,现在遇到一个难题,我的儿子就想当作家,上课应付,成天就是“创作”。我说:“就算当作家,也要先打好基础,再说中国有几个韩寒?”可他回答:“你怎知道我成不了下一个韩寒?我要抓紧写作,尽快成为一名作家。”这两次模考,他考得一塌糊涂。问题是他的小说也写得很幼稚。结合材料,请你对这位初三学生想当作家的行为进行评析。
  解答本题时,不少学生由于只有一种思维方式——并列思维,导致给出这样的答案:该同学没有正确对待父母的关爱教育;该同学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没有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该同学没有脚踏实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该同学没有正确认识自己。习惯了并列思维的学生没有运用辩证思维去分析解答,更不去抓本题的主线。
  4. 追求答案“完美无缺”而滥加发挥
  有些学生不管题目是否有要求,都大量增补内容,有的甚至脱离基础知识滥加发挥,这实质是知识掌握不熟不透,缺乏归纳、提炼和应变能力的表现,求全防漏的思维定势导致只注重要点的完整性而忽视内容的针对性,结果是画蛇添足。
  5. 试题“似曾相识”,造成偏离题旨的轻率答题心理
  学生在考前都接触和练习过不少题目,考试时一旦发现有的试题“似曾相识”,暗暗庆幸“运气好”,迫不及待将考前已熟识的答案全盘照搬,唯恐迟一下就会遗忘,哪里还顾得上认真审题、缜密思维。结果是要点不全、丢三落四、浅尝辄止,甚至不切题意,答非所问。
  二、如何走出思维定势的阴影
  1. 概念教学
  通过准确掌握概念,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整理归纳,正确理解常用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区别联系。为此可以编写一些与概念紧密联系的思考题,其中应包括概念的对比识记、知识之间的对立比较、对照比较、从多角度加以分析比较、易混知识比较;还应包括同类知识相同点的提炼、概念内涵和外延、结构特点等的联系。
  2. 审题训练
  从总体上看,要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层次角度。然后重点分析,要善于把握材料的主要信息、关键词语、中心问题,把握主线或主旨,领悟命题的意图,根据题意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并与有关联的知识点相结合。
  3. 教师也要突破思维定势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展示师生思维的全过程,注意引导学生经常进行多种思维活动,在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方法,注意变换问题的设计角度和表达方式,进行必要的变式训练,多设计有利于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得出答案的问题。
  4. 建立“病理”档案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误区,为学生撰写思维“病历”,建立思维“病理档案”,并对此进行分析诊断,对症下药,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降低因思维而出现的错误率。同时也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集。
  责任编辑魏文琦
其他文献
调查胎儿及婴儿期经历应激的个体成年后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共收集1 260例开滦矿业集团职工的人口学特征,根据出生日期分为婴儿期
摘 要: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以及我国培养的重要人才。研究其诚信状况及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战略意义,这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就是对当代大学生的誠信缺失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对策  诚信,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人们的道德基础,更是
随着篇章语言学研究的深入,我国翻译研究开始朝语篇层次拓展,英汉语篇对比和分析逐渐受到重视.以Halliday与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参考M.Heoy关于词汇衔接的发展框架,对
高校经济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可是如何更好的学习,又成为了新一轮的教学难题。案例教学法的出
我市从2005年重新把历史科纳入中考考试科目后,试题紧跟高考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从形式到内容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趋于成熟.命题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提升能力、关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引言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杰出的小说家,也是继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当代美国文坛上最主要的小说家,长篇小说《赫索格》是其代表作,获得1965年的全国图书奖。1976年他又双获美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关系,提出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摘 要:誠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同时,也已然在当代成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笔者结合实际告诉人们生活中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诚信危机,诚信教育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如何更好的构建诚信社会,打造诚信品牌,加强诚信教育已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从诚信教育的角度去分析与探讨当代大学生所出现的诚信问题,通过对当代诚信危机现状和原因的分析,给人们提出如何更好的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诚信教育;诚信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