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EEG时频分析旨在通过测量单个电极各频段的能量变化,揭示事件相关振荡活动。采用该技术,最近的句子加工研究发现,句法与语义过程均与多个频段(θ、α、β或γ)能量变化相联系
【机 构】
: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大学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EG时频分析旨在通过测量单个电极各频段的能量变化,揭示事件相关振荡活动。采用该技术,最近的句子加工研究发现,句法与语义过程均与多个频段(θ、α、β或γ)能量变化相联系。此外,不同方面的句法(如语法性、数)和语义加工(语义整合或预期)与不同频段振荡活动相联系。将来的研究应该使用多种EEG能量计算方法,在多种语言中,探讨时态、词序等句法加工所伴随的振荡活动,特别是句法和语义过程相互作用在EEG能量变化上的表现。
其他文献
传统注意研究多基于单个注意焦点和采用静态视觉信息。由Pylyshyn(1988)提出的多目标追踪范式则基于动态场景,是研究同时追踪多个目标的容量有限的注意机制比较常用的范式。
人类无意识模仿是指人们在社会交流时会相互无意识地模仿对方的一些动作、表情和行为方式。其在个体社会认知以及人际交流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回顾近十年来人类无意识模
决策框架效应作为一种违背不变性原则的非理性偏差,已经得到研究的广泛证实。本研究突破了传统研究中主要由语言描述引发框架效应的限制,从图形表征这一新的视角对图形框架效
形声字是由表示意义范畴的义符(形旁)和表示发音信息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以往研究虽然肯定了声旁在形声字加工中的作用,但对形旁的作用仍存在一定争议。结合行为和脑电技术
老化刻板印象是人们对老年人所持有的观念与预期,它能显著影响老化刻板印象持有者的生理功能、认知功能和行为结果。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化刻板印象的机制、影响因素和中介
文章主要介绍了双语言语产生中词汇提取机制的两种理论:非特定语言提取的理论和特定语言提取的理论。重点围绕着双语言语产生中词汇提取的一个关键问题,即非目标语言的词汇是
反事实思维是个体对不真实的条件或可能性进行替换的一种思维过程。该文通过综合国外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反事实思维的定义、分类以及反事实思维的两大理论:范例说和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人格测验的项目反应理想点过程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拓广等级展开模型(GGUM)用于现有人格测验的数据分析和新量表的建构,显示出了较优势模型更优良的一些
综述了近年来加入乘积指标的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方法,从产生乘积指标的策略、参数约束方法、均值结构与指标中心化的关系三个方面,讨论了建模方法的简化进程。最后总结出同类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是一种具有拟雌激素和抗雄激素活性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人类和野生动物可通过不同途径终生暴露于DEHP。母体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