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向小学课堂提出了要求,打造高效课堂更符合现代化教育目标。小学语文“提问式”教学发挥了积极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是学生开发思维的重要教育方式。教师通过巧妙提问可以得到有效的课堂回馈,是师生交流的方法之一,如何巧妙地设置问题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课堂提问是课堂的重要环节,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拓展。教师要重视提问效果,同时也要重视提问的有效策略,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有效提问
一、问题的层次性是有效提问的前提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逐渐完善时期,语文课作为一门启发思考和锻炼理解力的学科,需要教师设置的问题符合“阶梯形”走势。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就要注意这个问题,按照“这篇课文里都有哪些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对于这件事情你是怎么想的呢?”等问题大纲设置循序渐进的问题。有层次的问题可以使学生逐渐参与教师的课堂讲解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其次,对课文的讲解要遵守这个原则,分段提问中心思想、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最后是全文总结,这种提问方法可以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充分学习知识。
二、问题的贯穿性是有效提问的保证
小学生对于课堂里教师提出的问题只会在本节课内容里寻找答案,不懂将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联系和组合。教师要做的是提出问题时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之前哪些内容相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得出答案。问题设置得有联系性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向学生传达下节课的新内容,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期待。如小学课文《大海睡了》和《大海的风》,教师可以提问:“两篇课文的大海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一样?”“同学们知道还有什么关于大海的文章?又是怎么写的大海?”将课堂联系到课外,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形容能力。
三、提问的技巧性是高效课堂的重点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因此以老师的提问为开始,学生组织答案、合作交流为主导。技巧性问题的提问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具体有以下措施。
1.提问的引入性。提问要注意引入课堂内容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切入学习内容。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开始两分钟内不容易集中,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课堂不仅是学习场所,还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感情的地方,因此提问和本节课有关的问题前可以平时生活为问题,从而让学生自然融入学习环境。
2.提问的实用性。一般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是“……好不好”,“……对不对”。这种问题不仅没有实用性,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惰性思维。教师的提问要贴合课文需要,不要天马行空进行无关提问和反复提问,这样只能对课堂起反作用。教师要以课文中心思想问出发点把提问设置成学生想了解的内容。
3.提问的难度把握。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速度不同,思维、学习能力也会有所差异,首先要根据这一特点将问题的档次划分明确。可以将前面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计算能力好、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有难度的问题可以让思维活跃的同学回答或者分组讨论答案。其次,因为小学生的总体思维水平和人生经历都无法与成人相比,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注意符合小学生的思考水平,不要“拔苗助长”。
4.提问的有趣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提问是否有趣是能否吸引学生融入课堂的关键。语文课堂问题的设置一般只为教学内容设置,如果教师在过于文学性的教学内容中添加一些有趣的成分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情绪属于非智力因素,而对生活学习的作用往往是出乎意料的。调查显示,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处于亢奋状态,那他的思考能力往往会突破界限。
四、增强提问效果的办法
学生的课堂应该是多样化的,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已经逐渐失去幼儿时期表现的积极性,往往把自己的想法埋在心底,对于老师的提问只会小声回答或者低下头拒绝回答,因此教师要打造适合学生的课堂。
1.组织小组交流。教师想要得到满意的提问效果,首先要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分组可以促进学生交流想法,也可以吸收别人的想法得到更全面的答案。小组讨论出的答案可以增强学生回答的自信心,教师的提问从个人向小组转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拓展学生想法的广度。
2.举行竞答小竞赛。利用学生的胜负欲举行回答问题竞赛,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小奖品作为激励。比赛的设置要全面,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提高每个学生的比赛热情。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态度会通过比赛形式渗透到课堂上。因此教师的提问效果会大大增强。
3.鼓励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时一般抱着不确定的心态从而容易紧张、影响发挥,教师可以先鼓励后点评的方式,如“你说得很好,但是如果说得更多一点就更好了”。“这段话你解释的是对的,下次专注重点词的解释就可以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回答进行补充。
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办法是一线教师的切身经验总结,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这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育观念,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接触者,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提问作为老师带领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的重要方式,一定要合理科学地运用,发挥它的最大作用。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和老师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问出答案,答出精彩”。
参考文献:
[1]王璐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华章,2010(27).
[2]达新洁.浅谈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J].神州,2011(14).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有效提问
一、问题的层次性是有效提问的前提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逐渐完善时期,语文课作为一门启发思考和锻炼理解力的学科,需要教师设置的问题符合“阶梯形”走势。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就要注意这个问题,按照“这篇课文里都有哪些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对于这件事情你是怎么想的呢?”等问题大纲设置循序渐进的问题。有层次的问题可以使学生逐渐参与教师的课堂讲解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其次,对课文的讲解要遵守这个原则,分段提问中心思想、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最后是全文总结,这种提问方法可以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充分学习知识。
二、问题的贯穿性是有效提问的保证
小学生对于课堂里教师提出的问题只会在本节课内容里寻找答案,不懂将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联系和组合。教师要做的是提出问题时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之前哪些内容相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得出答案。问题设置得有联系性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向学生传达下节课的新内容,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期待。如小学课文《大海睡了》和《大海的风》,教师可以提问:“两篇课文的大海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一样?”“同学们知道还有什么关于大海的文章?又是怎么写的大海?”将课堂联系到课外,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形容能力。
三、提问的技巧性是高效课堂的重点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因此以老师的提问为开始,学生组织答案、合作交流为主导。技巧性问题的提问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具体有以下措施。
1.提问的引入性。提问要注意引入课堂内容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切入学习内容。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开始两分钟内不容易集中,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课堂不仅是学习场所,还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感情的地方,因此提问和本节课有关的问题前可以平时生活为问题,从而让学生自然融入学习环境。
2.提问的实用性。一般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是“……好不好”,“……对不对”。这种问题不仅没有实用性,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惰性思维。教师的提问要贴合课文需要,不要天马行空进行无关提问和反复提问,这样只能对课堂起反作用。教师要以课文中心思想问出发点把提问设置成学生想了解的内容。
3.提问的难度把握。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速度不同,思维、学习能力也会有所差异,首先要根据这一特点将问题的档次划分明确。可以将前面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计算能力好、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有难度的问题可以让思维活跃的同学回答或者分组讨论答案。其次,因为小学生的总体思维水平和人生经历都无法与成人相比,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注意符合小学生的思考水平,不要“拔苗助长”。
4.提问的有趣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提问是否有趣是能否吸引学生融入课堂的关键。语文课堂问题的设置一般只为教学内容设置,如果教师在过于文学性的教学内容中添加一些有趣的成分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情绪属于非智力因素,而对生活学习的作用往往是出乎意料的。调查显示,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处于亢奋状态,那他的思考能力往往会突破界限。
四、增强提问效果的办法
学生的课堂应该是多样化的,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已经逐渐失去幼儿时期表现的积极性,往往把自己的想法埋在心底,对于老师的提问只会小声回答或者低下头拒绝回答,因此教师要打造适合学生的课堂。
1.组织小组交流。教师想要得到满意的提问效果,首先要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分组可以促进学生交流想法,也可以吸收别人的想法得到更全面的答案。小组讨论出的答案可以增强学生回答的自信心,教师的提问从个人向小组转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拓展学生想法的广度。
2.举行竞答小竞赛。利用学生的胜负欲举行回答问题竞赛,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小奖品作为激励。比赛的设置要全面,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提高每个学生的比赛热情。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态度会通过比赛形式渗透到课堂上。因此教师的提问效果会大大增强。
3.鼓励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时一般抱着不确定的心态从而容易紧张、影响发挥,教师可以先鼓励后点评的方式,如“你说得很好,但是如果说得更多一点就更好了”。“这段话你解释的是对的,下次专注重点词的解释就可以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回答进行补充。
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办法是一线教师的切身经验总结,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这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育观念,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接触者,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提问作为老师带领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的重要方式,一定要合理科学地运用,发挥它的最大作用。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和老师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问出答案,答出精彩”。
参考文献:
[1]王璐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华章,2010(27).
[2]达新洁.浅谈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J].神州,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