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现已成为国际范围内的热点话题。从货币的本质来看,仍旧脱离不了使用价值与价值间的关系。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通过对货币价值形式的研究以及美元国际化对其的应用,试图给出我国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 人民币;美元;国际化;价值形式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影响的扩大、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人民币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讨论持续升温,学界众说纷纭。回归货币的本质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仍需关注货币形式的商品价值表现,从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方面来解决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作为世界经济霸主的美国,在美元国际化的进程中,其本质也不外乎从这两方面来做文章。在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时,回归货币的本质是非常必要。
一、从商品价值形式演变中货币形式分析国际货币的条件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通过货币来表现,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价值形式。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以价值的化身出现,可以代表任何商品的价值。货币的出现使得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统一关系,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统一关系。当金本位制崩溃后,人类进入了信用货币时代,纸币充当了交易媒介,国际货币的内涵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货币理論的角度来看,国内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其货币职能必须国际化。从货币的本质出发,如果想要使人民币国际化,就必须要在这两极上进行研究。万千商品代表的是实体经济,是真正创造出的财富。
实体经济的强大是货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要想获得财富积累,则必须具备政治和经济双重的条件:
政治方面:首先该国的政治必须保持长期稳定。一国政治的不稳定会引起经济的不稳定,必定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次该国必须在世界政治中具有较强地位。政治地位较强,能较好地保护本国利益免受可能来自伤害,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优势地位,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一般说来,最强的国际货币是由最强的国际政治实力提供。
经济方面:必须有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评价一国的经济能力,不仅要考虑目前的经济实力,还要考虑未来的增长趋势。该国必须与世界各国有广泛的经济联系,在世界进出口贸易和投资中占有较高比重,强有力的出口和国际投资地位可以直接推动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广泛应用,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一国若要实现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生产力,提高总体经济实力并推动经济的国际化程度。
在以货币为代表的商品价值形式演变中,另一极则是货币,只有该国货币被广泛普遍的认可才能成为世界货币。货币的国际化与货币本身是密切相关:
首先,是币值的稳定性。货币对内对外的价值必须相对稳定,作为国际货币,其目前及未来的价值都必须稳定,只有稳定的货币才能被信任和接受,如果一国的货币价值不稳定,通货膨胀率较高且变化无常,汇率就会处于贬值状态且不确定,这样就会增加使用该货币的成本。因此,该国中央银行必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高超的宏观调控能力来维持货币的稳定性。
其次,是货币的流通性。货币良好的流通性是货币普遍接受、广泛认可的前提。良好的流通性必须依靠该国的金融市场,发达且开放的金融市场、健全的金融体系、遍及全球的金融机构和服务网络是一国货币国际化必不可少的条件。货币的兑换主要是在金融市场和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健全的金融体系是货币国际化的组织保证。实现货币国际化尤为主要的是要建立功能完善的外汇市场,这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交易的需要,又能使管理当局利用直接和间接手段调控外汇供求、稳定汇率及币值。
通过分析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中的两极可以看出,若要想实现货币国际化的,必须既要拥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作为后盾,又要有广泛、普遍认可的货币。同时具备这两的条件,才能真正实现货币国际化。
二、运用商品价值形式理论分析美元国际化历程
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可以被称为“世界美元本位”,从很多方面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美元是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货币,在以外币标价的银行间跨国头寸中,美元占据绝对优势,在以外币标价的银行本国头寸中,美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分析美元国际化历程不难看出,美元之所以能渗透到世界,正是因为美国将货币表现形式的“两极”都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实体经济极”还是“货币极”,美国在推进美元国际化中都其很好的发展运用,推动了美元地位不断的上升,并成为世界主导货币。
首先,是“实体经济极”
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是美元国际化的基础,一国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其货币的国际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对美元国际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确立主导地位,最终成为国际货币。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以美元为中心的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在这一时期,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政策。在经济上,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马歇尔计划”,在帮助西欧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贷款和援助,竭力对它们进行经济渗透和控制。强大的美国经济实力使得美元在国际上成为了唯一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美元危机频频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美元霸权由盛相对转衰。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美元霸权得到调整并重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期。美元地位的回升奠定了物质基础,美国通胀降至多年来低点,财政赤字状况改善,经济的稳定为美元地位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在美元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美元地位的提高时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崛起,美元的衰落也和美国经济疲软、一次次的危机有关。美元国际化的路径可以概括为:依托全球性货币汇率制度安排成为唯的国际计价单位和与黄金相同的国际储备货币;与黄金脱钩、失去制度基础后,依赖先人为主的存量优势在世界信用货币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国际政治经济实力的强大巩固和发展了这种优势,继续充当国际货币的“领头羊”。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拥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并且海外有大量的美元流通,这对于美国来讲直接利益就是国际铸币税。其他国家越是持有美国的债务和美元,就越是意味着其他国家创造的财富被美国无形转移到自己的名下。对于美国来说,强大的实体经济不单单是本国创造,还有许多是美国通过大量的海外美元而得到的他国财富。这样庞大的经济总和又为美元在国际中的主导地位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在这一点上,美国将其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使得实体经济无形中不断扩大。
其次,是“货币极”
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环境使得美元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美国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健全的基础设施、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以及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这为美元国际货币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坚强支持。美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吸引了众多国家和投资者持有美元资产。必须提到的是,美元的广受欢迎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利用条件,通过发达的金融市场,美国可以掌握美元的定价权,这无疑是很大的好处。因为其他国家热捧美元,大量持有美国债务,持有美元资产,这些海外美元的价值却是由美国掌控。在外汇市场上,美国可以通过期权、期货等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品来控制着美元的定价,这样一来,更会加速美国自身的财富积累。这就好别人借你的钱,但是该换多少却是又别人来定,美国通过自身发达的金融市场不但为美元在国际上的霸主地位提供了坚强的支持,又加速了美国自身实体经济的发展。在“货币极”中,美国巧妙地运用美元的广受欢迎,依靠自身强有力的市场,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
美元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就是美国财富积累的过程。当其发展到顶峰时,通过“实体经济极”和“货币极”的巧妙运用,又促使美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美元国际化的模式具有历史的特殊性,它是国际金属本位制度向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发展的过渡环节,历史选择了美元,美元时代,赋予了美元许多“先天”的优势,也就奠定了美元国际化的基础。
三、商品价值形式理论以及美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借鉴意义
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背景都不相同,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不可能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必须要基于我国国情。但是无论是从商品价值形式角度分析,還是从美元国际化历程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必须要抓住中国的实体经济和人民币本身,必须要通过“两极”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首先,继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
只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作为后盾,才可以为人民币走出国门提供坚强后盾。中国经济必须持续稳定增长并在亚洲地区保持领先地位,继续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高层政府间的交流,消除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担心和疑虑,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国的直接投资与贸易,积极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政治条件。通过对外贸易,尤其是对外投资,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实体经济。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边境贸易中的主要结算货币,成为周边国家的硬通货,人民币在柬埔寨、缅甸、尼泊尔等与中国接壤的国家全境通用;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人民币;俄罗斯远东地区已大量使用人民币;在越南,边贸成交额中有人民币结算的已达90%以上;有些国家还正式承认并公开宣布人民币为自由兑换货币。这充分说明了加强与周边国的贸易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其次,提高人民币的公信力,完善金融市场,实现中国主权范围内的货币统一
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我国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整合“一国三币”,即大陆、香港和澳门的货币同一性问题。要加快出台相关政策,加快人民币在中国主权范围内的统一,并且将香港建成人民币离岸中心,以完善的外汇市场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同时在我国应进一步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提高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业的作用和地位。在完善的金融体系下,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范围的可接受程度,提高中央银行政策制定的独立性,使其制定的货币政策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从而提高人民币的公信力。
再次,继续保持充足的国际储备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对美国的冲击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那就是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为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要求政府必须要有充足的国际储备,尤其是外汇储备,才能平稳,健康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回顾美元的国际化历程,也是有波折和往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必须采取谨慎性原则,把握好“实体经济极”和“货币极”,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经济世界中,牢牢抓住货币本质与价值表现形式,稳健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高材林.《美元国际化对中国的意义》.上海金融. 2008
[2]王蕾.《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可能性》.现代商业. 2009
【关键词】 人民币;美元;国际化;价值形式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影响的扩大、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人民币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讨论持续升温,学界众说纷纭。回归货币的本质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仍需关注货币形式的商品价值表现,从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方面来解决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作为世界经济霸主的美国,在美元国际化的进程中,其本质也不外乎从这两方面来做文章。在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时,回归货币的本质是非常必要。
一、从商品价值形式演变中货币形式分析国际货币的条件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通过货币来表现,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价值形式。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以价值的化身出现,可以代表任何商品的价值。货币的出现使得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统一关系,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统一关系。当金本位制崩溃后,人类进入了信用货币时代,纸币充当了交易媒介,国际货币的内涵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货币理論的角度来看,国内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其货币职能必须国际化。从货币的本质出发,如果想要使人民币国际化,就必须要在这两极上进行研究。万千商品代表的是实体经济,是真正创造出的财富。
实体经济的强大是货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要想获得财富积累,则必须具备政治和经济双重的条件:
政治方面:首先该国的政治必须保持长期稳定。一国政治的不稳定会引起经济的不稳定,必定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次该国必须在世界政治中具有较强地位。政治地位较强,能较好地保护本国利益免受可能来自伤害,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优势地位,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一般说来,最强的国际货币是由最强的国际政治实力提供。
经济方面:必须有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评价一国的经济能力,不仅要考虑目前的经济实力,还要考虑未来的增长趋势。该国必须与世界各国有广泛的经济联系,在世界进出口贸易和投资中占有较高比重,强有力的出口和国际投资地位可以直接推动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广泛应用,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一国若要实现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生产力,提高总体经济实力并推动经济的国际化程度。
在以货币为代表的商品价值形式演变中,另一极则是货币,只有该国货币被广泛普遍的认可才能成为世界货币。货币的国际化与货币本身是密切相关:
首先,是币值的稳定性。货币对内对外的价值必须相对稳定,作为国际货币,其目前及未来的价值都必须稳定,只有稳定的货币才能被信任和接受,如果一国的货币价值不稳定,通货膨胀率较高且变化无常,汇率就会处于贬值状态且不确定,这样就会增加使用该货币的成本。因此,该国中央银行必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高超的宏观调控能力来维持货币的稳定性。
其次,是货币的流通性。货币良好的流通性是货币普遍接受、广泛认可的前提。良好的流通性必须依靠该国的金融市场,发达且开放的金融市场、健全的金融体系、遍及全球的金融机构和服务网络是一国货币国际化必不可少的条件。货币的兑换主要是在金融市场和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健全的金融体系是货币国际化的组织保证。实现货币国际化尤为主要的是要建立功能完善的外汇市场,这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交易的需要,又能使管理当局利用直接和间接手段调控外汇供求、稳定汇率及币值。
通过分析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中的两极可以看出,若要想实现货币国际化的,必须既要拥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作为后盾,又要有广泛、普遍认可的货币。同时具备这两的条件,才能真正实现货币国际化。
二、运用商品价值形式理论分析美元国际化历程
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可以被称为“世界美元本位”,从很多方面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美元是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货币,在以外币标价的银行间跨国头寸中,美元占据绝对优势,在以外币标价的银行本国头寸中,美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分析美元国际化历程不难看出,美元之所以能渗透到世界,正是因为美国将货币表现形式的“两极”都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实体经济极”还是“货币极”,美国在推进美元国际化中都其很好的发展运用,推动了美元地位不断的上升,并成为世界主导货币。
首先,是“实体经济极”
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是美元国际化的基础,一国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其货币的国际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对美元国际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确立主导地位,最终成为国际货币。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以美元为中心的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在这一时期,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政策。在经济上,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马歇尔计划”,在帮助西欧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贷款和援助,竭力对它们进行经济渗透和控制。强大的美国经济实力使得美元在国际上成为了唯一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美元危机频频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美元霸权由盛相对转衰。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美元霸权得到调整并重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期。美元地位的回升奠定了物质基础,美国通胀降至多年来低点,财政赤字状况改善,经济的稳定为美元地位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在美元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美元地位的提高时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崛起,美元的衰落也和美国经济疲软、一次次的危机有关。美元国际化的路径可以概括为:依托全球性货币汇率制度安排成为唯的国际计价单位和与黄金相同的国际储备货币;与黄金脱钩、失去制度基础后,依赖先人为主的存量优势在世界信用货币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国际政治经济实力的强大巩固和发展了这种优势,继续充当国际货币的“领头羊”。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拥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并且海外有大量的美元流通,这对于美国来讲直接利益就是国际铸币税。其他国家越是持有美国的债务和美元,就越是意味着其他国家创造的财富被美国无形转移到自己的名下。对于美国来说,强大的实体经济不单单是本国创造,还有许多是美国通过大量的海外美元而得到的他国财富。这样庞大的经济总和又为美元在国际中的主导地位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在这一点上,美国将其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使得实体经济无形中不断扩大。
其次,是“货币极”
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环境使得美元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美国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健全的基础设施、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以及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这为美元国际货币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坚强支持。美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吸引了众多国家和投资者持有美元资产。必须提到的是,美元的广受欢迎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利用条件,通过发达的金融市场,美国可以掌握美元的定价权,这无疑是很大的好处。因为其他国家热捧美元,大量持有美国债务,持有美元资产,这些海外美元的价值却是由美国掌控。在外汇市场上,美国可以通过期权、期货等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品来控制着美元的定价,这样一来,更会加速美国自身的财富积累。这就好别人借你的钱,但是该换多少却是又别人来定,美国通过自身发达的金融市场不但为美元在国际上的霸主地位提供了坚强的支持,又加速了美国自身实体经济的发展。在“货币极”中,美国巧妙地运用美元的广受欢迎,依靠自身强有力的市场,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
美元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就是美国财富积累的过程。当其发展到顶峰时,通过“实体经济极”和“货币极”的巧妙运用,又促使美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美元国际化的模式具有历史的特殊性,它是国际金属本位制度向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发展的过渡环节,历史选择了美元,美元时代,赋予了美元许多“先天”的优势,也就奠定了美元国际化的基础。
三、商品价值形式理论以及美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借鉴意义
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背景都不相同,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不可能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必须要基于我国国情。但是无论是从商品价值形式角度分析,還是从美元国际化历程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必须要抓住中国的实体经济和人民币本身,必须要通过“两极”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首先,继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
只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作为后盾,才可以为人民币走出国门提供坚强后盾。中国经济必须持续稳定增长并在亚洲地区保持领先地位,继续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高层政府间的交流,消除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担心和疑虑,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国的直接投资与贸易,积极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政治条件。通过对外贸易,尤其是对外投资,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实体经济。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边境贸易中的主要结算货币,成为周边国家的硬通货,人民币在柬埔寨、缅甸、尼泊尔等与中国接壤的国家全境通用;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人民币;俄罗斯远东地区已大量使用人民币;在越南,边贸成交额中有人民币结算的已达90%以上;有些国家还正式承认并公开宣布人民币为自由兑换货币。这充分说明了加强与周边国的贸易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其次,提高人民币的公信力,完善金融市场,实现中国主权范围内的货币统一
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我国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整合“一国三币”,即大陆、香港和澳门的货币同一性问题。要加快出台相关政策,加快人民币在中国主权范围内的统一,并且将香港建成人民币离岸中心,以完善的外汇市场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同时在我国应进一步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提高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业的作用和地位。在完善的金融体系下,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范围的可接受程度,提高中央银行政策制定的独立性,使其制定的货币政策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从而提高人民币的公信力。
再次,继续保持充足的国际储备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对美国的冲击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那就是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为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要求政府必须要有充足的国际储备,尤其是外汇储备,才能平稳,健康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回顾美元的国际化历程,也是有波折和往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必须采取谨慎性原则,把握好“实体经济极”和“货币极”,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经济世界中,牢牢抓住货币本质与价值表现形式,稳健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高材林.《美元国际化对中国的意义》.上海金融. 2008
[2]王蕾.《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可能性》.现代商业.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