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深圳] 乐正(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教授)
目前中国内地尚没有出现达到世界级大都会水平的城市。有关研究表明,北京、上海刚刚达到世界级大都会初级阶段。相比较而言,香港更具备建构世界级大都会的条件。香港的经济总量、进出口贸易总额均远高于上海和北京;香港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2006年12月底一跃成为全球第六大、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按IPO总集资额计算,香港2006年的全球排名仅次于伦敦;香港是国际航空和航运物流中心,香港机场预计2007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机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位居世界前列。此外,香港拥有健全的司法体系和严密的知识产权条例,是名副其实的法治社会;香港实行自由港体制,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经济最自由的地方。在综合经济实力、自由港体制、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中国内地尚没有城市可与香港匹敌。
不过,目前香港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建成世界级大都会,香港也有一些明显的劣势。总体来看,香港在亚太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处于非上即下、不进则退的竞争态势中。一是在产业升级中,科技创新产业的竞争力没有形成优势。二是本地空间狭小、人口不足,产业规模受限。三是营商成本偏高。四是香港的优势地位不断被新加坡、首尔、上海、高雄等周边城市蚕食。无论在现有经济规模还是发展后劲方面,香港的优势都略显不足。在冲刺世界级大都会的道路上,香港需要一个战略合作伙伴,一个可供拓展的地域空间,深圳正是这个天然的伙伴和毗邻空间。如果加强深圳对香港的服务支持,实现两地功能互补、优势整合,可形成“港深都会圈”。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以“一都两市”的模式实现两地捆绑式发展、功能性组合和资源集成,“港深都会圈”极有可能在 10~15年内成为世界级经济大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