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其创新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ge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学校关心和大学生最为关切的焦点问题, 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分析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看到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作用,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创新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加之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主要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就业观念“功利化”、诚信意识“缺失化”、心理素质“问题化” 和创业意识“荒漠化”。
  
  一、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具体表现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历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进步, 在教育思想、德育理念等方面也实现了根本转变。但由于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并未全面实现专业化、专职化, 半路出家、中途转行的现象比较突出, 广泛存在思想不稳、用心不专、流动性大、临时观念强等现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 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
  (二)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待加强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一些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安排上仍呈现出稳定有余、更新不足、陈旧老化的现象, 常常是“以不变应万变”, 对形势的飞速发展和学生情况的变化“视而不见”, 不主动采取措施予以积极回应, 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不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 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有一些高校仍存在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各部、处、室、院系只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开展教育活动的现象, 使彼此工作不能合拍, 很难形成教育合力, 甚至因对教育内容和形式缺乏整体规划而给学生接受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致使部分大学生宁愿等待, 也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
  (三)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
  在新形势下,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情况,而高校在这方面还缺乏科学的应对措施, 在教育方法仍然更多地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 缺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与当前学生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复杂的思想政治状况不符。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枯燥、乏味, 学生往往是“听也得听, 不听也得听, 听不懂也要听”, 普遍存在腻烦情绪。很多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关注理论而不重视实践, 教育的内容、方式缺乏创新, 没有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
  
  二、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举措
  首先, 要提高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斗力。很多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上, 还存在人员不足、任务过重、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面临新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能力素质和创新素质,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言传身教。
  其次, 要增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意识的培养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 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出现了种种不诚信的现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信用危机”, 诚信意识淡薄, 就业推荐材料弄虚作假, 修改学习成绩、伪造各类等级证书、编造自己是学生干部等等。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增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意识的培养力, 对大学生加强诚信教育, 使他们树立起诚实守信的意识, 自觉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再次, 要提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力。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前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择业时的心理承受力较低、心理调节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就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工作, 引导毕业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准确定位,努力寻找自己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题讲座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等, 对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人格进行心理分析, 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作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并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个人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澄清自我价值趋向,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设计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心理素质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任经辉. 关于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8) .
  [2] 李卫红. 提高认识开拓创新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9) .
  [3] 何海燕.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J]. 教育与职业, 2008(1) .16
  
  
其他文献
【摘 要】“不严不实”的问题严重危害党风政风和党的形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是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有效抓手。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联系实际严以修身,强化问题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不严不实 三严三实 党风 理想信念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
“不会吧,又要培训?还得半个月!”我到武夷山旅游的第二天,就接到同事来电,学校让我参加为期半个月的“2006年暑期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研修活动。参训15天,意味着暑假要“缩水”1/4。“该死的”培训,把我的休闲计划全打乱了!这尚在其次,我最担心的是研修质量:要是花半个月的时间和精力,没什么收获,那可划不来!我疑虑重重,勉强答应。  8月4日,我从班级开学式上获悉,此次研修
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了核心地位,而音乐教育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因此,音乐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作者长期从事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深知音乐教学除了要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外,更应该注重音乐能力修养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能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培养高尚的道德和情操。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简述了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