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历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kafei4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探索,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据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应坚决摒弃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自主探索,着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历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索欲望
  
  由于儿童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新知的引入阶段,应根据具体的数学学习内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针对性强,趣味性浓的问题情境。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索活动中去,同时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动感和鲜活。例如“圆的认识”的教学,课始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课件出示小狗、小猴、小猫、小松鼠分别骑在车轮为椭圆形、正方形、圆形(车轴在中心)、圆形(车轴不在中心)的自行车上,正准备举行自行车比赛的动画场景,让学生观察动画场景想一想比赛结果将会怎样?为什么?学生凭着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觉说出小猫第一名,因为车轮是圆的,车轴在中心,既快又稳……这时教师趁势导入新课,必然会激起学生对圆有关知识进行探索的欲望与激情,其效果是可想而知了。
  
  二、突出主体地位,给足自主探索时空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于一些重要的规律、定律、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等,要舍得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进行充分地自主探索,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归纳总结,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例如,“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传统的教法是用一对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和圆柱形容器,利用沙子或水做一下倒的实验演示便可得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这样教学看上去省时省力,但显得索然无味,没有什么探究性。教师可以同时给学生提供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等高等底三对圆锥形和圆柱形容器,同样让学生利用沙子或水做到的实验,学生要经过反复实验后才能发现,只有当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时,圆锥体积才等于圆柱体积的1/3。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理解透彻,记忆深刻,而且能有效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精神与能力,有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
  
  三、活化教材处理 增大自主探索价值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和重要依据,但“教教科书”和“用教科书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教学观。“教教科书”是传统的知识“搬运”;而“用教科书教”是将教科书看成一个例子,一个发展学生的“媒介”,这也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活化教材处理,创造性的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或改变情境,或更换呈现方式,或纵向延伸,或横向展拓,或变序重组,或另起“炉灶”,变枯燥为有趣,变呆板为生动,变平淡无奇为富有挑战性的,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增强自主探索的价值。例如“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人教版“九义”数学教材第十二册上是这样安排的:
  在这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80×5= ,两个内项的积是2×200= 。这两个积有什么关系?
  很显然,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分别算出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然后再根据两个积的关系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若按照这样的编排意图照本宣科实施教学,学生虽然能够不费力气的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但没有什么思维含量和探索性,学生没有经历“结论”探索过程中的种种思维磨砺,无益于学生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如果我们换一种设计,即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比例的意义,向学生介绍一下比例的“项”,然后给出3、8、4、6这几个比较小的数字,让学生组成不同的比例,并把学生所组成的比例在黑板上竖着整齐排列出来(可组成8个不同的比例。板书略),再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比例式,看有什么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试、讨论等活动再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而将教材上的“80:2=200:5”作为验证其规律进行处理。这样的设计就富有很大的探索性,首先将3、8、4、6这几个数字组成不同的比例,能让学生的思维高度发散,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四、设计开放练习 丰富自主探索素材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思维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能力的极好机会。但题海战术,机械重复不仅不能有效地让学生熟能生巧,而且容易导致学生熟能生厌、熟能生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练习设计的优化,力求使练习内容具有针对性、新颖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尤其要重视开放练习设计。如条件开放、结论开放、形式开放、解题策略开放、检验方法开放,综合性开放等,以丰富学生自主探索的素材。
其他文献
对蒿属Artemisia Linn.两个亚属5个组38个种进行了trnL-F序列的分析,同时选取了紊蒿Elachanthemum intricatum作为外类群.结果表明,蒿属的trnL-F序列长度为786-799bp,GC含量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吸附在铜表面的环丙烷的解离吸附过程,环丙烷在大约10eV能量的照射下被激发到第一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分子与铜表面相互作用,电子从铜表面向环丙烷转移使
在文档扫描过程中,输入的文档图像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倾斜现象,倾斜检测是文档分析预处理的重要环节,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蒙文文档倾斜检测方法.它提取文档图像中文字连通体的质心作为特征点,使用最小二乘法对特征点进行直线拟合,从而可以得到文字质心所在直线方程,该直线方程的斜率能够反映文档图像的倾斜情况.而且该方法通过连通体分析,能够适用于含图片和表格等复杂版面元素的文档图像.实验证明,该算法检测的
体外采集绵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成熟培养24 h,经过体外受精培养17 h,比较高速离心对胚胎发育的影响;高速离心可以使黑色脂滴甩到一边从而使受精卵原核清晰可见.然后将绵羊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语言与学生交流,目的只有一个: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学会体育各方面的知识和运动技巧。如何让体育课堂语言的表达做到准确、明了、生动、得体,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审美体验,从而乐于接受呢?    一、诱导的语言    语言诱导即语言的引导、劝诱、教导,是将要学习的技术动作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激发其练习的欲望,使技术动作在学生大脑中初步建立一个形象概念的
摄影术的出现,让写实绘画成为了一种过时的代名词,这让很多艺术家陷入了思考。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照相写实主义。本文主要讲述的是照相写实
操场边的柳枝一身新绿在和煦的春风里轻盈地舞动着。开完全校的班主任会、邢思敏老师快步穿过操场,向办公室走去,脑子里筹划着运动会需要安排的事项。远远望见有几位班上的同学在打扫清洁区,就径直来到他们中间说:“我们六年级是最后一次参加小学运动会,你们几个可要积极报名,为我们三班争光呀!”
兰州石化460 kt/a乙烯装置自2016年大检修后开车运行期间,碳二加氢反应器一段催化剂活性下降明显。对装置这一检修周期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因飞温造成的催化剂表面结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