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数学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1988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与分;教学案例;教学评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1-0060-03
  
  河北省教育厅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来我县送教下乡,活动中我近距离领略了特级教师的风采,每位特级教师都亲自上课、评课、作报告,各显神通,广大教师反响非常好。在活动中,我县骨干教师也做了一节课,得到各位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下面把这节课的课堂实录及我的一些粗浅想法与大家交流。
  
  一、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这么多客人,要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师:老师也鼓掌了,你们发现老师鼓掌时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老师的两只手没拍上。
  师:那你能听到掌声吗?
  生:不能。
  师:怎样才能听到掌声呢?
  生:俩手这样碰上。
  师:俩手这样一碰,双手就怎么样了?
  生:合上了。
  师:刚才你们只听到了一下掌声,如果还想听到掌声怎么办呢?
  生:就得把手合上、分开,再合上、分开。
  师:啊,明白了,是合上再分开,再合上再分开(教师示范),这样就能听到连续不断的掌声了,是不是?
  生:是!
  师:要想听到掌声就需要把手掌这样合分合分(教师示范),在数学王国里也经常用到合与分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的合与分。(教师板书课题:合与分)
  (二)自主探索。
  1.“合”的认识。
  师: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摆花片的游戏。请你拿出6个红色花片放一堆(教师在磁性黑板上摆,学生在桌上摆)。
  师:再拿出6个蓝色花片放一堆。(教师在磁性黑板上摆,学生在桌上摆)
  师:请你把红色花片和蓝色花片合起来。
  师:说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合起来的?
  生:我是把它们一块推到中间的。(教师示范)
  生:我是把红的推到蓝的那边的。(教师示范)
  生:我是把蓝的推到红的那边的。(教师示范)
  师:再拿出6个黄色的花片放一堆。(教师在磁性黑板上摆,学生在桌上摆)
  师:请你把黄色花片和红的、蓝的都合起来。
  师:说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合起来的?
  生:我是把黄的推到红的、蓝的那边的。(教师用手势表示)
  生:我是把红的、蓝的推到黄的那边的。(教师用手势表示)
  生:我是把它们一块推到中间的。(教师用手势表示)
  2.“分”的认识。
  师:现在请你把红色的花片分出来。
  师:说说你是怎么把红色的花片分出来的?
  生:我是把红色的挪出去的。
  生:我是把红色的一个一个挑出去的。
  生:我是把红色的推出去的。
  师:现在请你把黄色的花片分出来。
  师:说说你是怎么把黄色的花片分出来的?
  生:我是把黄色的花片往这边一推。(教师示范)
  生:我是把蓝色的花片往这边一推。(教师示范)
  生:我是把黄色的花片和蓝色的花片往两边一推。(教师示范)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老师为你们竖了大拇指!现在把你的花片整理一下,放在桌子的一角。
  3.把两种颜色的花片合起来。
  师:现在拿出3个蓝色的花片和3个红色的花片。
  师:把这两种颜色的花片合起来,看看是几个?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呢?
  生:我是先拿出3个蓝的花片,再拿出3个红的花片,然后把蓝的和红的一块推到中间的,合起来是6个。
  生:我是先拿出3个红的花片,再拿出3个蓝的花片,然后把红的推到蓝的那边的,合起来是6个。
  生:我是把蓝的推到红的那边的,合起来是6个。
  4.认识5的合成。
  师: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他们合起来是5个。
  学生操作。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1:我是先拿出3个红色的花片,又拿出2个蓝色的花片,合起来是5个。(教师在磁性黑板上摆出)
  生2:我是先拿出2个黄色的花片,又拿出3个红色的花片,合起来是5个。(教师在磁性黑板上摆出)
  生3:我是先拿出2个蓝色的花片,又拿出3个黄色的花片,合起来是5个。(教师在磁性黑板上摆出)
  师:也就是几个和几个合起来是5个?
  生3:2个和3个合起来是5个。
  师:你的想法实际上和生2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是2个和3个合起来是5个。谁还有不同摆法?
  生4:我是先拿出1个红色的花片,又拿出4个黄色的花片,合起来是5个。(教师在磁性黑板上摆出)
  生5:我是先拿出4个蓝色的花片,又拿出1个黄色的花片,合起来是5个。(教师在磁性黑板上摆出)
  师:请你把花片整理好。
  师:现在我们不摆花片了,你能说说几和几合成5吗?
  生:1和4合成5。
  教师对照花片板书,并介绍写法、读法。
  师:还有几和几合成5?
  生:4和1合成5。
  生:2和3合成5。
  生:3和2合成5。
  师:5的合成有几种?
  生:有4种。
  师:那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它们呢?(教师从上到下指一下花片)
  生:可以按照1和4、2和3、3和2、4和1的顺序记。
  师:也就是按照1和几、2和几、3和几、4和几的顺序来记,自己试一试。
  学生记忆,然后反馈。
  师:还有没有好方法?
  生:我看到1和4合成5就想到了4和1合成5。
  师:是啊,它们俩长的很象,只不过是交换了一下1和4的位置。那你看到2和3合成5会想到什么呢?
  生:我看到2和3合成5就会想到3和2合成5。
  师:再用这种方法记一记。
  学生记忆,然后反馈。
  5.认识4的合成。
  师:刚才我们摆花片,玩的开心吗?
  生:开心!
  师:下面我们要两个人一起玩花片,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先来玩一玩?
  师:我先拿出花片,然后说我出几,然后你再拿出花片,说你出几,最后咱俩一起说几和几合成几。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那好咱俩试一试!记住咱俩的花片数要合成4。
  师:(在磁性黑板上摆出3张花片)我出3。
  生:(在磁性黑板上摆出1张花片)我出1。
  师生:3和1合成4。
  师:好,再来一次。(在磁性黑板上摆出2张花片)我出2。
  生:(在磁性黑板上摆出2张花片)我出2。
  师生:2和2合成4。
  师:你们会玩了吗?
  生:会玩了!
  师:和你的同桌玩一玩。
  同桌玩。
  师:不摆花片了,谁来说一说几和几合成4?
  生:1和3合成4,2和2合成4,3和1合成4。(教师板书)
  师:那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4的合成呢?
  生:可以按照1和几、2和几、3和几的顺序记。
  生:看到1和3合成4就想到3和1合成4。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自己记一记吧。
  学生记忆,然后反馈。
  (三)练习巩固。
  1.拍手游戏,复习4和5的组成。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老师要为你们鼓掌表示祝贺!注意听好老师鼓掌时拍的是几下?
  师:(拍3下)老师鼓掌时拍的是几下?
  生:3下。
  师:请你也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鼓掌!注意有个小要求,你和老师刚才拍的合起来要是5下,最后咱们一起说几和几合成5,好吗?
  生:好!
  师:预备,开始!
  生:(拍2下)
  师生:3和2合成5。
  师:我们再玩一次!
  师:(拍4下)
  生:(拍1下)
  师生:4和1合成5。
  ……
  师:下面同桌玩,要求合起来是4下。
  2.做练习题(略)。
  
  二、思考评析
  
  (一)开场别具匠心。
  教师从现场真实情境入手,师生一起鼓掌欢迎客人,由于教师鼓掌时双手没有合上,所以听不到掌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现象、剖析原因,从而引出生活中的合与分,再从生活中的合与分自然引出数学上的合与分。从生活入手,把数学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真实、生动、自然,设计非常巧妙,别具匠心。
  (二)活动扎实有序。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合”与“分”的思想方法,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和“把一个整体分成两部分”的含义。“合与分”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在过去传统教材中是与10以内加减计算穿插安排的,每认识一个数,接着学习这个数的合与分,然后学习这个数的加减法。即把合与分看成是加减计算的算理,因为3和4组成7,所以3 4等于7。实际上这个算理是讲不通的,因为3和4组成7与3 4=7只是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教材把合与分放在1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10以内数的加减法之前,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通过具体操作,体会合与分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0以内各数的意义;二是通过“几和几合起来是多少”的操作和指导,为学习加法增加一些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教学合与分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合与分的思想方法,在操作的活动中,理解数的含义。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本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首先在“合”的认识中,教师组织了两次摆花片活动,第一次是把6个红色花片和6个蓝色花片“合”起来,重点让学生交流“合”的方法,使学生会“合”,初步体会“合”的思想方法;第二次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和6个黄色的花片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合”的思想方法,同时为下面“合”的活动做准备。在“分”的认识中,教师组织了两次分花片活动,第一次是在前面“合”的基础上进行“分”,让学生把6个红色的花片分出来;第二次是把黄色的花片和蓝色的花片再分开,两次分后都让学生交流“分”法,使学生会“分”,体会“分”的思想方法。接下来,教师指定两种颜色的花片,让学生把3个蓝色的花片和3个红色的花片合起来,并数一数一共是几个。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合”的思想方法,为5的组成作铺垫。再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用任意两种颜色的花片合成5个,交流时学生随意说,教师在磁性黑板上有意识的贴出1和几、2和几、3和几、4和几的顺序,默默无语中渗透了一种规律,可谓“润物细无声”。在这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学生手脑结合,动作、思维、语言训练同步,学生真正经历了“合”与“分”的过程,清清楚楚明白了“合”与“分”的方法,深入体会了“合”与“分”的思想方法,脉络清晰,层层深入,活动扎实有序。
  (三)合格的“参与者”。
  虽然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但并不是说所有内容都完全放手,教师该讲解的要讲解,该示范的也要示范,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适当运用模仿、记忆、依赖等传统学习方式会更有效。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适时参与学生的活动,并作必要的示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课教学“合、分”的认识,教师在试讲时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摆花片,有的学生对“放一堆”的意思不太理解,有的整整齐齐摆成一排,有的则摆的满桌子都是,交流“合、分”的方法时,学生到前面用磁性黑板演示,动作慢,很费时间,效果不理想。后来经过改进,加上了教师示范配合的环节,教师在磁性黑板上摆,给学生做示范,使一些不会摆的学生能够模仿老师的方法,交流时学生说方法,教师配合演示,使学生更清楚的看到了“合、分”的几种方法,节时高效。又如认识4的合成时,教师设计了两个人一起玩花片的游戏活动,学生活动之前,教师和一个学生先做了示范,使每个学生都清楚怎么玩,这样学生不至于盲目,真正落实了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的理念。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广角——烙饼》是进行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育的优质资源,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限定条件,搞清题意,突破思维定势,建构模型,总结规律。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广角;烙饼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0-0046-03    《数学广角——烙饼》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有关优化思想方法的学习内容。优化是重要的数学思想,而数学思
摘 要: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细细品味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追求形式忽视成效,过度发挥脱离文本,强调教案执行不管教学生成。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对课堂教学的不良影响,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4-0040-02  新
内容提要 文化与信息、媒体等新地缘政治的内在联系已经日益显露,相比较而言,“内容产业”比“文化产业”更能够凸显这一新兴产业的特殊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新地缘政治中内容产业软实力的本质来源,就是让人喜欢、认同、信服和尊重。宽容心是内容产业软实力所生,公信力是内容产业软实力所养,认同感是内容产业软实力所长,沟通力是内容产业软实力所强。  关键词 内容产业 软实力 新地缘政治  〔中图分类号〕B036 〔
摘 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速度慢,且出错率高,成绩不理想。心理学上称这些孩子为学习适应不良学生。由于这些孩子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一个“慢”字,可称他们为“慢性子”。学习适应不良,根本问题不在孩子的智力,而是不良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环境,这易使学习者丧失主动进取的能力,也必然将学习当成了一种负担,形成学习适应不良。  关键词:学习适应不良;慢性子;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
摘 要:数学模型就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求得问题解决的数学活动过程。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要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建构模型、应用模型,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从而取得数学活动经验,这正切合了弗赖登塔尔所认为的“学生自己发明数学就会学得更好”,“让他们经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教学的一条原则”。  关键词: 小学数学;运算方程;数形;数轴;数学模型  中图
芳  摘要:在语言表达方面,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各种条件所限和不利因素的影响,相对不甚理想。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学生说的自信、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诵读优秀的文章和组织开展说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6-0021-02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
摘要: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教育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长期存在着学校硬件设备落后、教师队伍素质偏低、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家长轻视学校教育等问题。只有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才能够促进小学教育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在不同时间、不同环节、不同程度上,教师要恰当运用视频与范读、音效与提问、文本剖析、朗读与想象训练、配乐与引导语等手段,有效挖掘和整合应用传统教学优势,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语教学;案例;传统教学优势;信息技术条件;挖掘和整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7-0036-02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小学语文课堂教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忽视字词教学等问题。语文阅读要重视文本细读,引导学生从品词析句入手学会咬文嚼字,加强诵读感悟,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品词析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5-0026-02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专家讲座及名家课堂,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注重文本
摘要:根据学习动力来源,学生学习方式可分为他主学习和自主学习。学校教育是典型的他主学习。它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最终要过渡到自主学习。学习的断乳期是学生从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主学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自主学习则无负可减。  关键词:他主学习;自主学习;学习的断乳期;减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8-0004-05  从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