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的思考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入高等艺术院校进行深造的学生打下基础,同时素描也是当今高考美术专业的基础科目。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将见到的客观物象在符合造型规律的前提下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
  素描造型艺术是创造不同类型的形体艺术,是研究主观世界一切物象造型规律的学科,在美术常规教学实践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同时它也被看作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因为学习绘画能将自然形体转变为艺术形体,这种本质和美感的表现就是素描造型艺术的主要特征。而表现这一特征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整理与概括的能力。
  一、素描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素描的多样性是在现代社会趋于多元化的观念下形成的,随着现代绘画的进一步发展,美术教学的改革逐步深化,作为造型艺术基础训练的素描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因此,除了训练学生的技巧与方法之外,教师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思想与观念。
  形式意向素描和写实素描是当代素描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但在艺术出发点上有着本质不同,各专业院校根据开设的专业特点,把素描的教学方向分为油画素描、国画素描、版画素描、结构素描、抽象素描等。而这种划分因缺少对绘画本质的概括和提炼,失去了提升造型基础的意义。
  二、素描教学是一种造型观念和思维方式
  结构素描以研究和表现形体的结构为宗旨,主要以线的形式来表现形体的穿插及构成;而明暗素描主要采用明暗法,依靠空间透视原理,表现形体在空间中的诸多因素,主要特征以明暗来控制形体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和空间关系。这两种素描没有本质区别。
  素描规则告诉我们,没有不讲结构的造型艺术,也没有不注重结构的素描,结构是各种体系素描的命脉,点、线、面、质感、量感是素描的要素。高中美术教育针对的是高等艺术教育的目标,有一套既定程式。如从内容上分,有静物→几何形体→石膏分面相→石膏人像→真人肖像的练习;从教学手段上分,有写生、临摹和默写等方法训练,它能锻炼学生手、眼、脑的协调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达到基本绘画技法与美学观念的统一。
  三、素描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个性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艺术的领悟,是独特运用美学法则的表现。但是,个性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独创性的作品。在学习素描时,初学者临摹某位大师的作品,甚至像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摹写,都是正常现象。但是,在其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可一味模仿,要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因为绘画作品中“不可无我”。
  首先,教师要因材施教,灵活教学,注意学生作画的个性,才能使艺术这块肥沃的土壤结出绚丽多彩的果实;其次,教师要强调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不能被动地刻画对象,而应在素描训练中寻求简练,合情合理地表现见到的物体或人物,使其形神兼备,丰富而又洗练,严谨而又生动;最后,除了采取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齐头并进、相互结合的策略之外,教师还要布置构图作业,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培养其表现整个画面的能力。
  高中素描基础教学任务艰巨,教师既要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审美能力,又要提高其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对现实的表现力。此外,教师还要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提高艺术素养。
  四、素描教学的具体问题是技术和观念
  由于阶段不同、专业性质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所以素描训练的针对性也有所不同。首先,根据教学阶段、学生生理年龄和专业年龄阶段的不同,教师可以科学的方式开发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为学生将来的艺术实践打下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制订不同的课题训练,分解、剥离素描艺术形式,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学生的视觉感受力。
  只有让学生了解不同造型的艺术特点,了解造型艺术语言的经典与素描的关系,据此看出形式意向素描其实是写实素描的升华,是思想观念的产物,才能使学生做到“心存目想,神领意会”,使意向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技术性”是素描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当代素描教学是教技术,还是教艺术,在教学实践中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