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枸橼酸体外抗凝强化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体外抗凝组21例,使用枸橼酸抗凝,以枸橼酸根20.3~25.9 mm
【机 构】
:
吉林市中心医院急救医学科ICU,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枸橼酸体外抗凝强化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体外抗凝组21例,使用枸橼酸抗凝,以枸橼酸根20.3~25.9 mmol/h的初始速度经血液灌流管路动脉端输入,而经静脉端输入葡萄糖酸钙3.3 mmol/h,根据灌流器及血清iCa2+浓度调整枸橼酸和钙剂输注速度,每2 h更换一个灌流器,每次治疗6 h,使用3个灌流器.常规抗凝组25例,应用常规肝素抗凝强化血液灌流4 h,使用2个灌流器.监测灌流器前压、血流量、凝血相关指标、并发出血情况及血清iCa2+等离子、酸碱指标.结果 体外抗凝组灌流器前压稳定于120 mm Hg左右,显著低于常规抗凝组(P<0.01).体外抗凝组血流量稳定于200 mL/min,显著低于常规抗凝组(P<0.01).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抗凝组较体外抗凝组血小板显著减低(P<0.05),APTT显著延长(P<0.01).体外抗凝组较常规抗凝组并发出血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体外抗凝组治疗前后无离子紊乱,酸碱指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低血钙、高血钙、代谢性碱中毒等并发症.两组患者15 d及3个月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体外抗凝组较常规抗凝组死亡率降低.结论 枸橼酸体外抗凝强化血液灌流技术,血路压力及血流量稳定,具有可行性、安全性、提高治愈率等优势,在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中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对2种备皮方法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探讨改良备皮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73例住院择期手术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术前晚2组患者术野皮肤均进行
目的 比较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分别植入2种不同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的视觉质量.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合
目的 了解不同应对方式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家长心理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96例DDH家长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症状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基于损伤控制外科理论的治疗在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6月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骨关节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63例(平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衍生物[N-(3-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酰胺,NTFMP]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细胞迁移实验分析NTFMP对A549细胞迁移能
目的探讨学龄前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在边远地区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自1998年至2008年共收治的学龄前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19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0例血肿量
MATLAB具有强大的矩阵运算能力、简便的绘图功能、丰富的算法工具箱,以及高效、可视化、推理能力强等特点,是目前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流行最广的科学计算语言.结合电路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眶区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修复眶周皮肤全层缺损的方法与手术技巧。方法 根据缺损的部位、形态及面积,分别应用以上、下眶区眼轮匝肌内侧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眶周的
目的 探讨轴索型腓骨肌萎缩症2L(axonal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type 2L,CMT2L)K141N突变的热休克蛋白B8(heat shock protein B8,HSPB8)对细胞相对活力的影响.方法 应
Leber先天性黑矇(LCA)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具有遗传异质性与表型多样性的特点。近年来的遗传学研究相继发现多个致病基因与LCA发病相关,并对这些致病基因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