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fsu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资源概述
  所谓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本文所谈为广义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按功能,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源;按空间的分布,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课内资源、课外资源和信息技术。主要有三个来源:学生、社会、知识。
  二、语文课程的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念,语文即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只有充分挖掘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因地制宜,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要你擦亮双眼,仔细观察,语文课程资源可谓俯拾皆是。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有激趣、活动、选择、反馈等等。下面从人、事、景(境)、物、情五个不同角度加以阐述。
  (一)人
  1、教师
  教师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正面、侧面还是反面,其为人,其言谈,其举止等都会给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其成长经历、生活琐事、家庭、朋友,无不可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著名教育家于漪、魏书生的语文教育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教师轮流上课,利用资源优势,发挥各自特长,取长补短;同时,还可使学生有新鲜感、新奇感。成都市某小学打破传统的一个教师几年专教一届学生的做法,實行每两年教师年级循环制度。我想,目的之一就是充分挖掘学校自身的教师资源,让学生吸收不同教师的长处,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体味不同教师的人格魅力。当然,打破学校、地区、省市的教师资源流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对师生双方来说,更是双赢。但目前来看,还不很现实。不过,教师自身资源的利用,贵身教而非言教。
  2、学生
  关注人的生活质量,人的生命质量是世界话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既要面向学生现实生活世界,如成长经历、经验、情感、兴趣、差异,自然环境,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童话世界;也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把学生从课堂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拓展课程资源,还要面向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即个人意味着去实现的生活,打开学生视野,穿越时空隧道,把过去、现在、未来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浓缩在一起。我们可以开展许多活动:每堂课拿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课前天天说”。每学期结合实际,确定一两个重点,学生自由选材,任意发挥。如:最新科技、时事动态、我看(谈、说等)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猜谜语、成语故事表演、趣味标点、明星模仿秀等活动,还结合书上的要求,让学生策划联欢会、进行封面设计,交流“长城”的有关资料,这样做到资源共享,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原来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它很容易,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事
  包括古今中外之事,国际国内大事,校内校外之事,师生之事,日常生活小事。世界之窗,成语故事溯源,校园之星介绍,班级一周大事;学生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各种活动、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都是课程资源,都可以进行开发利用。
  (三)景(境)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与课外信息资源沟通,与课外社会现实现象沟通。自然景物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物古迹。 社会环境包括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我们提倡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生活。
  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文明用语、名人名言、师生书画、警示语言等,都可给我们每一个人以教育,启迪、引导、暗示、帮助。
  (四)物
  1、教室和学校
  其结构、布局、陈设,其最初的样子、以前的故事、今后的发展,都值得我们去观察、思考、联想、想象。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教室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应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教室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班级教室,除了学校统一要求布置的外,师生可根据教学内容,活动要求,兴趣爱好灵活布置,不拘一格。座位安排也不必统一的横与竖,可弧形,可扇形,可圆形,可成一堆。
  2、教材
  教科书、自读课本、教学挂图,课外读本、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设计、编排、封面封底、插图、内容无不成为我们的课程资源。
  3、信息技术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必须在短时间里掌握大量的信息,这样你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赢得时间,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学习、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
  4、其他学科
  自然、社会科学、思想品德等学科知识都可作为语文的学习资源进行开发,这些知识的学习,也是为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只有学会了做人,这样拥有了知识才能造福人类,否则,知识越多可能造成的危害更大。
  (五)情
  人间至爱是真情。亲情,友情,爱情;手足情,骨肉情,同学情,同志情,老乡情;相见之情,离别之情;喜悦之情,悲伤之情;悔恨之情,感动之情……情,情满天下;情,情满人间。我们要充分挖掘,充分体味,充分感受,充分描绘这人间真情。
  以上几个方面的课程资源并非截然分开的,许多时候是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在开发和利用时要有机结合。同时,我们要因人因时因地因境恰当选择,灵活运用,不可机械分开,也不可乱用,不可滥用。
其他文献
【摘要】最近几年,国家实行了中西部地区新课程的改革,之前参加教育工作的的那部分老师还没有来得及更新他们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以及自己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力的提高也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所以在学校里学习的同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学生,他们本身的英语基础就差,如果再加上上述方面老师的原因,那么他们的英语成绩就很难有效的提高,在课上老师变成了独角戏者,学生在课堂上也不听老师讲课,造成了学生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是新课标的精髓。以情境方式所展开的探究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与导引。一、阐述了问题情境教学的内涵、意义,二、重点结合教学案例探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三、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及有效性。  【关键词】历史教学 问题情境 创新能力  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川上正教授明确指出:“独创能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所
【摘 要】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实验教学 化学科学素质 主动性和积极性 创新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初中生物的教材、学情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此情境下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转变思想,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的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究了一些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对策,希望能对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对策 优化 初中生物 教学质量  一、认真研读新课标,制定切
【摘要】新闻翻译是把用一种文字写成的新闻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经过再次传播,使译语读者不仅能获得原语新闻记者所报道的信息,而且还能得到与原语新闻读者大致相同的教育或启迪,获得与原语读者大致相同的信息和文字享受。  【关键词】:新闻稿件 翻译 技巧  原文:  More rail stoppages likely in Britain  LONDON-Jan.25(AP)-- Britain’s 2
【摘 要】本文借助不定积分的定义与计算,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出了一些三角及反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关键词】不定积分 三角恒等式 反三角恒等式  不定积分是《高等数学》、《微积分》等课程中微积分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定积分的概念及其计算是教学的重点。教材中介绍了一系列的计算不定积分的方法,如凑微分、换元法、分部积分法等等。学生在实际计算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这有可能会得到不同形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习的多元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课外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语文学科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学生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在阅读中,学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读写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  1、情境激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
【摘要】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小学教育的成败,而且大大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深入研究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思想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改进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将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样与日俱新,以改进求加强,以创新促发展,在继承以往的光荣传统,发扬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的基础上,树立新观念,实现思想认识的创新;形成新机制,实现总体思路的创新;完善新功能,实现形式载体的创新;争取新成效,实现内容要求的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教育 高校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保持其生命
【摘要】怎样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改革高中化学教学,成为化学教师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本文分析了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分析了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策略。为中学化学教学提高作出一些尝试。  【关键词】教育教学 化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  社会信息化对教育提出强烈的变革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视为经验的教学观点进行重新审视,要从传统的课堂传授者的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