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聚焦:教学内容二次开发的有效策略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m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线教学中,语文课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仍是“这篇课文应该教什么”,即一篇课文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什么。不少专家为语文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开出了良方,有的专家认为应从“语体层、语象层、语义层”三个层面进行选择,这样的区分确实给我们新的启示,触发新的思考路径,但一到实际教学中,往往容易将这三个层面分开梳理,因缺乏有效整合而将课堂弄得支离破碎;也有专家提出从理据角度进行选择,认为教学内容要符合“语文特性”“学情特性”“文本特性”。的确如此,但到实践中,往往条条框框太多,不容易把握,反而有可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一篇课文可供学习的内容太多了,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课堂教学十分散乱,也很表面,深入不下去,总觉得教得不贴切。其实原因很简单,抓不住核心内容,没有一个中心,只能泛泛而谈。如何有效整合资源,这就需要一个“聚焦”的视角,准确选择主攻目标,有的放矢,学有所得。这就是本文提出的“目标聚焦”战略。
   语文课文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层级传递的。“课程目标”给了教学权威的依据,先于教学内容而存在,为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提示了切入角度;“阶段目标”为教学提示了“教到什么程度”。可见,“课程目标”“阶段目标”规定了课文教学内容的目标指向。在面对语文课文内容时,应该回到上位概念,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把握对学生的总体期望。
   具体到一篇课文微观层面的确定,需要以一个核心目标为主线,将核心目标与其他目标组成一个目标体系,在实现核心目标的过程中使其他目标也顺利达成,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这就是在“一级目标聚焦”基础上的“二级目标聚焦”。
   “感悟”侧重于人文性,主要指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累”“技能”侧重于工具性,主要指向“知识技能和方法”。这样一联系,我们的思路就会比较清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过程”中:“积累”“技能”为核心内容的课文以挖掘语文的工具价值为切入点实现人文价值,在这过程中使工具价值不断增值;“感悟”为核心内容的文章从人文精神切入,帮助学生实现语文的工具价值,并使其获得人文的启蒙。用这样的思路来看具体的一篇课文,目标定位就会准确,过程思路就会清晰了。
   一、从领悟人文精神切入进行教学,有机地进行语文形式的学习
   主要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披文悟意,入情入境,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与此同时,研究文本的语文形式,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以人教版三下《卖木雕的少年》为例:
   【一级目标聚焦】
   这是一篇情感体验型文章,其核心内容是“感悟”。
   【二级目标聚焦】
   结合单元目标,核心切入点是从“遗憾”——“不遗憾”的体悟中感悟国际友情:“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从而整合课后导学系统的技能、积累、感悟等多项目标。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遗憾:①木雕的精美。(活用词语: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爱不释手)②不能带回。(随机理解“语无伦次”,体会“我”的“遗憾”)以及少年的遗憾:①做不成生意。浅层的理解;②“您是中国人吧?”补充中非友好资料。体会到少年为不能报答这种国际友情而遗憾。然后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写下双方的遗憾,对话交流。
   以核心情感“遗憾”切入,体悟“遗憾”,再移文悟情,写下双方的心理活动,恰到好处地把学生的感悟借用文本的语言形式表达了出来,而在表达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感受了两国间的深情厚谊,从而实现了“意”与“文”兼得。像这样的切入点还可以是核心事件、核心事物等。
   二、以工具价值切入研读文本,相机渗透人文教育
   语文形式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语言学层面,包括词汇、句式句群、修辞等;二是文章学层面,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将语文形式的理解、积累运用与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互涵互动,和谐运行,“意”与“文”兼得,获得共振效应。以人教版三上《香港,璀璨的东方明珠》为例:
   【一级目标聚焦】
   这是一篇语文形式很有特色的课文,其文章结构以及优美的词句都很值得学习运用,显然核心内容为“积累”。
   【二级目标聚焦】
   结合单元目标及课前导学系统定位:通过语言形式的运用感受祖国的这颗“东方之珠”。研读中积累:创设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香港的学习情境,随学情品读第2~5段。随机积累:琳琅满目、物美价廉、应有尽有、大饱口福、举世闻名、五颜六色、奔流不息、光彩夺目等词语。活化运用:读读词语,想想意思,发现了什么?“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写东西多;“大饱口福、五颜六色、奔流不息”也是写多的;“价廉物美、五颜六色、光彩夺目”是写美的;“举世闻名”写很有名。东西这么多,这么美,这么有名的一个地方,你愿意把它介绍给全世界吗?用以上积累的词语,选择其中一方面写一写。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兴味盎然,在入情入境中,四字词语已印入脑海。然后让学生转换文本语言,异构文本,从“多”“美”“有名”的角度用上这些词语介绍香港,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于是静态的积累变成了动态的运用,各种信息在重新整合后生成全新的信息“模块”,化为学生的智慧元素,积淀为生命的养料。
   以技能运用为核心内容的课文也可以通过这条途径,如《文成公主进藏》。编者很清楚地指出复述的技能要求:可以通过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神奇?抓住重点句复述,在此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民间传说得如此神奇”,从而感悟人们对文成公主的爱戴之情。
   我们希望,教材教学内容的开发成为哪怕是普通教师都能自如操作的阳光课程。“目标聚焦”的概念来源于企业管理,整合资源。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两个层级的目标聚焦中,教学内容选择的各种依据清晰地分解在不同层级中,给实践者在二次开发课文教学内容时提供一个较清晰的思路步骤,且每一步都有的放矢,可操作。在目前教材编制本身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一线教师学习一些二次开发教材的基本思路,掌握一些二次开发的方法,能弥补教材的不足。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 325000)
其他文献
“课堂练笔”是体现阅读教学读写结合原则的重要方式,但它要取得实效,教师必须找准切入点,针对不同的切入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文本留白处,挺立人物的形象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留白的地方,这种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在教学时可巧妙利用课文中的这些留白,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以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写道:“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中细胞内DNA的异常增殖是导致乳腺细胞恶
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结构失衡及负效应分析在地方台大办民生新闻节目的同时,另一个问题却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出来,这就是新闻节目的结构失衡。民生新闻符合社会需求,有高收视率,有
节目改版是广播主频道(率)突出重围的有效途径。台州广播新闻综合频道新版节目于2009年12月18日正式推出,总体上运行顺畅,各方反映良好,无论是新闻宣传,还是收听市场、广告创收等方
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范大姐静忙》栏目以“热心大姐”为形象,以“帮忙”为口号,以介入新闻事件,推动事件进程为特色,赢得了一定的口碑。从栏目已经操作过的成功的案例来说,赢得良
由于各类媒体自身的特性和“口红效应”的对其的影响程度大小不同,传媒业的不同分行业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下受影响的程度也大不相同。归纳起来,可以从商品属性、替代效应、收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