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心灵的教育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he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昌,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之一,素有“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美誉。这里因水而发,缘水而兴,每每想起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内心便充满了对南昌湖光景色的遐想。汽车行驶在八一大桥,远远便看到古色古香的滕王阁,浩瀚的赣江上斑驳的沙船幽幽地驶过,绵绵的冬雨给这座城市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这样一个温婉而又刚强的城市孕育了怎样的教育呢?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南昌,与南昌市教育局局长魏国华促膝长谈,“教育不是搞形式,要与实际相结合,空谈误国,更误教育。教育要与实际相结合,要狠抓德育,让教育成为培育灵魂的工程,滋养学生的心灵。”南昌市根据当地文化资源特色的优势,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在学校教育中突出特色德育建设,让“一校一品”创建活动成为实践教育思想大解放的主战场。
  与快乐同行:孕育健康心灵
  “庐山俊美,赣水流淌,井冈山大道上石榴飘香。春华秋实,英姿勃发,滋润万千学子茁壮成长……”
  伴着嘹亮的校歌,记者来到南昌市第十六中学,为什么校歌里会出现石榴这种水果的名字呢?记者不禁心生疑问。原来红石榴寄托了师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情与向往,副校长邓世平认为学校教育最终要培育阳光的学生,“他们有清爽的外表,有灿烂的笑容,有感人的泪水”,正如校歌里的红石榴那样灿烂,那样迷人。
  为了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特色及丰富的资源优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了“七彩德育校本课程”,适时进行德育渗透。“七彩德育校本课程内容”完全立足于学生的喜好,并且处于动态的丰富与完善之中。瑜伽班、魔术班、吉他弹唱班、街舞班、播音主持班、日语班、基础素描班、南昌民俗班、校园植物认知班等课程一直深受学生喜爱。魔术班和吉他班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平平,但在学习魔术手法和吉他弹唱技巧过程中却无半点懈怠之意,在练习过程中,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娴熟的技法,更加学会了与同学老师和谐相处。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他们的学习态度和集体荣誉感有了明显的改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2012年5月,在南昌十六中教育科研展示日活动中,吉他班集体弹唱《大海》《恰似你的温柔》与魔术班走进观众的魔术表演,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和自信。
  是呀,教育要讲究趣味性。多给孩子一些空间,收获的却是一个健康的心灵,教育本应如此。近年来,南昌市广南学校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各种形式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以身边人、身边事告诉大家,礼义廉耻要从自己做起。学校开展了学生书画、手抄报展示活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展示出了学生深厚的艺术底蕴,也让他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了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学校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的班级梳理并整合中学语文、政治、思想品德等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编排成小品在全校进行演出。这些取自学生熟知的课本里的典故,让学生们更有认同感,诙谐幽默的小品对白让学生们捧腹大笑。为了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学校还开展了传统文化大传唱的活动,精心编辑了不同年龄段的童谣,并将其融入小学生穿花绳、跳皮筋、捡石子等日常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与师德同行:凝练感恩心灵
  在南昌市豫章小学,一个新型的育人平台正在班主任中广泛运用,那就是班级博客。博客这个信息时代的产物被用心管理班级的班主任们赋予了许多意义:记录班级故事、向孩子们推荐好书、班级信息展示、学生作品展览……利用班级博客养成学生良好习惯是其功能中的一项。在一年级三班的班级博客中,曾经有这样一张图片:班级卫生角的扫把倒了一地,却无人问津。照片下面注明了一行字:“诶?谁在哭呀?”正是这样一篇简短的博文产生了奇特的效果。家长和孩子们看懂了李老师的用心,第二天扫把便整整齐齐地摆在了墙角。
  该班班主任李莎老师说,让卫生角的扫把摆放得整齐不是没有简单的方法,过去通常会安排一个学生专门负责扫把摆放。可是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对重复的工作容易产生疲劳,时间一长,便生倦怠,不利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于是,李老师想到了博客,她决定用博客来放大客观存在的问题,引起家长和学生的关注。在第二天的博文里,摆放整齐的扫把图片下面配上了一行文字:“扫把帮助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是我们的好朋友,大家可得好好照顾它呀!”从此以后,孩子们劳动完总能端端正正地摆好劳动工具,虽然没有派专人负责摆放劳动工具,但总有学生愿意主动摆好它们。有时孩子们也会忘记,只要李老师说一句:“谁又把我们的扫把朋友弄哭了?”孩子们便会很不好意思地赶紧把扫把扶起来。
  班级博客记录了班级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定格班级成长的精彩瞬间,在师生间、家校间架设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给学生们带来了无尽的激情和欢乐,给老师们带来了感叹和惊喜,而给学校带来的是师生新的精神风貌与健康心灵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尚未萌芽的素质……教育最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南昌市第十三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家长都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并且忙于生计,对小孩的教育根本无暇顾及,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缺少关爱心,这就要求工作在一线的班主任更加注意保护孩子那颗脆弱的心灵。
  采访过程中,记者与学校班主任、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围坐在一起,温馨的氛围中师生朴实的话语散发着令人感动的力量,透露出他们的认真与执著。张怡君老师从事教学工作已经有八个年头了,自从来到学校,她将个人的事情抛在一边,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因为不放心班上的孩子,晚婚假没有休完她就回到学校,承担起了三个班的教学工作。为了不耽误教育教学工作,她把未到上学年龄的孩子送进了幼儿园。八年来,张老师每天中午都坚持给贫困学生义务补课,下午放学经常天黑才到家。她是一位普通的老师,却把自己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了学生。
其他文献
中国德育:安全不保,何谈教育?请您谈谈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杜柯伟:中小学安全工作关系到亿万孩子的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是师生生命的保障。一所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是一所绝对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教师,是一个绝对不称职的教师。  中国德育:在保障中小学生安全方面,教
2014年10月,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为学校德育工作指引了新的方向。但是,如何不走形式,不说套话,不生搬硬套?如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这是基层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2014年12月,山东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现场观摩研讨会在莱州召开。2015年2月,莱州市教育体育局
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杨仙逸小学体育路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走艺术特色教育之路,提出“以艺养德、以艺促智”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艺术教育的潜力,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整体规划 奠定基础  我校整体规划艺术教育工作,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扎实开展。  制度保障。制定《
金秋十月,广东省中山市南头三鑫学校这个美丽的南国校园依然绿树成荫、丹桂飘香。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植物正在这里自由生长之外,“生长德育”的花香也弥散在这所学校的角角落落。所谓生长德育,其最大特点在于,它不灌输,也不强制,而是遵循“学而时习之”的德育理念,即让学生像老师一样参与到全校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一种体验式教育。下面介绍几点学校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的真实状况和效果。  岗
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口号下,德育到底是什么?德育工作到底要怎么做?德育的载体是否就是学校的各种主题活动?除却活动,德育是否还有别的载体?学生独特的人格不能不说是学校文化的缩影,那么这种文化是如何积淀的?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走进了长兴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答案或许并不单一,但从走进该学校的那一刻起,一连串激人奋进、催人泪下、朴实生动的故事,让我体验到了德育的可贵以及这所学校的用心育人。    镜头
记得,在大学学习期间,我国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老校长刘佛年教授曾为我们班同学所办的学术壁报题名为“学步”。现在回顾,我的学术人生正是从丽娃河畔起步,由一个怀着美好憧憬的大学生成了一位致力于外国教育研究的学者。2015年12月,我的《在世界范围内寻觅现代教育智慧》一书还被列入了“中国当代教育学家文库”,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  华东师范大学校园非常美丽,被公认为上海最漂亮的大学校园之一。其
如论中国近现代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当陶行知先生莫属。他不仅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而且是中西交流的文化使者,堪称20世纪中国综合性的文化巨人。  教育经历上,从旸村蒙童馆启蒙、崇一学堂求学以及金陵大学深造到赴美先后在伊利诺伊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20世纪中西文化交融与冲突的独特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奠定了陶行知教育观的基础。教育实践上,自南京高师从教到主持中华教育改进社及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发起乡
今年英国首次实行小学毕业考试改革,新试题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数学水平要求更高。英国教育部公布的考试结果显示,达标学生仅半数,遭社会广泛批评。但据一位教育部人士称,过去政府乐于通过降低考试标准,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其实是把短期政治利益置于孩子未来之上的错误行为。今年的考试是基于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课程设置和评分标准,二者没有可比性。尽管达标人数不多,但其实学生与之前相比已经有很大进步,会继续推行这种更
嘉善名字的由来,最早可考于《论语》“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如今,“地嘉人善”已经成了嘉善的代名词。2012年,嘉善县提出了“推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民生幸福,全力培育以‘善文化’为核心的县域人文品牌”,嘉善县教育局在生态德育的基础上,将德育与“善文化”紧密结合,以“善”育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善的教育”德育品牌。
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充分准备。然而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前的精英教育中,是否具备生产劳动能力并没有进入教育的视域,并且这种精英教育观念至今仍对教育理想与实践发挥着或明或暗的重大影响,是职业启蒙教育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重要根源。事实上,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对学生健康整全的发展都具有巨大价值,主要体现如下:  职业启蒙教育是养成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必由路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