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的信息与受制约的政府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utjwzx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20年改革的突出成绩给现代经济学提出了难题。因为现代经济学对经济增长有一个基本共识,即经济要长期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一套很好的制度。而制度最重要的功能,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所说,是怎么防止对个人的侵权倾向。实际上,最主要的、最可能对个人侵权的是政府。因为政府在任何社会里都是最强大的,它有军队、法庭和警察。经济制度最大作用是防止经济中最有可能侵害个人投资者的政府行为。
  ----在所有的发达国家,防止政府侵权的基本制度有三条:(1)法制。政府也得受法律的约束,百姓可以告政府;(2)分权。在中央一级,是各部门之间分权;跨地区,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权,互相牵制;(3)民众参与公共决策。过去20年,中国在以上三方面的改革应该说相当有限。
  ----一方面,中国有非常令人骄傲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其他国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一套政治经济体制并没有建立起来。这是一个谜,一个中国经济研究的基本性问题、一个所有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都绕不开的问题。
  ----关于这一基本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一种是以杨小凯、萨克斯(Jeffery Sachs)、胡永泰(Wing Thye Woo)等为代表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虽然成功发展了20年,但因为缺乏规范的制度保证,政府行为得不到约束,未来的增长无法持续。以崔之元为代表的另一派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中国之谜很好解释:就是因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新的、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也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是一种制度创新。第一种观点可以说在西方是主流派,其政策含义当然就是要全速、全盘推进政治经济改革。这一政策表现在东欧及前苏联,为大爆炸加休克疗法。这就是所谓的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
  ----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是很全面。第一种观点实际上没有正视中国的现实。就算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不得而知,但这么大的国家,20年的高速发展,其经验也值得总结推广。反过来,另一方的观点忽视了一个基本的观察,即中国的经济制度正处于变迁过程中,并不能说它已经很稳定,不能说制度已经很完善,或认为它已经到达一种稳态。而且,他们还忽略了在当前的中国经济中,仍然存在很多政府侵权的倾向。他们没有解释经济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事实上,解释中国的增长之谜实际上是要回答两个分问题:一是中国改革过程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起到了约束政府行为的作用?二是政府有什么动力来推进这种制度安排,并从中得到了什么好处?
  ----关于这一基本问题,我与白重恩(香港大学)、钱颖一(美国马里兰大学)及王一江(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持与以上两种观点不同的第三种观点。我们暂且将之称为过渡体制(transitional institionalism)论。
  ----我们认为,中国在20年的改革进程中,实际上创立了一套过渡性的制度安排。这种过渡性安排能够在短期内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它又不是最完善的。这种制度安排起到了约束政府的作用。
  ----具体说,这种制度安排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分权。也就是说,在改革中,政府对实际经济活动的观察能力、所掌握的信息量比改革前大大降低。或者说,经济的透明度降低了。一方面政府想收税,另一方面又收不上来,因为手被绑住了,眼被蒙住了。这起到了约束政府行为的作用。信息分权解决了政治学上的政府承诺的问题(The Commitment Problem)。因为信息分权与其他分权不同,一旦实施,很难回头,很难将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信息再找回来。
  ----更具体地讲,这一过渡性制度安排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匿名金融交易(anonymous banking);其二是温和的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
  ----所谓匿名金融交易,包括三种制度安排。第一是允许大量的现金交易;第二个是匿名存款。当然,从50年代起,人民银行就有替客户保密的规定,但当时是对个人的,单位绝对不能有匿名存款,改革中这种限制事实上已经放宽了;第三个制度安排是事实上国家在很大程度上默认了各单位以匿名的方式设立各种“小金库”,其中大部分是单位以个人名义开立的账户。
  ----为什么匿名金融交易和温和的金融压制能够成为有效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先从匿名金融交易谈起。因为企业和个人现在更多地是用现金交易,政府很难直接观察到企业和私人的经济活动;其次,政府也面临维持社会稳定的约束,没有准确信息情况下的盲目摊派会使社会不稳定。信息分权起到了约束政府行为的作用,导致了政府的税收不可能太高。
  ----关于温和的金融压制,是假定不允许资本跨境流动,政府知道,私人只能把钱存入银行,而银行是国有的,一旦资本进入国有银行,而政府规定的国有银行的利息率又很低,远远低于开放金融市场后的市场利息率。国家从很低的利率中可以得到几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利率低使银行的利润增加,从而政府可以从银行获得更多税收,这是一种间接的收税方式;第二,国家短期内可以借个人的钱,用于补助国有企业;第三,由于利息率很低,国家发行的债券利率稍高于这个利率就可以出售,因此利率低使发行国债、筹措资金的成本下降。因为政府从上述安排中可以获得很多好处,所以形成了改革中过渡性政治经济制度安排。
  ----传统的文献对任何金融压抑都持批评态度,认为它压制金融部门的发展,使得金融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从而阻碍经济发展。和最佳的经济制度相比,金融压抑当然不好。我们的分析只是试图指出,影响经济发展的更大的和更重要的问题是政府的行为得不到约束。温和的金融压抑,虽然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可以帮助改善政府行为,这已经是一个大大的进步。所以,它是一个过渡性、并非最优的制度安排。
  ----基于这些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推断。第一,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匿名金融交易和温和的金融压制,国家的税收占GDP的比重会不断下降。第二,尽管国家税收的比重在下降,但税收的绝对额在上升。因为通过上述措施,国家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绑住了自己的手,使自己减少对经济干预的承诺变得可信,个人及企业的积极性于是上升,经济规模扩大,税基也扩大了。第三,虽然政府从看不见的那部分所收取的税收下降了,但国家从金融系统收到很多准财政收入(Quasi-fiscal Revenue),如对银行利润征税、发低息国债等。
  ----对于刚刚实行的存款实名制,我们感觉,本应该是慎而又慎。原因正如以上所分析的,在目前民主和法制还不健全、政府行为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行为很不规范,乱收费、乱集资现象很普遍的情况下,实行了实名制以后,难保一些不轨官僚,趁机没收或“借用”个人存款,从而伤害民间的积极性。所以,这一改革原意虽然是让贪污腐化更困难一点,但可能会产生更大的腐败。更进一步讲,出于害怕这种情况发生,百姓储蓄的积极性难免会下降,这就使得不良贷款问题深重的国有银行日子更不好过。
  ----现在,既然这一改革已经出台,我觉得应该下大力气抓配套的措施,防止上述问题发生或扩大。比如,立法规定,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情况下才有权力查银行账户,乱查账、泄密会受到什么样的严重处罚,等等。
  
其他文献
目的分离乳腺癌细胞MDA-MB-435s中的侧群细胞(sidepopulation cells,SP),并比较侧群细胞和非侧群细胞(non-side population cells,NSP)的基本生物学特点.方法经Hoechst33342染色
帽插花翎,最初只是爱新觉罗氏“过家家”的把戏。据《清史稿·舆服志》记载,贝子可戴三眼孔雀翎,镇国公、辅国公可戴双眼花翎。此外,固伦额驸即皇后的女婿可戴三眼花翎,和硕额驸即嫔妃的女婿可戴双眼花翎。清朝宗室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不同等级,贝子多为皇上的子孙辈。也就是说,只要有个好爸爸好爷爷,或是巴结上个好丈母娘,花翎便可跃上帽端,很省事儿。此外,五品以上的内大臣
目的针对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应用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抑制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内源性Survivin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凋亡.方法构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