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药物经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des173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辽宁省沈阳七三九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或胆囊炎需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麻醉医师经验麻醉维持行静吸复合方式,观察组在BIS监护下采用TCI-III型靶控输注泵进行丙泊酚闭环输注环路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返回病房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生命体征、围术期呛咳反射发生情况及呛咳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返回病房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5),拔除气管导管时心率、呼吸均慢于对照组(均P<0.05),拔管后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呛咳反射发生率、呛咳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对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行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能有效促进患者麻醉恢复,维持其生命体征平稳,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确诊的6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未接受抗肿瘤治疗,依据是否合并Hp感染将研究组患者分为Hp阳性组(53例)和Hp阴性组(9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正常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IL-6和IL-8水平
目的探讨运用磁共振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和不对称回波迭代分解水和脂肪的脂肪成像(IDEAL-IQ)新技术定量评估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的价值。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25例)和对照组(11例),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行肝脏磁共振IDEAL-IQ检查,测量肝脏脂肪分量值(F值),同时采血检测其肝功能、血脂等临床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所有患者肝脏F值与血清学指标
期刊
目的研究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及其在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原发性肝癌患者75例,所有患者行TACE。监测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肝功能、血常规、甲胎蛋白(AFP)、TSGF水平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⑴术后1周ALT、AST水平明显高于术前,而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