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平县大坝镇是一个贫困镇,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办学条件不够完善,教学设施设备亦不完备,师资力量薄弱,专任教师力量不足。近年来,我镇为促进教育发展,大胆改革,主动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切实履行职责,规划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创建教育强镇
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办好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是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民心工程。为此,我镇高度重视,把教育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提出“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指导思想,切实做到优先解决有关教育的问题,优先制定教育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拨款,优先保证教育的资源配置,优先考虑改善教师待遇。
加强领导,组织到位。我镇把“创强”工作作为今年镇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来抓,成立了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政府内设立了办公室,在镇领导的带领下,通过细化分解,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具体负责人,加强督查落实等各种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加快资源整合。针对我镇学校布局不尽合理,不利于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实际,2012年,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大坝镇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积极稳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首先,通过召开家长会、村干部以及村民小组长会议;派发宣传单等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布局调整的意义、步骤;其次,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组织镇村干部、教师深入到各村耐心细致做好家长思想工作,争取广大家长理解、支持,同时积极协助解决贫困学生交通、生活等问题。经过镇党委、政府、中小学校以及各村的不懈努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圆满完成。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育办学条件
落实经费,投入到位。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重教为先、兴教为责”理念,在镇级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全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我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基础上,镇财政努力增加教育经费,逐年加大教育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我镇的办学条件。镇政府建立健全捐资助学管理制度,积极筹集资金,近一年共筹措资金600多万元,用于学校建设,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
完善教育办学条件。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学校建设投入,在上级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2010至2012年,共投入1900多万元,为大坝中学新建了一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和一个标准运动场,配备完善了电脑、电教平台、电子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各功能室得到全面完善,有效地改善了大坝中学的办学条件,为我镇学子提供了更多的优质学位。近三年共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为中心小学新建了一栋综合楼、学生生活用楼,为调整学校布局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近年来,我镇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加强了教学点的改造。目前,我镇中小学校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达到了建设部和教育部的规定标准。
三、壮大师资力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一是提升校长的管理水平。通过组织校长参加各类培训班,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治校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校长管理制度。完善校长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度,对校长进行任期目标考核,并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校长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建设。三是强化校长的表率作用。各校校长严格自律,廉洁奉公,求真务实,以高尚的师表凝聚人心,激励师生斗志,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四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我们认真执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按条件、按职数配齐了领导班子。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实施“师德建设”工程。把教育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把师德建设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一系列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教师安教、乐教蔚然成风。二是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坚持开展“实施名师工程,打造学科品牌”的活动,一方面引导教师广泛深入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通过研讨课、示范课、优质课,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推进教师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青年教师培训班、青年教师与名师结对子等各种活动,加强对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选拔,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 龙建刚
一、切实履行职责,规划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创建教育强镇
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办好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是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民心工程。为此,我镇高度重视,把教育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提出“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指导思想,切实做到优先解决有关教育的问题,优先制定教育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拨款,优先保证教育的资源配置,优先考虑改善教师待遇。
加强领导,组织到位。我镇把“创强”工作作为今年镇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来抓,成立了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政府内设立了办公室,在镇领导的带领下,通过细化分解,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具体负责人,加强督查落实等各种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加快资源整合。针对我镇学校布局不尽合理,不利于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实际,2012年,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大坝镇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积极稳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首先,通过召开家长会、村干部以及村民小组长会议;派发宣传单等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布局调整的意义、步骤;其次,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组织镇村干部、教师深入到各村耐心细致做好家长思想工作,争取广大家长理解、支持,同时积极协助解决贫困学生交通、生活等问题。经过镇党委、政府、中小学校以及各村的不懈努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圆满完成。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育办学条件
落实经费,投入到位。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重教为先、兴教为责”理念,在镇级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全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我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基础上,镇财政努力增加教育经费,逐年加大教育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我镇的办学条件。镇政府建立健全捐资助学管理制度,积极筹集资金,近一年共筹措资金600多万元,用于学校建设,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
完善教育办学条件。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学校建设投入,在上级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2010至2012年,共投入1900多万元,为大坝中学新建了一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和一个标准运动场,配备完善了电脑、电教平台、电子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各功能室得到全面完善,有效地改善了大坝中学的办学条件,为我镇学子提供了更多的优质学位。近三年共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为中心小学新建了一栋综合楼、学生生活用楼,为调整学校布局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近年来,我镇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加强了教学点的改造。目前,我镇中小学校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达到了建设部和教育部的规定标准。
三、壮大师资力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一是提升校长的管理水平。通过组织校长参加各类培训班,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治校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校长管理制度。完善校长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度,对校长进行任期目标考核,并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校长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建设。三是强化校长的表率作用。各校校长严格自律,廉洁奉公,求真务实,以高尚的师表凝聚人心,激励师生斗志,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四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我们认真执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按条件、按职数配齐了领导班子。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实施“师德建设”工程。把教育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把师德建设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一系列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教师安教、乐教蔚然成风。二是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坚持开展“实施名师工程,打造学科品牌”的活动,一方面引导教师广泛深入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通过研讨课、示范课、优质课,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推进教师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青年教师培训班、青年教师与名师结对子等各种活动,加强对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选拔,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