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批评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in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當小学班主任已经8年多了,随着不断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我越来越认识到尊重和保护孩子自尊心的重要性。毕竟爱面子的心理是人所共有的,谁都不愿在人前受指责。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应讲究方式方法和语言艺术。
  一、理解批评的含义
  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来说,批评是对少年儿童的一种挫折教育,是他们成长不可缺少的良药。教师对学生批评的目的是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教师要以满腔的爱对待犯错的学生,既做慈母,又做严父,而且要比慈母爱得深远,比严父严得科学。千万不能感情用事,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学生,更不能以权压人,强词夺理,讽刺、挖苦、变相体罚学生。
  二、批评前的准备
  全面了解犯错的学生,批评必须实事求是、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和片面之词轻下结论。记得小时候,我在一次上学路上把鞋子跑坏了,结果迟到了,被正在上课的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地赶出了教室,我一气之下背着书包回家打算辍学,要不是校长及时到我家做我和父母的思想工作,我很可能就成为文盲了。
  三、批评的方式
  把握好时机,选择好场合,批评就能奏效吗?不一定,还要选好批评的方式。方式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自我批评。积极而恰当地引导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矫正不当行为的有效方法。有一段时间,我班出现了课桌上乱刻乱画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桌子和凳子的对话》,有个学生写道:“老师把题目写上黑板,同学们静静地思考着,我仿佛听到有呜呜的哭声,桌子边哭边说,凳子弟弟,你看主人用小刀在我的脸上刻来刻去,我好疼呀。凳子叹了口气说,桌子哥哥,你算不错了,主人不仅把我摇来晃去,还一直踢我,我都快散架了。听到这里,我羞愧地低下头。”此后,班里乱刻乱画的现象就无影无踪了。
  个别批评。单独谈话是教师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易于接受。特别是对自尊心强、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应采用这种方法。
  明话暗说。有时候批评不宜“打开天窗说亮话”,可以用暗示的方式来解决。有几回,我讲课时发现一个学生总在看小说,我想了想,没吭声。做课后题时,我就让他用“聚精会神”来造个句子,他很不好意思。这种批评方式效果较好,又不会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
  商量式批评。这种批评是带有讨论性质的、用温和的口气进行的批评,适用于脾气暴躁、对抗性强的学生。此方法可以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消除对抗心理,虚心地改正。
  诙谐式批评。指教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巧妙指出学生的错误,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改正。这种批评方式不但不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会使其在愉快中自责,心情舒畅地接受意见。但对于严重的错误不宜用这种方法。
  四、批评的艺术
  选择了恰当的批评方式并不意味着批评会取得预期效果。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关键还在于批评进行得是否顺利有效。所以,教师必须重视批评的艺术。
  首先,在批评前,教师可以找到犯错学生的优点先进行鼓励,营造良好的氛围,再通过沟通指出其问题。这样,学生往往易于接受批评。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关爱学生的目的出发,对学生亲切、温和,用平等商讨的态度消除对抗,正确引导、鼓励学生,提出希望。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教师要注意语言分寸,留有余地,懂得换位思考,切忌讽刺挖苦,下定论。
  其次,教师要准确掌握犯错学生的性格和错误的性质,恰当地把握批评的态度。在批评的过程中,要适时适度,注意学生的态度和心理变化,要以变应变,灵活准确地把握批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最后,教师要掌握语言艺术。同样的批评,语言的风格不同,收到的效果会有很大不同。教师在批评中恰如其分地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能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心理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批评有法,但无定法,原则是要适时、适度、适情。教师在批评学生前,一定要冷静,压住自己的火气,选择恰当的方式和场合。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只有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责 编 莫 荻)
其他文献
对我国近年361批次、28个进口国(地区)的进口铜精矿中汞、镉、砷、铅、氟等5个有害元素含量进行了总体统计分析,使用Q-Q图进行数据正态性验证,采用自举法对原始数据样本值重复取
荔枝将新鲜荔枝用报纸包好,放进塑料袋,再放进冰箱冷藏。冷藏过程中,报纸可能会湿,不用更换新报纸,这样荔枝可保存4~5天,且颜色依然鲜嫩,肉质爽口。草莓将草莓整齐装入罐中,用塑料薄膜
长期以来,我们对普通高中教育都存在着“升学”和“就業”双重任务的认识,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现行的高中教育几乎都将办学目标直接指向升学,办学变成了一种工具,忽略了学生健全人格和身心等各方面的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中教育应当面向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如何让高中教育为国家建设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打好基础,怎样做才具体可行呢?我校联系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以及我国目前的教
小学课堂教学该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在具体实践中,我设计了“六环节教学法”,即把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六个环节既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课堂活动情况等灵活运用。  一、设疑诱思——产生创新思维的起点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起点。巧妙设疑,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动机,调动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