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说课后探讨之模式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min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9月,我市选派我们几名体育教师(高中、初中、小学各一名)到大连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会,要求我们会后把观摩展示会期间的所见所闻及新的教学理念、课改精神向市里体育教师代表作汇报。
  2009年3月13日,初中的何淑琳老师与高中的我在芜湖市三中上汇报课,但因那天下雨,只得改为室内说课。我的汇报课题目为《蹲踞式跳远——上肢力量练习》,由于是第一次课,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的衔接、腾空步的技术,把运动技术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何淑琳老师的汇报课题目为《健身操——跳短绳》,目的让初中学生通过学习健身操,初步掌握动作技术,了解编操的一般方法及原则,做到学以致用,达到健身的效果。说课结束后,有教师提议:现场的体育教师代表根据我们的说课提出一些问题,像论文答辩一样,让我们现场作答。原本相对安静的会场一下就热烈起来,提问随即开始。现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与大家共享。
  问题一:强老师,请问你的主教材为蹲踞式跳远,在高一选这样的教材合适吗?
  强:我想从这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一、蹲踞式跳远这一内容既可在初中学习,又可在高中学习,这两个阶段对学习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的要求是不同的,高一学生学习蹲踞式跳远不仅要掌握技术动作,而且要掌握技术原理,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让他们掌握练习的方法,今后学以致用。二、本节课的重点为助跑与起跳的衔接、难点为腾空步,这不仅是蹲踞式跳远的基础,也是难度较大的教材挺身式跳远及走步式跳远的基础,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能够顺利地过渡到下一步的挺身式跳远及走步式跳远的学习。
  问题二:强老师,你确定蹲踞式跳远为主教材,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强:我是遵循“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先确定本节课的目标为“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素质,增强学生弹跳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通过主教材蹲踞式跳远及辅助教材俯卧撑来共同实现课的目标。
  问题三:何老师,你的教学设计课的教学内容为自编健身操五节,教学目标是什么?你如何保证本节课的运动负荷?
  何:本节课的自编健身操五节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的,难度适宜,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自编健身操,初步掌握动作技术,了解编操的一般方法及原则,做到学以致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运动负荷可通过跳短绳分组竞赛来调节,力争做到运动负荷符合初中生的水平。
  问题四:何老师,你的自编健身操共几节?这是第几次课?为何你的教学设计上没有说明?
  何:这实际上是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问题,我的自编健身操共20节,这是第一次课,因时间关系在教学设计中没有说明,我准备用四节课教完,第五节课进行完整练习,第六节课用来考核及具体指导学生编操。
  答辩结束后市体育教研员作了点评:何、强两位教师运用ppt课件演示,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素材,采用了切合本校实际的教学内容及选择了实效性较强的教法学法等,展示了他们扎实的业务功底、勤奋钻研的工作态度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何淑琳老师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的健身操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以她亲和力对初中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较好。强昌义老师对高中学生进行蹲踞式跳远教学时,不仅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而且强调他们要掌握技术原理,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让他们知其所以然,以他理性的态度对高中学生实施教学效果不错。
  这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了,留给我的思索却很多。通过对说课教师的提问,让说课教师现场作答,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可以探明说课教师的心路历程,弄清说课教师对课的总体把握
  能够了解说课教师如何定位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适宜的组织措施等等,以便对说课教师作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二、能够为提问者与说课教师之间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
  通过交流,提问者对教学设计的一些想法及疑问可以现场同说课教师一起进行探究,使提问者与说课教师能够明确教学设计优缺点之所在,可以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以实现双赢,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能够让说课教师对体育课堂进行充分地预设,精心地准备好教学设计及可能要被问的答题
  说课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过学生这一关,而且要经得起提问教师的考验,这样出炉的教学设计一定能够为课的精彩生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有限体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最大化和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的最大增值,一定能够打造出一节优质高效的好课。
  这一举措,为今后雨天在室内说课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今后在室外上课后进行的说课(包括示范课、展示课、优质课甚至招聘教师时的考评课)提供了范例,通过问与被问,心与心的交流,更好地把握住课的流程,使客观、公正地评课得以落实。
其他文献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在2006年被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后,学校认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明天,奥运会是年轻人的盛会,向
一、体育课程教学中运动技术教学特点    體育课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个特点首先决定了他们是有情感与意识的人类,而不是动物,在运动技术教学中应体现“人的特性”、“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次,学生不是运动员,这一特点又决定了体育课程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本质差异,不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他们都是业余选手、非正规地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体,他们的身体基础条件较差、运动兴趣处于培养阶段。具
2000年中国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又先后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并在部分地区学校试行;2002年9月,试行范围进一步
为了康复养体、修身健心,我于2007年夏秋时节到美国探亲达半年之久,除在住地西雅图市外,还去了美国东部、南部几个城市,访问和观摩了一些学校,与当地学校校长、老师和学生作了随意
随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全面展开,《课程标准》对教学的内容选择做了灵活的处理,除原则与范围外,具体教学内容无硬性规定。这样一来,学校在模块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自由度、灵活性更大。由此,如何切入教学,即模块教学实施前期准备工作,成了顺利开展高中新课程实验體育与健康模块的关键。  基层学校、体育教学部门等对模块的组合、设计虽有了一定认知,但对学校如何进行模块教学实施前期准备工作缺乏有说
校园体育文化节,内容丰富多彩,倡导师生全员参与,近几年在全国各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深受师生的欢迎。但不少学校的体育文化节充其量是趣味运动会,娱乐有余,运动不足,还有些学校的体育节是在一周或几个周的时间内把整个学期的田径运动会、篮球赛、拔河赛、长跑比赛、排球比赛等集中起来举行,造成学期的其他时间没有群体活动,使校园文化生活变得单调了。我们创办的体育文化节是建立在传统的田径运动会的基础上的,使师生
期刊
案例背景    活动球篮是篮球运动在小学体育课中的教材化处理,教学中感觉这个教材教育性、健身性、趣味性较强,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体育教师不再仅仅一是教书匠,不再仅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更应成为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直接研究者。在本学期校教学研究周中,我先后两次上活动球篮课,通过反思与改进的行动研究,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案例描述    第一次课:是本学期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