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持续临床质量改进制度为标准开展疝病诊断与治疗工作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O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疝和腹壁外科专业仍在"绩优模式"下运行,这可以维持当前疝病治疗的质量,但也限制了疝病诊断与治疗的个体化原则和创新性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疝和腹壁外科领域,运用疝病治疗解决方案,就需要制订一种可发展和调整的组织架构和诊断与治疗方案。其核心是要求疝病方案能在"持续临床质量改进制度"(CCQI)基础上完成。疝病诊断与治疗CCQI制度的重点就是建立一支专门的疝病医疗团队,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决策中,制订一套可以体现卫生保健系统价值的成本方案,并将该制度扩展到社区健康保健计划中。以上的各项举措将有利于持续临床质量的改进,以此标准建立工作制度,将对开展疝病诊断与治疗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低的医疗费用。

其他文献
非编码RNA(ncRNA)为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的基因组转录产物,在基因转录、转录后及翻译水平发挥调控作用,与肿瘤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ncRNA以微泡、外泌体或蛋白质复合物形式进入循环系统,形成循环ncRNA,稳定而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等体液中。某些循环ncRNA在肿瘤中存在差异性表达,提示其具备作为肿瘤液体活检标志物的潜在价值。本文对循环ncRNA中的微小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
期刊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水平监控的重要指标。目前有超过300种方法用于HbA1c的检测,本文主要简述了基于生物传感器的HbA1c检测技术及目前市场上常见HbA1cPOCT检测设备使用情况。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联合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弋矶山医院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取临床诊断并经血管造影证实为AS的患者125例,同期选择5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血清标本,统一检测LP-PLA2、s
期刊
血清肿瘤标志物种类繁多,结构和功能各异。实现血清肿瘤标志物测量的标准化与一致化有助于临床诊疗。很多学者致力于肿瘤标志物标准化研究,但目前仅有少数项目能够实现标准化,大多数肿瘤标志物为蛋白类生物大分子,由于测量的复杂性,在实现标准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第5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做了较大修订,《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18.V1)》也就相关内容进行修订。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淋巴结清扫范围,由手术医师在离体标本按照淋巴结分组进行淋巴结分拣,病理报告中按照不同分组分别报告检出淋巴结数目及转移数目,是保障胃癌根治手术质量的关键。标准胃癌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是影响术后病理学分期准确性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