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伸缩缝是房屋、公路、桥梁等工程中极为常见的构造形式,可以将构件沿一定方向分开,从而防止其在热胀冷缩原理下,产生拉伸或相对应力,导致裂缝病害,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实际工程中,由于设计、制造、施工、后期养护等方面的原因,公路桥梁工程会出现各类伸缩缝病害,严重影响着公路桥梁的安全性及行车舒适性。分析了公路桥梁伸缩缝的施工方案,对伸缩缝施工技术施工前的准备以及具体的施工要点展开研究,重点对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加以检验,以期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伸缩缝;施工技术
引言
伸缩缝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伸缩缝质量与施工体系之间的关系,为提升公路桥梁整体质量,保障路面达到建设要求,提高驾驶者行车的安全性,需要在施工前对工程所处地带的环境进行细致勘察,确定影响施工的各方面因素,在此前提下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并按质量控制机制完成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以此提升公路桥梁施工质量。
1公路桥梁伸缩缝基本定义
为满足温差、风力、车载等条件引起的桥梁纵向水平变形等需要,以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桥梁结构设计中,通常在桥墩与桥台处设置伸缩缝。 一般认为,理想的伸缩缝除了需要满足桥梁上部结构伸缩变形的要求与本身的强度要求外,应与桥面铺装部分牢固连结;车辆通过时应平顺、无突跳且噪声小。 除此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和排水性,并便于安装、检查、养护和清除沟槽的污物。在桥梁工程应用中,伸缩装置因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反复冲击作用,而且长期暴露在大气中,使用环境比较恶劣,同时又要适应桥梁各种复杂的变位运动,是桥梁结构易遭到破坏,而有难以修补的部位之一,是交通建设管理方面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发展,由于在桥梁伸缩缝工程的建设中未重视耐久性、在桥梁运营时缺少定期和合理的养护,加上超载、超限车辆现象严重,加速了桥梁结构使用寿命的衰减。 随着大量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不断投入运营,公路桥梁伸缩缝在建设运营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些病害,桥梁伸缩缝病害还具有普遍性,已影响到桥梁的运营安全性和耐久性。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公路桥梁伸缩缝,通过文献调研与实地考察的方式,总结出目前国内伸缩缝存在的主要病害问题及其成因,对伸缩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提出一定意见与建议,并对伸缩缝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2伸缩缝技术的作用
(1)伸缩缝施工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桥梁施工质量,避免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候、环境、维修等因素,出现位移、裂纹等问题,伸缩缝施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桥梁的恢复,保证公路质量及交通安全。(2) 公路桥梁由于长期承受车辆的压力和冲击,极易受到破坏,伸缩缝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公路桥梁受车辆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桥梁使用寿命。(3) 伸缩缝施工技术可以增加桥梁的伸缩性,保证桥梁的稳定,使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公路桥梁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伸缩缝施工技术
3.1切缝
(1) 本工程切缝之前对摊铺的平整度进行检测,确定切缝宽度,针对需加宽切缝的部位,根据检测的结果确定加宽宽度并进行切缝施工,无需加宽的部位直接开始切缝施工,本工程切缝宽度控制在110~220mm。(2) 本工程切缝施工应根据施工图,先精放样,再使用切缝机完成切缝,切缝外的部位用胶带或塑料布进行覆盖,防止切缝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对其他部位造成污染。(3) 在切割过程中,切割表面应平整、直立、无缺口,切缝后用吹风机及时进行吹缝,对吹风机无法处理的部位用清水洗净切缝。
3.2开槽
(1)完成施工材料质量的检查工作,防止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施工效果不达标。(2) 开槽施工过程中关注钢筋预埋工作,为避免出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执行相关任务。在钢筋预埋期间一旦发现存在不合规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調整,对无法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联系现场管理人员,快速处理相关问题,顺利完成钢筋预埋施工,可以有效地规避开槽施工出现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此外,需要在施工阶段布置路障,在施工前根据路面的情况调整施工形式,做好外界因素防控工作,并按照技术流程完成各工序作业任务。
3.3 安装伸缩缝
(1) 按照图纸要求核查每道工序作业的规范要求,并按照文件指示对施工作业进行质量核查,一旦发现存在缝隙过大的情况后必须及时进行整改,否则将会由于路面混凝土施工存在缝隙过大的问题,影响后期工程的顺利实施。(2) 施工人员在此环节中需要明确施工检查形式,掌握各环节的施工要点,确定涉及伸缩缝安装的工作内容,按照施工要求检查伸缩缝尺寸。(3) 施工人员还需要完成不同阶段的标记工作,确定伸缩缝安装位置,同时对多种运输方式及安全性进行科学预判。为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应完成桥梁路面平整度的调节工作,以此提升伸缩缝安装作业质量。
3.4焊接伸缩缝
焊接工作对施工细节的要求较高,在此过程中应控制焊接缝的长度,防止焊接偏差等情况出现。考虑外界环境因素对焊接工作形成的影响,需要在施工中进行环境温度监测,并采用合理的方式将温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焊接工作结束后,切除施工临时固定使用的定位角钢,以便抑制伸缩缝的自由收缩性能,降低伸缩缝自身性能对道路跨线桥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
3.5混凝土浇筑
(1)伸缩装置焊接完成后开始浇筑伸缩缝,浇筑时保证模板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此外,在浇筑时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抗裂剂和抗冻剂,以改善本工程混凝土的性能,确保其使用寿命。(2) 为确保本工程伸缩缝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浇筑伸缩缝混凝土时采用振捣方式,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均匀,防止混凝土起泡。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定期检查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6日常检查及维护
混凝土初凝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浇筑环节就要选好温度环境,确保施工完成后的几天内温度、湿度在适宜范围之内。大部分混凝土初凝之后,要立刻进行覆盖处理,土工布就是较为常见的覆盖材料,同时注意观测当地气温变化情况和趋势,以此为依据进行浇水养护调整,如果初凝后为连续晴天,则可以每 2h 浇一次水,晚上适当减少频率,以 4h 一次为宜 ;若遇上特殊干燥、炎热的天气,则要适当增加浇水频率,以保持土工布湿润为标准。每次浇水都要严格控制水量,若水体流过构造缝,则可能导致水体下渗,要及时采取清理和保护措施。在经过系统的初次养护后,还需采用回弹法等技术进行强度检测,确认强度达到 80% 的标准后,才能开放路段,允许车辆通行。如果受现实条件制约,必须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操作,则要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冻害造成的强度下降问题。日常养护时,要注意检查装置有无堵塞、失效情况,构件连接部位是否松动、锈蚀,伸缩量是否在标准范围内等,一旦发现啃边、噪声等异常,则要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防止病害的蔓延。
结束语
伸缩缝施工技术是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施工环节,对桥梁整体质量影响很大,所以加强其施工工艺控制至关重要,在今后的公路桥梁伸缩缝施工中,要注重施工操作和施工人员的管理,以便有效地保证公路行车安全,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常林源.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伸缩缝施工技术剖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5):132-134.
[2]冀阳雪,徐锐.公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质量技术控制策略[J].门窗,2019(22):199.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伸缩缝;施工技术
引言
伸缩缝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伸缩缝质量与施工体系之间的关系,为提升公路桥梁整体质量,保障路面达到建设要求,提高驾驶者行车的安全性,需要在施工前对工程所处地带的环境进行细致勘察,确定影响施工的各方面因素,在此前提下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并按质量控制机制完成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以此提升公路桥梁施工质量。
1公路桥梁伸缩缝基本定义
为满足温差、风力、车载等条件引起的桥梁纵向水平变形等需要,以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桥梁结构设计中,通常在桥墩与桥台处设置伸缩缝。 一般认为,理想的伸缩缝除了需要满足桥梁上部结构伸缩变形的要求与本身的强度要求外,应与桥面铺装部分牢固连结;车辆通过时应平顺、无突跳且噪声小。 除此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和排水性,并便于安装、检查、养护和清除沟槽的污物。在桥梁工程应用中,伸缩装置因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反复冲击作用,而且长期暴露在大气中,使用环境比较恶劣,同时又要适应桥梁各种复杂的变位运动,是桥梁结构易遭到破坏,而有难以修补的部位之一,是交通建设管理方面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发展,由于在桥梁伸缩缝工程的建设中未重视耐久性、在桥梁运营时缺少定期和合理的养护,加上超载、超限车辆现象严重,加速了桥梁结构使用寿命的衰减。 随着大量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不断投入运营,公路桥梁伸缩缝在建设运营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些病害,桥梁伸缩缝病害还具有普遍性,已影响到桥梁的运营安全性和耐久性。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公路桥梁伸缩缝,通过文献调研与实地考察的方式,总结出目前国内伸缩缝存在的主要病害问题及其成因,对伸缩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提出一定意见与建议,并对伸缩缝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2伸缩缝技术的作用
(1)伸缩缝施工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桥梁施工质量,避免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候、环境、维修等因素,出现位移、裂纹等问题,伸缩缝施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桥梁的恢复,保证公路质量及交通安全。(2) 公路桥梁由于长期承受车辆的压力和冲击,极易受到破坏,伸缩缝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公路桥梁受车辆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桥梁使用寿命。(3) 伸缩缝施工技术可以增加桥梁的伸缩性,保证桥梁的稳定,使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公路桥梁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伸缩缝施工技术
3.1切缝
(1) 本工程切缝之前对摊铺的平整度进行检测,确定切缝宽度,针对需加宽切缝的部位,根据检测的结果确定加宽宽度并进行切缝施工,无需加宽的部位直接开始切缝施工,本工程切缝宽度控制在110~220mm。(2) 本工程切缝施工应根据施工图,先精放样,再使用切缝机完成切缝,切缝外的部位用胶带或塑料布进行覆盖,防止切缝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对其他部位造成污染。(3) 在切割过程中,切割表面应平整、直立、无缺口,切缝后用吹风机及时进行吹缝,对吹风机无法处理的部位用清水洗净切缝。
3.2开槽
(1)完成施工材料质量的检查工作,防止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施工效果不达标。(2) 开槽施工过程中关注钢筋预埋工作,为避免出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执行相关任务。在钢筋预埋期间一旦发现存在不合规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調整,对无法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联系现场管理人员,快速处理相关问题,顺利完成钢筋预埋施工,可以有效地规避开槽施工出现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此外,需要在施工阶段布置路障,在施工前根据路面的情况调整施工形式,做好外界因素防控工作,并按照技术流程完成各工序作业任务。
3.3 安装伸缩缝
(1) 按照图纸要求核查每道工序作业的规范要求,并按照文件指示对施工作业进行质量核查,一旦发现存在缝隙过大的情况后必须及时进行整改,否则将会由于路面混凝土施工存在缝隙过大的问题,影响后期工程的顺利实施。(2) 施工人员在此环节中需要明确施工检查形式,掌握各环节的施工要点,确定涉及伸缩缝安装的工作内容,按照施工要求检查伸缩缝尺寸。(3) 施工人员还需要完成不同阶段的标记工作,确定伸缩缝安装位置,同时对多种运输方式及安全性进行科学预判。为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应完成桥梁路面平整度的调节工作,以此提升伸缩缝安装作业质量。
3.4焊接伸缩缝
焊接工作对施工细节的要求较高,在此过程中应控制焊接缝的长度,防止焊接偏差等情况出现。考虑外界环境因素对焊接工作形成的影响,需要在施工中进行环境温度监测,并采用合理的方式将温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焊接工作结束后,切除施工临时固定使用的定位角钢,以便抑制伸缩缝的自由收缩性能,降低伸缩缝自身性能对道路跨线桥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
3.5混凝土浇筑
(1)伸缩装置焊接完成后开始浇筑伸缩缝,浇筑时保证模板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此外,在浇筑时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抗裂剂和抗冻剂,以改善本工程混凝土的性能,确保其使用寿命。(2) 为确保本工程伸缩缝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浇筑伸缩缝混凝土时采用振捣方式,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均匀,防止混凝土起泡。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定期检查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6日常检查及维护
混凝土初凝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浇筑环节就要选好温度环境,确保施工完成后的几天内温度、湿度在适宜范围之内。大部分混凝土初凝之后,要立刻进行覆盖处理,土工布就是较为常见的覆盖材料,同时注意观测当地气温变化情况和趋势,以此为依据进行浇水养护调整,如果初凝后为连续晴天,则可以每 2h 浇一次水,晚上适当减少频率,以 4h 一次为宜 ;若遇上特殊干燥、炎热的天气,则要适当增加浇水频率,以保持土工布湿润为标准。每次浇水都要严格控制水量,若水体流过构造缝,则可能导致水体下渗,要及时采取清理和保护措施。在经过系统的初次养护后,还需采用回弹法等技术进行强度检测,确认强度达到 80% 的标准后,才能开放路段,允许车辆通行。如果受现实条件制约,必须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操作,则要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冻害造成的强度下降问题。日常养护时,要注意检查装置有无堵塞、失效情况,构件连接部位是否松动、锈蚀,伸缩量是否在标准范围内等,一旦发现啃边、噪声等异常,则要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防止病害的蔓延。
结束语
伸缩缝施工技术是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施工环节,对桥梁整体质量影响很大,所以加强其施工工艺控制至关重要,在今后的公路桥梁伸缩缝施工中,要注重施工操作和施工人员的管理,以便有效地保证公路行车安全,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常林源.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伸缩缝施工技术剖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5):132-134.
[2]冀阳雪,徐锐.公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质量技术控制策略[J].门窗,2019(2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