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保护性临时起搏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t123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行保护性临时起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30例AMI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术前行保护性临时起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以右冠病变为主,分别占80.00%,76.92%(52/65,50/65),两组患者梗死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7.69%)较对照组(18.46%)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观察组右冠梗死患者中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比例为6.00%(3/50),低于对照组的21.15%(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观察组发生低血压的比例为12.31%,低于对照组的2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接受预见性护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护理患者有降低的趋势(10.77%比2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5)。

结论

对接受保护性临时起搏的AMI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和低血压的风险,对临床护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调查,总结分析在我国精神卫生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及《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的实施,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约束保护护理管理质量及约束情况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规范精神科约束保护的流程及路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传统常规的约束保护护理措施(对照组)和严格按照精神卫生法及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评审标准执行的约束保护护理措施的落实(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措施对精神
目的探讨压力抗栓泵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颅内压力(IC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9月在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NICU接受治疗的STBI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研究观察时间为术后6 d。研究组在术后前3 d接受压力抗栓泵治疗,第4~6天则停止该治疗,对照组则相反,持续监测所有患者ICP,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ICP
目的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干预对降低其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或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检查53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2例为护理干预组,210例为对照组,分析总结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32例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49例,发生率为9.2%,主要为恶心不适或皮肤瘙痒等症状。男性患者
目的探讨在125I粒子植入病房工作对护士甲状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125I粒子植入病房和某普通病房护士进行甲状腺彩超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5I粒子植入病房和某普通病房的护士甲状腺彩超检查结果异常者分别为24例和29例,甲状腺功能检查指标有异常者分别为7例和6例,两组检查结果经对比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下,在粒子植入病房工作对护士
本研究从学生视角、教学系统和社会大环境三方面分析,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课程在高等中医院校发展中的瓶颈和制约因素,并针对各种制约因素提出若干建议,为中医护理课程的优化提供参考。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合并骨质异常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将100例MM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及统计分析,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以及相关指标,分析合并骨质异常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差异。结果100例MM患者合并骨质异常74例,其中有64例患者存在单处或者多处溶骨性破坏,10例患者合并病理性骨折。不同年龄的MM患者其骨质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1
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逐年增长,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研究证实非药物治疗可延缓其病情进展,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就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的康复护理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运用多种护理风险评估量表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某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9 292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 074例)和干预组(5 2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全管理办法;干预组患者采用各种护理风险评估量表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攻击、自杀/自伤、跌倒/坠
目的评价激光针灸疗法对儿童哮喘患者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Pubmed、MEDLINE、EMbase、AMED、Cancerlit and Cinahl、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数据库,各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2年1月—2015年7月。纳入激光针灸疗法对儿童哮喘患者哮喘控制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即对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并应用穴位按摩和耳穴压豆等中医护理技能。比较两组患者入院1周后的焦虑评分(SAS)及生存质量(QOL-BREF),调查患者的出院护理满意度。结果住院7 d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