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刍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wen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作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在交流与实践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形成积极主动的、轻松活跃的、气氛和谐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增进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树立科学价值观。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要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关键词】中学物理 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191-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实施,新课程理念已经被广大师生接受,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化。而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在物理课程实施中有效开展科学探究学习,需要教师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增强适应现代生活能力为目标,发挥学科优势,把科学探究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从而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一、切实加强对物理科学探究的理解
  物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就其结果来说,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反映的知识体系,就其认识过程来说,其基本特征应当是科学探究。自然界的奥秘只有通过人们的不断探究活动,才能透过自然现象,进而揭示其本质,从而形成科学理论。
  科学探究是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这是因为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环境,提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主动探究自然的环境、条件与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也就促进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
  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虽然《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这些要素是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但不是科学探究学习的必需环节。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只要具有一两个要素,就有了探究性。也就是说科学探究学习不一定是“完整”的。根据要素的多少可以把科学探究学习分为完全探究和部分探究。完全探究能让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学探究不要仅仅为了寻求某一个科学结论。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快得出结论,想法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往教师的思路上引导,至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师们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同时,学生一旦得出了某一科学结论,教师也就宣告本次探究活动结束。这种单纯为追求结论的探究活動是不可取的。诚然,探究过程需要得出某些结论,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精神。
  二、注重生活实际,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标中介绍的很多事例,都是将探究的焦点引导到生活中的。例如:“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自制指南针”等,都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当近。教学之余,我们应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多布置学生利用生活经历来探究新知识、实践新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是如何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性实验而慢慢累积形成的,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从而提升学生利用实验来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三、应选好着力点,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不再以老师的教为核心展开,而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来进行,关注学生是否获得了知识和技能,是否通过物理教学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教师在堂课上,应选好着力点,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让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去探究、去实践、去摸索。
  四、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做好各种实验是关键的一个环节。新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几乎每节课都有配套的演示实验。此外,还有学生分组实验及小实验、小制作等。利用物理实验课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探索。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光的折射》一课中组织学生做“水中捉鱼”的游戏,游戏内容是:用筷子夹悬浮在水中的物体。要求筷子快速人水只能夹一次,每人夹十次,比比谁捉到的“鱼”多,结果很少有人能捉到“鱼”。失败的学生很困惑为什么瞄准了却捉不到鱼,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才能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才能启迪智慧,发现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参与探究。
  五、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高密度,大容量信息的特点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其多种功能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实现教学互动;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模拟特性形象生动地再现物理现象,补充或拓展物理实验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突破难点等等。例如:在讲《电流的磁场》一节时教师可把奥斯特实验以动静交融,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体验科学实验的奇妙,学生对你的这一节课就会产生奇大的兴趣集中注意物理课所学的内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开发制作各种软件,努力提高现代教学技术的利用水平。这样才能使中学物理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
  六、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探究学习的评价应区别传统的一张试卷来完成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给予同等重视,使学生的发展变化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即评价不只关注学生是否探究出结论或结论是否正确,还应记录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投入的程度如何,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学生对他们自己的思考和表现进行评价,可以让他们更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从事计划、实践、监控和纠正等工作,提高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能力;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主要在于形成客观的、集体的标准,而且通过互评与自评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对学生评价的目的在于校正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爱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06)
  [2]吕道志.浅谈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改革[J].文理导航(上旬).2010(1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纷纷提高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投入,以便提供更多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但与此同时,物流企业的人才流动性增高,很多企业抱怨难以招到满意的员工。本文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基于岗位需求分析,通过分析实践教学中的问题,探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岗位需求;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苏东地区地处我国沿海、沿江(长江)、沿线(陇海铁路)三条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外向开拓条件优越,海水、淡水、交通、电力、人力资源丰富.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江苏沿海
摘 要:西气东输天然气站场管道的干燥已经越来越受到业主的关注,因为干燥对于新建压气站的投产以及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高效、高质量完成压气站管道干燥就显得十分紧迫何必要,该文把管道干燥如何在站场既快又好的进行做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 天然气站场 管道干燥技术  中图分类号:TE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a)-00-01  1 管道干
学习日记法是外语教学及外语学习者提高学习水平的一种新颖灵活的方法,该文对学习日记法进行理论介绍及应用实例探究
摘 要:降低线损是电力营销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电力营销的工作就需要加强线损管理,而推广智能电能表的运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线损。文章通过分析智能电表,深入地探析了智能电能表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 线损管理 运用 电力企业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186-0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电网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电力企业的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了满足其需求,电力系统不断升级。分布式发电作为一种现代化、高科技的发电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分布式发电具有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