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准”三要求切实提高中职学生化学分析技能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er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分析是工业分析检验的一项重要技能,需使用到多种仪器,操作比较严谨繁琐。要提高化学分析技能,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笔者在进行多次的技能培训教学中,总结了“精、细、准”三要求,以切实提高中职生的化学分析技能。
  关键词:中职;化学分析;三要求
  在化学分析技能培训教学中,笔者经常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们掌握化学分析的各个操作细节,明了各个操作步骤的规范,但是整个分析实验做完后,得到的实验分析结果误差却很大。综合分析了原因,主要有:学生对滴定分析操作不够严谨,实验的态度作风不够认真细致。为此,只有严格要求学生,加大训练,才能切实提高中职生的化学分析技能。
  一、精——精研吃透每个操作细节
  一个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先由教师进行讲解、示范,学生认真听教师的讲解,看教师示范操作,然后亲自动手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教学中,要求学生精研吃透每个操作细节,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不这样操作会造成什么样的实验后果。如要求学生必须弄明白为什么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润洗后还要用待装的溶液润洗?滴定过程中为什么不能滴定成线?滴定结束为什么不能马上读数?学生只有深入钻研,精通每个操作步骤,并严加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操作技能。
  要使学生对每个操作细节做到了如指掌,精通操作,一是加强理论认识,通过纸笔测验,以填空、判断、问答等题型来评价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二是学生“结对子”操作练习。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一个实训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另外,部分学生羞于向教师请教,即使遇到问题也不会向教师寻求帮助。因此,教学中,精英带头,以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由学生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技能操作,把每个操作细节学精。“结对子”的学习形式不仅能够使各个学生的操作得到及时指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二、细——细致严谨,耐心操作
  细致严谨,耐心操作,强调的是学生对化学分析的实验态度与作风。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要求学生要有严谨的实验态度,实事求是,积极探索,有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然而,实验的过程需要学生付出大量的精力与汗水,尤其是化学分析实验,为得到比较可靠的实验数据,需要平行测定多次,一个实验做下来,往往要耗费几个小时,加上操作步骤繁琐,测定过程就会耗费学生大量的精力。如果没有细致严谨的实验态度,耐心不足,对实验操作贪省求快,必然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如滴定时临近终点,滴定速度没有适当减慢,结果造成不是半滴到达终点,甚至滴定过量。因此,技能培训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也是作为化学分析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作风,第一,要加强化学人文素养的教育。通过化学史的发展、化学家的故事等,以化学家为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例如:以化学家拉瓦锡发现氧气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勤于思考,严谨细致地进行试验,培养学生学习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第二,在实践操作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对同一实验操作要求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练习。例如:用移液管移取溶液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吸(吸取溶液)——擦(擦拭外壁)——调(调节液面)——放(放液)”四个操作要点,直至学生能够熟练调节液面,做到不吸空,不重吸。多次反复的操作练习,能考验学生的耐心,磨练学生的毅力,同时,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学生的操作技能也得到锻炼,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三、准——实验结果要求准确可靠
  诚然,一份化学分析结果失去了准确度就没有了分析的价值。因此,化学分析就必须力求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实验结果的高精密度是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的前提。通过多次平行测定,对仪器进行校正,对多溶液体积进行补正等等,提高实验的精密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误差原因,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并多次实验练习验证结果。
  一个分析实验结果存在着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果学生只会照搬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操作,对实验结果不会进行误差分析,那么学生也就没有真正掌握化学分析技能。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实训教学不能机械般地教学生操作。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教学中,要求学生勤动手、善观察,学会查阅文献,综合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加强学生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培养,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与验证。学生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对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切实提高化学分析技能。
  综上所述,化学分析技能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在练习中,要求学生做到“精、细、准”,以这三个要求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那么学生的化学分析技能必定可以提高。
  参考文献:
  姜洪文.分析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申燕妃(1984— ),女,广西灵山人,本科学历,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药物分析。
其他文献
【摘要】当说话者和听话者用同一种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伴随出现的往往是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作为话语交际的双方,说话者应该对因此产生的语用失误负更多的责任。交际双方如果能采用适当的策略就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发生。  【关键词】说话者 听话者 语用失误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agmatic
【关键词】医古文;专业素养;人文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职教育顾名思义包含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部分,那么它应当以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人才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学好语文一方面是更好的进行专业技术课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