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的思考

来源 :职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新时期如何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7-0179-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位在医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线教师,笔者总结了自身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经验,认为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需要教师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特点,深化课堂教学艺术。具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时代特点,增强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时代性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关心时政,价值取向较好,关注自身发展,关注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思维敏捷、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趋向和行为方式等深刻持久地留有时代的烙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时代和发展的眼光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才能贴近教育的时代特征。只有教学内容和手段贴近了时代特征,才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教学内容融入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等问题,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教师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应紧密联系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的实际, 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高校改革发展和大学生思想实际,这种互动的学习模式鼓励了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价值观和态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也让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带入课堂作为反思和讨论,这种互动使学生在反复思考、检讨和修正中达到了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改善和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只有具备鲜明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前瞻性,才能让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现实力量,才能回答学生在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能够引发学生对当代问题的思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真正地进入到他们的头脑中,变成他们能够理解、接受和喜欢的东西。
  (二)教学方式不在满足课堂讲授,建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课程,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实现多渠道、立体化教学,增强教学方式的时代性
  当今社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网络技术和信息的迅猛发展和瞬息万变。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互联网等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学习和获得信息开辟了渠道,为他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工具。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收集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场所和阵地,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组成部分,占据了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心理空间。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学习效率和生活乐趣的同时也对他们的道德观念提出了新的考验。网络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网上交友倾诉衷肠却也使人更会说谎、网上获取信息却常挡不住不良信息的侵蚀、网上娱乐却使人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迷途的羔羊”。[1]作为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进步,将技术进步的优势更多带到学生中,将网络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教育新的有效载体。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进网络,构建校园网络,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提供服务,吸引学生注意力,开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不要满足于实现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主动、自觉地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
  社会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因此,组织并引导好社会实践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笔者建议可以实行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主,适当开展校内实践教学,采取校外实践与校内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来实行。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还要积极探索除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之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形式。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建设,探索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进行量化考核。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知识点多、内容庞大,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很难面面俱到,故提炼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成为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2]笔者认为各高校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联系学生的具体专业,来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下面笔者以医学院校的学生为例来谈如何把哲学原理与学生专业相联系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效性。对如何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渗透医学知识,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这一问题上,笔者作了如下安排:1.在唯物论中重点讲解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并结合疾病产生的客观性、治疗手段的物质性、时空对医学的意义来讲解;2. 在辩证法中,把联系、整体、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现象与本质列为重点,并配合具体的医学案例来阐述;3. 在认识论中,笔者大胆地把非理性因素列为专题,告诉学生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照顾病人的情绪;4. 在历史观一章,笔者强调科学技术的两面性,通过对克隆人的讨论,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运用好医学中的技术。这种结合医学的专业来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让学生摆脱了“哲学无用论”的错误认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从而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
  另外,笔者还针对医学生中的不同专业又有不同的侧重。例如,对护理专业的学生侧重整体概念,并与整体护理结合起来;对中医学的学生则强调时间,因为采药时间的不同对药材的疗效会有影响。
  这种教学内容因专制宜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课脱离学生实际的状况的局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该课的教学质量。此外,这种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渗透进医学知识、临床案例、医学轶事等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兴趣大增,还开拓了他们的知识面,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把握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增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
  
   (一)贯彻问题——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第一堂课时,笔者首先向学生提出“作为医学生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问题,为回答这一问题,笔者在讲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时,将其处理成为具体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医学的密切联系。通过讲述唯物主义观念是如何促使医学战胜鬼神致病说、整体观和辩证思想是如何指导中医发展的、细胞学说、进化论又是如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基础的事实,既让学生掌握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这一知识点,又让学生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医学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学习哲学原理势必能派上用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提高。
其他文献
老年人群由于骨质疏松的生理改变,髋部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常见疾病,老年髋部骨折在伤后1年内的病死率12%~37%[1]。手术成为目前治疗髋部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麻醉方式首选
系统研究了一种对空气和水稳定的疏水型离子液体[PP13][Tf2N]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电导率变化.在288.15~318.15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离子液体[PP13][Tf2N]在乙醇或正丙醇中的电导
TiO2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按照反应物系的物理形态来分,可以分为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着重讨论了液相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对TiO2纳米材料的合成新方法给予了重点关注.
本文以财务公司为特定的研究主体,为了在加强资金集中管理的基础上,提高沉淀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企业集团的综合实力,分析了财务公司在有价证券投资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
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法"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和阶段,引入一些例子来说明数形结合在不同问题中的应用.
公务员激励机制作为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完善对于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腐败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公务员激
粟谷具有耐旱耐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因其营养全面均衡、价值高,倍受人们青睐。本文阐述了粟谷的高产栽培技术。
<正> 1978年3月和1980年6月,我有机会两次访问太平天国起义的发源地广西桂平金田村和紫荆山,获得了一些有助于太平天国研究的实际见闻。 (一) 金田村位于桂平县北境,距县城二十四公里,汽车渡浔江,过思盘江桥,有沥青公路可以直达。我两次去金田,都是循公路先到犀牛岭。犀牛
介绍SAN装置热油系统原热油输送泵的使用状况,分析高温分离型屏蔽泵的结构特点,以及其在热油系统中使用效果,说明了高温分离型屏蔽泵在SAN装置热油系统中运行可靠,经济效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