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班级品牌到品牌班级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ren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牌班级”的说法,不知滥觞于何时,却被广泛传播。遗憾的是,创建者甚多,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笔者百度了一下“品牌班级”,从结果中发现所谓品牌班级无非是为班级创造一个班名、设计一个班徽、创设一种文化、构建一套制度等的综合体。这些文章展示了形式各异的班名、班徽、班歌、班旗、班训、班口号、班誓约、班文化、班制度、班本课程等,但我不算闭塞的耳朵却没有听说某某学校某某班成为了知名的班级,一如高金英老师的宏志品牌一样。
  或许有朋友会说,谁可以做到高老师的水准?既使你做不到高老师那样,但至少要打造一方或一校名班吧,否则怎敢叫品牌班级?
  华为,我们可以说是品牌手机,说它是品牌,因为家喻户晓。国内生产手机的企业多如牛毛,每个企业都有它的企业名称、文化等一系列类似打造“品牌班级”所涉及的东西。它们生产的手机为何没有成为品牌手机呢?因为它们没有做到“名著一方”,它们的产品质量上不去。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是内涵发展使它具有了品牌的价值,而不是“品牌设计”使企业拥有了品牌。设计的东西,无非是用来识别的“符号”而已。所以品牌班级的打造,并非设计一套自认为可以作为“品牌”的项目即可,而是要使班级具有独一无二的声誉或价值。
  如何才能不断提升班级内涵,让班级成为品牌班级呢?
  这里需要探讨另一个名词——班级品牌。一个品牌企业会拥有诸多品牌,如餐饮品牌企业“外婆家”,其菜的品质、上菜的速度、服务的态度等,都是很多餐饮企业难以比肩的。正是这些企业品牌的组合才成就了“外婆家”这个品牌企业。品牌班级也是一样,它需要从班级品牌入手。而班级品牌最主要的特征不在于它的独特性,而在于它的超越性。也就是说,做同样的事情,你班做的要超出别班几个档次,那么这个项目就成了你班的班级品牌,因为一旦在你们学校提到某个项目,大家自然想到的就是你班,正如大家一提到国产手机就自然会想到华为一样。
  那么,如何从班级品牌来打造品牌班级呢?这里先分享一个理论——“破窗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汽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汽车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汽车过了一个星期还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汽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破窗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碎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公众习以为常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很多人看到“破窗理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防止“第一块玻璃”被打碎或如何尽快修复“第一块被打碎的玻璃”,而忽视了对它的倒用。
  如何倒用“破窗理论”呢?纽约警察布拉顿可以说是“鼻祖”。当时纽约地铁站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地铁犯罪率飙升、重大刑案不断增加的情况,布拉顿没有全面出击,而是全力打击逃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逐渐下降,治安状况开始好转。若把整个纽约地铁当作完全打碎的玻璃窗,布拉顿的做法是“补窗”,补一块玻璃,窗户上就多了一块玻璃,慢慢地补,就可以逐渐将窗户补完整。
  品牌班级的打造过程与此类似。在打造之前,班级在“品牌”方面肯定一无所有。那么我们可以“白手起家”,打造一个个小的班级品牌,最后让诸多班级品牌汇聚出品牌班级。
  具体来讲,班级品牌打造,需要具备下面几个条件:
  节奏性。品牌班级打造绝不是几个班级品牌一下子上马。例如以为设计了班名、班徽等项目,就赶快让学生讨论决定,最终形成方案等。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班级打造可以在短期内实施所有项目。全部都抓的结果往往是什么都抓不好。正如纽约地铁站,如果布拉顿对所有问题全面出击,其结果可能是警察劳累不堪,效果却不明显。这就是很多班主任设计很多项目之后,做了不少努力,最终班级却没成为校内名班或一方名班的原因。从“补窗”入手,有计划、有节奏地打造班级品牌,是走向品牌班级的必由之路。
  由易到难。班级品牌打造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当一个个为孩子们易于接受的品牌打造出来之后,孩子们的内心就会产生自豪感,自豪感的产生是朝下一个品牌进军的动力。我在打造自己班级的品牌时是从早读的声音开始的。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读书卖点力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不难,却可以让早读的声音成为学校的亮点。于是我和各个小组的组长一起,制定了早读的激励方法和早读细则。例如每天早晨在黑板上写上“早读声音最好的组是某组和某组”,一周统计一次,对表现好的前两个组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两周之后,我班早读成了全校早晨最美的风景。诚然,为了提升早读的品位,三周之后,我们将黑板上的话改成了“早读效果最好的组是某组和某组”,把早读效果的检测也纳入考评中来。这样就兼顾了声音和效果,提升了早读的品质。也就有了第一个被全校师生交口称赞的班级品牌。有了第一个品牌,我们就向第二个品牌出发了。第二个品牌是跑步,要求达到军队的跑步水准。目前,在我们学校,一提早读大家就会说到高二七班,一提跑步还是说到高二七班,这两个项目成了我们的班级品牌,因为它们有了让别人认可的“效应”。
  系列性。如果整个品牌班级构建是填满一个框的话,一个个填框的个体品牌就应成系列,因为只有系列的个体品牌才能填满框的空白。如果每一个班级品牌都是超越别人的存在,那么这些班级品牌填满的“框”不就是别人艳羡的大品牌了吗?你的班级自然也就成了品牌班级。在高二七班,我们设计了“早读品牌”“跑步品牌”“卫生品牌”“生态品牌”“宿舍品牌”“组合品牌”“学法品牌”“绅士/淑女品牌”“研修品牌”等九个品牌,内容涉及常规管理、学业提升、生活环境、个体修养等多个方面。如果这些方面都能超越别班,我们不就成为这个学校的品牌班级了吗?
  总之,品牌班级打造,不是给予一个所谓的品牌就可以的,而是在打造出一个个班级品牌之后,让班级品牌的集合成就品牌班级。从班级品牌到品牌班级,这是一条不能走反方向的路。
  (责 编 卢丽君)
其他文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知识是数学的“躯体”,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教育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学生把学习的知识全都忘记了,却获得了那些受用终身的东西。  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受用终身的东西”大概就是指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需要注重本质,淡化形式。题海茫茫,变化的是具体的题目,不变的是题目与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方法,“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依托知识,抓住“灵魂”,把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数学学科教育的启蒙阶段,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优化小学数学教研可以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提高数学素养。同时,有效的数学教学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数学教研,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从日常教学入手。教师要根据日常教學中存在的疑点问题,进行及时探讨。教研组通过开展教研讨论活动,让教师统一思想,共同解决教学难题
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说白了,就是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目标呢?  一、 体现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  讨论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先弄清楚“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與“语言文字运用”的区别。  简单地说,“运用”是目标,“学习”是过程。学校开设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获得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离
年前,我从山区来到城市,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新的教学环境、大班额、繁杂的班级事务,一度让我焦头烂额,成为学校的“落后分子”。那段时光成了我教育生涯中最痛苦的记忆。  就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李书平校长带领我走进了她主持的省教科规划课题《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健康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没有想到,这竟然帮助我走出了困境,找到了自信,逐渐走向了幸福而快乐的教育人生。  一、课题,让我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