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DC/DC变换器控制新方法

来源 :通信电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针对DC/DC变换器的特点,在现有控制和建模方法的基础之上,对DC/DC变换器的现代控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简要讨论了其控制原理,并比较了各种现代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的发展作了一定的展望。
其他文献
串联型有源滤波器的主电路、控制电路出现故障或负载发生短路等情况下如何正确保护整个系统将是滤波装置能否正常运行的一个关键问题。文中叙述了三种保护方案,给出了基于基
分析了串联谐振电容分压输出的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根据给定的指标进行主电路参数的设计,实验结果证明串联谐振电容分压输出逆变电路是良好的软开关逆变器。
文章讨论了大功率充电电源系统设计,主电路采用半桥整流电路,控制核心为单片机系统。对控制系统和关键技术作了详尽分析。
【研究目的】研制利用海拔温差调控种植天麻的技术方案,以求天麻种植科学便捷、经济有效。【方法】根据天麻生长发育的温度理论原理,观测并推算不同海拔高度气温与地温的对应
摘要:阐述了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指出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构成要素包括制定适合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应涵盖学习教育技术理论、掌握教育技术技能、综合应用教育技术等方面,构建包括集中面授、网络教育、课题带动的复合培训模式,创建完善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
研究苯并噻二唑(BTH)诱导苹果抗斑点落叶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诱导抗病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AL)、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关系。用整叶组织透明染色法进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