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兴趣班与幼儿园孩子的成长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lker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45-02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今年的这个班级是我从小小班就带上来的。看着孩子慢慢的长大,不断地进步、变化,我感到非常高兴。但是,从中班开始,班级中的不少家长们就不断的向老师询问一些有关孩子们参加兴趣班的信息,到了大班,更是几乎每个家长都在关心这个问题。 一位妈妈询问道:“现在很多孩子都在外面学英语、讲故事什么的,我们是否要让孩子去上一些课程?”
  还有不少家长因为班级中其他孩子的情况而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焦虑。有位妈妈听自己的孩子说班级里的一个孩子一直受到外国老师的表扬,说他的英语,希望了解这个孩子在那里上的兴趣班,想让自己的孩子去上上那边的课,可能是那里的老师教得比较好。末了,这位家长还强调“老师,你知道的,现在英语太重要了。”
  通过和一些家长电话、当面交流,我能够很清楚的得到这些信息:
  从家长和孩子方面
  (1)孩子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没有很清楚的规划。
  (2)孩子的父母对如何教育孩子还是一知半解。不知道什么时候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只是一味的认为应让孩子多学的东西,多参加兴趣班。
  从外部的大环境方面
  (1)铺天盖地的培训班、兴趣班让家长们产生了焦虑,从该不该给孩子参加兴趣班?到应该去哪个兴趣班?甚至有家长到处打听,哪里的兴趣班效果好,即使孩子的时间已经非常紧张,还硬是挤出时间、“开后门”让孩子参加。
  (2)孩子们周围的环境——大家都在补习,家长们担心,孩子进入了小学,没有办法跟上大家。
  我不能说这些兴趣班的情况,但为了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现在班级中幼儿参与兴趣班的情况、家长对于孩子参与兴趣班的目的、初衷。我设计了一套“有关大班幼儿参与兴趣班情况”的调查表,并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调查表,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通过“班级孩子的‘兴趣班’情况调查”问卷调查,我看到了班级中孩子参与课外培训的情况。分发问卷27份,回收22份,在这22份的问卷中,有效率为100%。
  在调查的22位孩子中,男孩子15人,女孩子7人。曾经参与或者是正在参与兴趣班的孩子有21人,从没有参与过兴趣班的孩子是1人。我们可以看到,96%的孩子都和兴趣班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问卷的调查总,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幼儿参与兴趣班的数量,19%的孩子参与了1个兴趣班,14%的孩子参与了2个兴趣班,19%的孩子参与了3个兴趣班,24%的孩子参与了4个兴趣班,19%的孩子参与了5个兴趣班,甚至有5%的孩子参与了6个兴趣班之多。可见,孩子们平时的生活是如何的忙碌。那么,孩子们对于兴趣班的热爱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呢?是自己的喜好更多还是父母的喜好更多呢? 通过这个“有关大班幼儿参与兴趣班情况”的调查表,我不但了解了孩子们参与兴趣班的情况,更加了解了家长们的心态。
  现在的社会,压力日趋严重,父母们对于孩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娃娃要从小抓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等的想法已经成为了一种潜规则。
  在问卷的调查中,关于选择兴趣班的依据问题中,几乎所有的父母都选择了“孩子喜欢”的选项。但是在“您是出于什么原因让孩子参与这些培训活动?”的问题中,父母们的回答却各不相同。
  通过问卷我了解到,不少家长对于幼儿参与兴趣班还是比较主观的替孩子做选择。38%的家长选择兴趣班的原因是出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而29%的家长希望能抓紧孩子的每一分钟,不浪费孩子的时间。只有33%的家长是从孩子的喜好方面入手。
  至此,我发现家长对于孩子参与兴趣班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孩子的兴趣还是父母的兴趣?
  从调查表中,我们可以发现,还是有一部分的父母并没有照顾到孩子的个性爱好,不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盲目地给孩子报兴趣班。
  误区二:兴趣越多越好?
  从调查表中,我们可以发现,67 % 的父母给孩子报了3个以上的兴趣班,孩子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英语、书法、棋艺、钢琴……什么都学,一部分的孩子甚至什么都没学会。
  误区三:要知识还是能力?
  从调查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父母认为大班的孩子在幼儿园上课或上兴趣班,学知识才是正路。每天问的就是“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可是对于小学生应该掌握的日常生活常识和技能没有当回事,照样包办代替,班级中还有一部分的孩子没能学会系鞋带、整理学习用具等最简单的生活技能。
  误区四:成绩才是硬道理?
  从调查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父母送孩子上兴趣班,就是为了孩子能有超人的成绩,将来好上个名牌小学。这恰恰是他们缺少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常识的表现。学前阶段教育的重点是要教孩子学会听讲,学会同伴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沟通,让孩子喜欢学习、热爱学习。尤其是在集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专注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如果不从小打下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基础,成绩再好也不能适应这个社会。
  我的思考
  从这次的调查问卷中,我想了很多。父母们的心态,作为教师的我非常的理解,而为什么要在幼儿园就让孩子不断地上兴趣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为了进入小学,尤其是进入名牌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是不是学了很多的本领,上了许多的兴趣班就能进入一所理想的小学呢?进入到底需要怎样的准备才能顺利的进入小学呢?
  我觉得,兴趣班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而其目的应该落在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喜好上。而如何顺利的进入理想的小学,如何在进入小学后顺利的学习、生活,孩子们现在到底需要什么呢?我认为,有效地幼小衔接活动正是这些孩子们现在最需要的。
  我们班级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大班下学期,孩子们都面临这样的身份转换:从幼儿园“小朋友”变成一名小学生。他们将要面临的不但是教师的变换、教学场所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接受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都有了颠覆性的变化,不再自由自在,而是有所收敛、有所约束。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中间会有一个落差。每个孩子不一样,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不相同。如何才能让孩子自然的融入小学生的生活,就是我们现在不断努力的方向。
  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着许多的不同差异:
  (1)环境的差异。幼儿园的环境美观、形象和有趣,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环境的固定缺乏吸引力,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2)学习内容的差异。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所学的课程都是有硬性的规定,不管孩子是不是喜欢,都得学习,并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而幼儿园的学习内容更加的自由,也没有一定的规定、要求孩子们一定达到。
  (3)师生关系的差异。幼儿园的老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亲密。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4)教学方法的差异。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我不仅要让家长了解,更加要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帮助孩子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最后,我要说一句,千万不要拔苗助长、操之过急。过多参与的兴趣班往往会让孩子产生厌烦。班级中有个孩子,在老师的眼中是一个聪明、活泼、好学的孩子。但这个孩子有段时间一直处于烦躁、焦虑的状态。在和接送孩子的奶奶交流时,她说因为孩子的妈妈给孩子报了许多的兴趣班,而且孩子回家后不能玩,要再帮孩子补习,所以最近孩子的精神不太好,比较容易发脾气,还希望我们能帮他们劝劝孩子的妈妈。
  作为教师的我,我觉得兴趣班首先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主,不少兴趣班有试听的课程,家长在决定之前,可以让孩子去参加一些课程的视听,看孩子是否有兴趣再决定。同时,家长一旦决定就不能随便放弃,否则孩子容易养成轻易放弃的坏习惯。
  我觉得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更加重要。孩子无论今后如何成长,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固定的时间让他学习,可以看看书、听听磁带什么的,让他形成一个在固定时间学习的习惯。)可带给他们无尽的收获,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就业能力与本科学生还有一定差距,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导致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原因,并从政府、高校、企业和个人四个层面提出了培养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职学生;培养  G7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35-03    我国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和供需
【摘要】高校不同年级学生有不同的特点,高职院校学生学制相对较短,不同年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辅导员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工作重点,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力求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对不同年级学生管理的一些办法和策略。  【关键词】新生;二、三年级学生;毕业生;问题;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建设和发展,农业耕作模式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以户为主的分散式耕作转向集约化、机械化合作社模式,诞生了各类型果蔬、粮食等合作社,提高了耕地的可利用性和农民的富裕程度。丰地果蔬是一家专门种植葡萄的经济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普及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随着丰地果蔬的壮大和发展,其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帮助更多的农民致富。本文首先详细地分析了丰地果蔬合作社的发展
【摘要】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已成为世界教育的主流,中国WTO的加入就表明教育已融入了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必然趋势。融入教育国际化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天,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只有走向国际化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能在国际舞台上立足的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因此,实现国际化教育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47-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这些基本理念清晰地告诉我们:语文具
【摘要】“语言体验”教学模式强调在体验语言的过程中学习外语,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策略水平低下,严重影响目标语言的体验学习过程。建议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加课外活动、系统讲解、实际演练等方法来培养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策略水平,促进目标语言的体验学习过程。  【关键词】语言体验;动机;策略    An Investigation of Learners’ M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