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资深员工,经验丰富、能力强,也很有可能是下一任主管的候选人。可是某一天,办公室忽然来了一位公司重金挖来的同行“高手”,也可能是进了一位伶俐的后起之秀……总之,他(她)的到来让你明里暗里地感到了扑面而来的巨大压力……
听说实习生要留下来
刘强,男,36岁,广告公司职员
我突然听闻跟了自己五个月的实习生林伟,打动了上层决策人物,将要留下来转为正式员工。随后,我发现他一下子从乖巧勤劳的“小弟”变成了嚣张跋扈的“大哥”。以前的谦虚不见了,一副与我平起平坐的样子。每天下班前,林伟都要打一个神秘电话,听得出他是在向领导汇报他一天的业绩和收获。邻座的同事不免语含讥讽:“林伟呀,赵总对你印象深刻,原来是这么来的啊!”更有同事提醒我:“这小子忘恩倒挺快,你可要小心啊,手上的那批客户,可不能让他抢了去!”心念一动,我留意观察才发现有许多从前的重要客户都神秘地蒸发了。后来,还是一位关系很好的客户道出了实情:“你那个实习生比你放得开啊!……”放下电话,我百感交集。我怎么从没想到对这个高傲自私、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的新人留一手呢?!这个昔日的实习生,弄得我空前地不自信起来,连正常的合同上的竞争压力我都归结为是林伟从中作梗,我甚至在考虑是不是要退出江湖……
过来人说:
重塑自信、消除忧虑
其实,作为“职场老人”的刘强有很多优势,例如丰富的经验、良好的人际关系、坚忍的性格等等,这些都是把业务做深做强的关键。刘强要从林伟带来的挫败感中挣脱出来,必须做到两个方面:
1.“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的观念也该改改了
竞争激烈的职场虽谈不上瞬息万变,但也绝不是凭着现有的一切便能一劳永逸的。刘强“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清高与林伟的“好酒也要穷吆喝”,试问究竟哪个才是职业生涯中应有的风范?至少,在一个团队中,争取靠前坐、居中坐,才更能吸引决策者的关注。
2.重打自己的江山
一些重要客户被抢去不假,可刘强不能再动用一切手段把客户从林伟那里抢回来,这样会使刘强一方在以后的合作中处于劣势,也会助长与林伟的对立情绪,造成恶性循环。换个角度来看,其实,原先的客户网放在刘强手里几年不变也会有一个自然老化的问题。人都有惰性,过分依赖过去的关系网而不发展新的客户,久而久之,会使事业处于停滞期。为何不趁此机会重新打造一个新的客户网呢?
指南提示: 沉着应战,扬长避短
1.首先要冷静,千万不能因为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心慌意乱。冷静的好处不单能让你调整状态和思考对策,还能显出你的理智和成熟。
2.在充分了解对方的同时,也要坚定地相信自己。毕竟自己在公司的时间长,这其中的优势不是某一个人仅用一两次出色的表现就能掩盖得了的。而且,你能在公司里待这么长时间,也足以说明公司对你的认可程度。
3.万一遇到对手恶意进攻或带有挑衅的言行,要尽量以委婉又不卑不亢的态度化解,尽量避免与对手正面冲突,这样可以显示出你的大家风范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身为“职场老人”的心态。在与新人的竞争中,既要有赢的信心,也要有输的准备,就算竞争失利也不必气馁。能够承受别人比你强,才是一个成熟的职业人。
“舶来”的部门经理
曼清,女,27岁,外企职员
年初的时候,原来的部门经理跳槽了。我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可心里却非常期待,以我在公司的威望,升职应该是指日可待的。谁知,那天人事经理突然带着一位俊秀的女子走进了办公室,介绍说这是公司重金挖来的“高手”。“高手”笑容可掬地跟大家打招呼。高手?有多高?靠着自己的老关系,我打听到了她的资料:31岁、名牌大学毕业、原某公司驻华南总部资深职员、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就这些吗?也没有什么突出之处啊。我非常郁闷,老板竟然对我的成绩熟视无睹,却“舶来”了一个所谓的“高手”接任部门经理的位置!在策划会上,我总是忍不住跟“高手”对着干。有一次“高手”发言,观点新颖、条理清晰,听得在场的每位职员都频频点头,可我硬是鸡蛋里挑骨头,存心找碴儿,后来我们俩甚至还在会议室里吵了起来。我心里的不快越积越多,非常苦闷。后来老板找我谈话,说对我最近的工作态度很不满意,我心里十分委屈,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
过来人说:
强化核心竞争力
作为“职场老人”,最重要的就是扬长避短,尽早对职场生涯进行再规划,强化自己的竞争力。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甩掉劣势,常存危机感
“职场老人”们最大的劣势就是知识老化,对此,应积极更新知识,适当充电。越是有危机感、压力感,就越是应该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面和职业技能“保鲜”,这样才能立于职场不败之地。
2.放大优势,让“亮点”更亮
“职场老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工作的理解力、办事能力、为人处事能力都比较成熟,工作状态相对踏实,也更有责任感。如果要充分体现出这些优势的价值,就必须对其进行梳理和盘活。所以,进入“职场老年期”时,更要抓住“职场老人”的优势,并在日常工作中将其放大。
指南提示:“倚老卖老”要不得
很多35岁以上的职场人都算得上单位的元老级人物了,正是由于早期他们的奋斗,单位才有了现在的成就和辉煌。所以有许多的“职场老人”都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在单位的作用至关重要,理应得到单位的优待及同事的尊重,特别是那些新来的同事更应该对自己礼让三分。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倚老卖老”心态,在职场中其实是行不通的,时间长了难免会让人生厌,给别人留下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的不良印象。相反,谦和的待人处事作风不仅能给你带来良好的口碑,更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你的威望。
总之,路就在脚下。“职场老人”们,赶快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冲破年龄的枷锁,追求职业生涯的“第二春”。
(编辑/曹雯)
听说实习生要留下来
刘强,男,36岁,广告公司职员
我突然听闻跟了自己五个月的实习生林伟,打动了上层决策人物,将要留下来转为正式员工。随后,我发现他一下子从乖巧勤劳的“小弟”变成了嚣张跋扈的“大哥”。以前的谦虚不见了,一副与我平起平坐的样子。每天下班前,林伟都要打一个神秘电话,听得出他是在向领导汇报他一天的业绩和收获。邻座的同事不免语含讥讽:“林伟呀,赵总对你印象深刻,原来是这么来的啊!”更有同事提醒我:“这小子忘恩倒挺快,你可要小心啊,手上的那批客户,可不能让他抢了去!”心念一动,我留意观察才发现有许多从前的重要客户都神秘地蒸发了。后来,还是一位关系很好的客户道出了实情:“你那个实习生比你放得开啊!……”放下电话,我百感交集。我怎么从没想到对这个高傲自私、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的新人留一手呢?!这个昔日的实习生,弄得我空前地不自信起来,连正常的合同上的竞争压力我都归结为是林伟从中作梗,我甚至在考虑是不是要退出江湖……
过来人说:
重塑自信、消除忧虑
其实,作为“职场老人”的刘强有很多优势,例如丰富的经验、良好的人际关系、坚忍的性格等等,这些都是把业务做深做强的关键。刘强要从林伟带来的挫败感中挣脱出来,必须做到两个方面:
1.“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的观念也该改改了
竞争激烈的职场虽谈不上瞬息万变,但也绝不是凭着现有的一切便能一劳永逸的。刘强“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清高与林伟的“好酒也要穷吆喝”,试问究竟哪个才是职业生涯中应有的风范?至少,在一个团队中,争取靠前坐、居中坐,才更能吸引决策者的关注。
2.重打自己的江山
一些重要客户被抢去不假,可刘强不能再动用一切手段把客户从林伟那里抢回来,这样会使刘强一方在以后的合作中处于劣势,也会助长与林伟的对立情绪,造成恶性循环。换个角度来看,其实,原先的客户网放在刘强手里几年不变也会有一个自然老化的问题。人都有惰性,过分依赖过去的关系网而不发展新的客户,久而久之,会使事业处于停滞期。为何不趁此机会重新打造一个新的客户网呢?
指南提示: 沉着应战,扬长避短
1.首先要冷静,千万不能因为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心慌意乱。冷静的好处不单能让你调整状态和思考对策,还能显出你的理智和成熟。
2.在充分了解对方的同时,也要坚定地相信自己。毕竟自己在公司的时间长,这其中的优势不是某一个人仅用一两次出色的表现就能掩盖得了的。而且,你能在公司里待这么长时间,也足以说明公司对你的认可程度。
3.万一遇到对手恶意进攻或带有挑衅的言行,要尽量以委婉又不卑不亢的态度化解,尽量避免与对手正面冲突,这样可以显示出你的大家风范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身为“职场老人”的心态。在与新人的竞争中,既要有赢的信心,也要有输的准备,就算竞争失利也不必气馁。能够承受别人比你强,才是一个成熟的职业人。
“舶来”的部门经理
曼清,女,27岁,外企职员
年初的时候,原来的部门经理跳槽了。我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可心里却非常期待,以我在公司的威望,升职应该是指日可待的。谁知,那天人事经理突然带着一位俊秀的女子走进了办公室,介绍说这是公司重金挖来的“高手”。“高手”笑容可掬地跟大家打招呼。高手?有多高?靠着自己的老关系,我打听到了她的资料:31岁、名牌大学毕业、原某公司驻华南总部资深职员、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就这些吗?也没有什么突出之处啊。我非常郁闷,老板竟然对我的成绩熟视无睹,却“舶来”了一个所谓的“高手”接任部门经理的位置!在策划会上,我总是忍不住跟“高手”对着干。有一次“高手”发言,观点新颖、条理清晰,听得在场的每位职员都频频点头,可我硬是鸡蛋里挑骨头,存心找碴儿,后来我们俩甚至还在会议室里吵了起来。我心里的不快越积越多,非常苦闷。后来老板找我谈话,说对我最近的工作态度很不满意,我心里十分委屈,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
过来人说:
强化核心竞争力
作为“职场老人”,最重要的就是扬长避短,尽早对职场生涯进行再规划,强化自己的竞争力。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甩掉劣势,常存危机感
“职场老人”们最大的劣势就是知识老化,对此,应积极更新知识,适当充电。越是有危机感、压力感,就越是应该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面和职业技能“保鲜”,这样才能立于职场不败之地。
2.放大优势,让“亮点”更亮
“职场老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工作的理解力、办事能力、为人处事能力都比较成熟,工作状态相对踏实,也更有责任感。如果要充分体现出这些优势的价值,就必须对其进行梳理和盘活。所以,进入“职场老年期”时,更要抓住“职场老人”的优势,并在日常工作中将其放大。
指南提示:“倚老卖老”要不得
很多35岁以上的职场人都算得上单位的元老级人物了,正是由于早期他们的奋斗,单位才有了现在的成就和辉煌。所以有许多的“职场老人”都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在单位的作用至关重要,理应得到单位的优待及同事的尊重,特别是那些新来的同事更应该对自己礼让三分。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倚老卖老”心态,在职场中其实是行不通的,时间长了难免会让人生厌,给别人留下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的不良印象。相反,谦和的待人处事作风不仅能给你带来良好的口碑,更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你的威望。
总之,路就在脚下。“职场老人”们,赶快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冲破年龄的枷锁,追求职业生涯的“第二春”。
(编辑/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