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P-p53融合蛋白对小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ang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不同剂量RDP-p53融合蛋白对小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通过大肠杆菌Rosetta表达蛋白并纯化,SDS-PAGE确定RDP-p53融合蛋白准确性。同时,将昆明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RDP-p53融合蛋白高、中、低剂量组,经腹腔注射给药,摘眼球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RDP-p53融合蛋白在上清和沉淀中均获得表达。ELISA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高剂量组的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成功制备RDP-P53融合蛋白,并为进一步研究RDP-p53融合蛋白抗神经胶质瘤药理作用时给药剂量的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正>心力衰竭是危重症,常由急性心肌梗死(AMI)引发,是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1]。老年AMI患者由于器官功能衰退、基础疾病多、药物耐受性差,在治疗过程中发
目的研究蓝桉软胶囊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方法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选择适宜的程序升温条件对蓝桉软胶囊进行分析。结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包含特征信息的蓝桉软胶囊GC指
为探讨蝴蝶兰(Phalaenopsisspp.)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body,PLB)耐脱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对PLB的平均粒重、含水率、脱水相对湿度、时间、温度、光周期与耐脱水性的关系进行了研
塔斯马依为哈萨克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药物之一,在藏医以及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传统医学中应用也较广泛。由于疗效显著,长期以来受到哈萨克民族的喜爱,成为最常用的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中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均创造性提出并实践了自己的“德治”思想和主张。毛泽东对儒家德治主义进行改造 ,锻炼出无产阶级“德治”观。邓小平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