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地震测报研究新思路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大地震后,报刊、网站上发表了不少针锋相对的文章,引发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争论焦点实质上集中在“地震能否预报”、“地震预报应不应该研究”和“如何应对地震灾害”等问题。笔者在岗时曾涉及应用遥感等新技术进行灾害监测研究,至今仍然关注着蓬勃发展的高新科学技术能否为人类解决面临的挑战提供契机,拟就争论的热点问题谈些个人看法。
其他文献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其中,大科学装置的存在和应用水平,正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具象。
应用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因素:城镇推力和城镇拉力.分析显示:2000年到2004年,影响农民工进城的城镇因素中,城镇推力和拉力
通过对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的发展简述,说明了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带动了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的发展和进步。另外,在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发展的同时,也应注重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的
在现代汉语中,“太君”一词多被用于称呼侵华日军,有时亦泛指日本人。近代以来中国人在使用“太君”一词时,一般具有“长官”之意;从“太君”的发音与使用情况来推断,该词乃
未来的科技产品会在什么地方出现?据美国媒体近日评出的“世界十大科技城市排行榜”,以下的10个城市正让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