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拜物教:“内卷化”的本质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卷化"本来是一个用于描述特定的稻作农业生产模式的社会学术语,目前却在以一种泛化的方式被使用,泛指任何过度竞争的社会现象.这种泛化使用面临着如下理论风险:在社会学家使用"内卷化"的原始语境中,对于"内卷化"的克服往往是以市场经济对于自然经济的替代为媒介的,而在当代社会的很多所谓"内卷化"现象,却恰恰就是资本逻辑运作的衍生后果.因此,对于目前所谓的诸多"内卷化"现象的正确诊断,就必须采用别的话语框架.黑格尔在《逻辑学》中对于"数字拜物教"的批判,以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将为这一话语框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石.
其他文献
基层治理的体制困境考验着基层党政组织韧性。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正是基层党政组织以强化自身韧性为目标,不断回应体制困境的探索性实践。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两种前后相继的环节:其一,认知环节,即从"科层制的内外张力"诊断体制困境,从"权责不等的体制惯性"理解问题形成的机理,从"简约与高效的统一"阐释改革原则;其二,行动环节,即以治权重构实现组织系统的内部优化,以协同治理实现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型构,以服务优先实现组织目标的重新设定。以此为参照,可将乡镇管理体制改革逻辑归纳为政治与行政均衡逻辑、权责匹配逻辑、政社协同逻辑。遵
互联网社会中的"粉丝爱国主义",可以反映出青年作为娱乐消费主义的"粉丝",其个人化的娱乐动机"反常"地转化为对政治"大叙事"积极参与的结构性过程.这体现了互联网社会青年政治参与的自主性特点.具体而言,互联网经济中日益普及的"社群经济"模式,把原本只是情感经济消费者的"粉丝"转变为支撑经济整体的无偿"数字劳动者",这个经济身份及处境导致"粉丝"的娱乐过程同时也成为整合共同利益与自我赋权的过程,使粉丝群体成为互联网领域拥有高度组织化能力和强烈参与需求的群体.在这个决定性的社会基础之上,爱国主义政治议题与粉丝的
"乡村教育"的说法源自明末书院禁毁之后一批文人力图恢复"学在民间""学在山林"传统和格局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村的教育问题和"三农"问题一起成为与"工业"和"城市"遥遥相望的一对坐标性概念.改革开放以来,兴办农村教育遇到的两大掣肘是财政经费相对不足和教师质量相对不高,而后者最终也被归结为"如果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则教育质量会相应提升"的因果关联.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地方财税制度作为基本前提,由政府条块分割的行政组织制度所决定的"县域"作为一个独立单位,组织教育资源,融合市场所释放的自由活动空
期刊
人工智能写作作为数字化时代创意写作的新形态,既是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在写作领域的必然表现,也是创意化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巨大驱力的结果,还是科技生产力和文艺生产力融会的重要时代表征.人工智能写作在本质上是各学科通力合作的集科学性和创意性于一体的"创作"形式.它和人类写作分属不同的写作系统,但人类写作的水平与高度决定了人工智能写作的水平与高度.人工智能写作在引导和服务公共文化或文化创意产业上大有作为,帮助人们获得更丰富的文化享受和更便捷的文化权利,是发展人工智能写作的终极目的和灿烂前景.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关系符合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理论,即经济全球化起着基础性决定作用,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对其有着促进或阻碍的反作用.全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