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诗与宋诗差异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o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谈及“唐”必言“诗”,“宋”必言“词”,这种搭配似乎成为一个定论。尽管人们习惯地认为“诗”是唐朝的代名词,但其实,“诗”在宋代,也自有其特色。而“桥”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中有着深刻内涵及外延的意象,被众多诗人赋予了复杂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本文将从“桥”意象出发,通过唐诗与宋诗中的“桥诗” 对比,从三个方面来探究唐宋诗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唐诗;宋诗;桥
  作者简介:刘颐娇(1995.3-),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02
  “桥,水梁也。从木,乔声”[1]。桥作为中国历史上有着多种形式和功能的建筑,在中国文学题材的宴席上已成为一道耐人寻味的佳肴。早在先秦,《诗经》中就有:“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经·大雅·大明》)。文王造舟为桥,以断渭水,周人颂其英明[2]。自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佳作名扬四海后,“桥”这一意象便为文人所偏爱,在历代诗歌中屡屡成为或现实寄托或情感表达的载体,其中又尤以唐诗为甚,字词境象,臻于化境。宋诗无疑是继唐诗之后的一座丰碑。然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局势也好,唐诗之绝妙难以超脱也罢,宋人已无唐人那种心境,行文之间多有意而为之,难免于风韵上落了下风,但说无独特之处却也不尽然,只能说唐诗宋诗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硕果,各领风骚。
  一、唐诗之韵,宋诗之理
  唐诗主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唐诗之神韵,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宋诗无法与之相比。例如对“桥”这一意象神韵的描摹,宋诗便甘拜下风。唐诗中对“桥”意蕴的刻画含蓄悠远,如:
  “青山隐隐水迢,秋尽江南草未。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杜甫《兵车行》
  无论是漫漫长夜,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空寂,还是初春山村黎明里,霜降板桥时的萧瑟,亦或是兵荒马乱中,被车马扬起的遮天蔽日的尘土遮盖住咸阳桥的窒息,这些看不到摸不着的韵味都仿佛以一种具象的存在印刻在一幅幅生动的画幕上,呈现在读者眼前,使人身临其境,好似诗中之桥触手可及。如此意境,宋诗很难达到。
  然而既然此路不通,宋代文人便另辟蹊径——宋诗喜说理,崇尚议论,将生活中的哲理融入诗中,让人读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梅尧臣提出:“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入诗格。” [4]短短几句话,明确的道出了他的诗学主张,也就是将哲理之“内意”与形象之“外意”相融。宋代文人很多都继承了他的主张。
  “白鱼甘肥网可得,公酒美滑杯可持。临淮使君有闲佚,长桥直度来莫迟。”
  ——梅尧臣《和表臣河南庾署西轩》[5]
  这首诗以桥说理,似乎是描写长桥,实则是劝告人们勿要拖延、等待,将桥之理升华为生活之理,引人深思。
  “铁桥本无柱,石楼岂有门。舞空五色羽,吠云千岁根。
  松花酿仙酒,木客馈山堆。我醉君且去,陶云吾亦云。”
  ——苏轼《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
  苏轼诗的特点是将禅意融入诗中。他将哲理融入铁桥、石楼等具体的意象中,又通过这些意象使得哲理有血有肉,将情感融入其中,而不再是枯燥的说理;能将佛理化入诗中,又使得诗中之景、情、理三者浑然一体,从而使诗作富有理趣的同时又不失形象生动,使人们易于想象和理解。
  “一丸岂虑封函谷,千骑无由饮渭桥。好立功名标竹素,莫教空说霍嫖姚。”
  ——王安石《西帅》
  “江上斋船驻彩挠,鸣茄应满绿杨桥。久为汉吏知文法,当使淮人服教条。”
  ——王安石《送真州吴处厚使君》
  这两首诗的说理并没有由作者直接道出,而是巧妙地借用历史典故,抒发自己的思考,理趣浑然深远。
  可见,唐诗有唐诗之神韵,而宋诗之理趣亦别有一番风味。
  二、盛唐之雍容,两宋之风骨
  唐代万国来朝的气象,太平安乐的环境,使得文人的文风大都受到时代的影响,无论是怎样题材的诗,哪怕是抒发悲情,也带有“盛唐气象”。所以唐诗是雍容的。宋代不一样,时局的动荡,社会的不安,周边游牧民族的威胁,甚至要遭受半壁江山失陷的屈辱,这让每一个宋人都有一种危机感。在唐朝,就算是在描写战乱颠沛流离之类的诗中,时代给予文人的底气也显而易见。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杜甫《野望》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杜甫《狂夫》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温庭筠《杨柳八首·其三》
  这些唐诗,无论是写景、写人们的生活,或是写亲友送别、表达祝愿或痛惜,或是写因战乱与亲人失散、孤独一人,亦或是写因没有生活来源而使家人忍饥挨饿等等情境,都采用夸张的手法、恢宏的叙述,读来使人能够感受到作者尽管在逆境中也能心生豪情的心境。不论手法怎样转换运用,描写怎样富于变化,都给人一种从容道来的感觉。如此雍容丰腴,这就是唐诗的盛唐气象。
其他文献
最近你大概会被MOSChino “TV”H
这一天  我要把自己点亮  不仅为看见明天的幸福  也为了留在昨天的人们  能找到回家的方向  我知道有一朵花  還在黑夜里没有开放  有一道伤疤还没有愈合  有一块冰还没有融化  我必须让自己  亮一些,再亮一些  直至山坡上开满春天的童话  或许,我的手上  只有一本薄薄的诗集  但我相信,里面的每一个文字  都有一种温暖  人们啊,也请你们相信  我是希望的元帅  我是爱情的花匠
摘 要:《红楼梦》中有许多关于香料的描写。书中人物所使用的香料、香具、焚香之法,隐含着其性格特点。从加香技术和香料的用途两个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楼梦》中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红楼梦;香文化;人物;加香  作者简介:张一凡(1999.8-),女,汉,甘肃省甘谷县人,本科学历,辽宁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皮埃尔·卡西拉吉(Pierre Casirghi),是一名出色的舵手,同时也是摩纳哥公主之子兼企业家,现任图加摩纳哥游艇俱乐部的副总裁。作为RICHARDMILLE品牌的第一位航海家品牌挚友,这位年轻的皇室成员将他的两个身份结合在一起,共同赞助了“扬帆远航”(Sail for a Cause)。  对于皮埃尔·卡西拉吉来说,帆船运动是第二天性的选择。他掌舵过多只型号传奇的帆船:VOR70,MOD7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03  1.《打牛湳村》系列作品的同质性  宋泽莱在谈及其小说创作历程时,将小说创作的其中一个时期归为写实主义时期,他说“这是指「打牛湳村」这一系列小说的创作期,共有4篇作品,包括《花鼠仔立志的故事》、《大头崁仔的布袋戏》、《苼仔和贵仔的传奇》、《糶穀日记》”。这4个文本是宋泽莱创作生涯早期的作
新一年的苹果依然保守不住新產品的秘密,于是我们 打探到了2018年WWDC的一些重磅消息……1.新一代iPhone名字盖棺定论  肯定是iPhone XI啊,毕竟 对手微软的操作系统也从 Windows 8直接升级到了 Windowsll,想必苹果专业 起名团队是不会从×(10)落 回9的。2.新一代iPhone可能取消了充电接口  为了推广新推出的AirPods 和AirPower,苹果再次不惜
美国纽约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8年早些时候成功研发了被他们称作“深度万能指纹”的人工指纹。研究人员称它们可以解锁大约1/3的采用指纹解锁的智能手机。  Artificial fingerprints have been developed by researchers who said they could one day be used to hack into(侵入) ever
摘 要:中国的裹脚陋习延续近千年,对于古代女子而言,裹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她们要在漫长的缠足过程中忍受各种“骨断筋破”之痛。显然,这一习俗是男权社会下女性受压迫的结果。而以波伏娃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学派认为:女性不应该继续被男性压迫下去,她们应该要学会解放自己,获得自由。本篇论文将主要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古代的裹脚陋习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裹脚;存在主义女
叹息叠着叹息的故乡里  人们都做了候鸟  装饰着城市人的天空  只有母亲还在煮着炊烟  炊烟像一面旗帜  招展在故鄉的上空  陋室成了宫城  母亲蹒跚着走到门外  向着那旗帜行注目礼  鸟鸣奏起的音乐  在空旷的村里挨户巡查  母亲佝偻的站在那里  像一尊神  我的小村也曾身强力壮  白天举起太阳  夜晚怀抱月亮  如今在秋风中战栗  只剩下门外敬礼的  我的母亲,唯一的老兵  看守旗上系着的我的
摘 要:《小偷家族》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又一力作,剧中主人公的生活,以他们的栖所为分界线,分界线以外,他们是社会一份子,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蛀虫——小偷,而当他们回到家中,面对着亲人,就是亲人们温暖的依靠。善与恶的分界向来不是那么分明。  关键词:善恶;偷窃;人性;阴暗;细节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2--01  看完这部电影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