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热情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实验教学的价值功能的发挥。下文主要围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就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进行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
  前 言
  物理实验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对抽象的概念以及一些复杂的自然规律有着直观的认识,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科目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实验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率。
  一、运用实验教学法的主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是其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实验教学法就是将一些抽象的知识或者是难以理解的规律通过实验演示的方法,来直观的呈现到学生眼前,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验证、质疑,进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了解。
  除此之外,采用物理实验教学法较好的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束缚,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激发学生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二、初中实验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验内容较为单一
  许多物理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都是一味的按照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来进行教学,学生由于事先以及预习了课本,所以对实验的结果有所了解,进而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其中,导致实验教学的效率大大折扣。因此,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另外一种实验方法来证明某个知识点,以达到同样的效果。由于学生事先并不了解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的结果,所以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实验教学课堂较为混乱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观能动性,教师仅仅充当辅导者。所以,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实验课堂疏于管理,导致课堂的氛围较为混乱。这样一来,就导致实验教学不但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探究思考。
  三、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充当教学的主体,采用板书的方式将课本中的知识灌输到学生大脑之中,学生仅仅只能被动的去接受这些知识点[2]。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会过于依赖老师,而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换句话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仅作为一个指导者,学生才是實验学习的主体,切忌颠倒了双方之间的地位。开展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是为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与此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从实验中求新存异,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进行大胆的猜想。如,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其设计为实验课,准备一些凸透镜,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凸透镜的特点,再让学生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在对凸透镜的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对凸透镜的具体特点有所了解,再通过对比自己观察所得出的设想,更加深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知。
  (二)不断创新实验的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束缚,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创新实验方法。实验教学并不仅仅是局限于物理课本之上,还可以做一些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物理实验,来拓宽学生的眼界。此外,在实验教学中,会用到许多的物理器材,那么教师可以自备一些小器材,或者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品等,来开展物理实验活动。这些都比一味的用教材中的实验例子效果要更好。物理这门学科,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够取得高分的,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3]。因此,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实验方法,要敢于转变自己的思维习惯。例如,在开展气体压强的实验中,用酒精灯来对易拉罐中的水进行加热,当罐口出现白雾时,再使用一个面团来将罐口堵住,使易拉罐冷却,那么学生就会发现易拉罐发生了变形。这仅仅是理想中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易拉罐漏气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另一种方法来进行实验,并不非得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实验。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实验的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增强实验教学的自主性
  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那么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就有必要为学生留足思考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之下,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选择实验教材,让他们去独立的完成实验步骤,如果实验失败,那么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提示,让学生再重新去进行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找到正确的方法。然而,有许多物理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就做出了过多的规定,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束手束脚。此外,在实验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防止出现意外,都会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步骤来进行实验,如此一来,就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束缚,在这种循规蹈矩的实验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使得实验教学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结 语
  综上,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物理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过程中不做过多的干扰,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究问题;要不断的创新实验方法,以到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此,就能够充分的发挥实验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扬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54-255.
  [2]靳淑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学周刊,2014,24:129.
  [3]倪天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新课程导学,2016,32:39.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和实际需求得不到有效契合,所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将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策略科学合理地应用,能够促进思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要从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变为不仅关注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习过程、方法、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往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其中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一大难点。语文作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难度相对较大。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从小学
语言是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中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那么,我们班主任又如何在工作中总追求把握这种艺术呢,又怎么才能将这种艺术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呢?一、班主任工作语言
期刊
一、律动及健康情绪、情感的含义rn律动是在音乐的伴奏下的韵律活动,它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等有规律地、反复地做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1]律动教学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