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羟基维生素D与高血压病危险分期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 D),观察非高血压人群与高血压病患者间的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不同临床表现组别维生素D的水平变化,分析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与高血压危险分期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4例非高血压人群作为对照组,内科门诊及住院部3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再将观察组按照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分期标准分为I期组(97例),Ⅱ期组(122例)及Ⅲ期组(126例),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每组血清25-OH-Vit D水平,并分别将对照组与观察组I~Ⅲ期的血清25-OH-Vit D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清25-OHVit D浓度分别为(27.53±8.65)ng/ml和(24.00±8.58)ng/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F=3.64,P<0.05),观察组中I期组、Ⅱ期组和Ⅲ期组的血清25-OH-Vit D浓度分别为(24.47±9.02)ng/ml、(24.10±9.87)ng/ml和(23.42±6.87)ng/ml,3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25-OH-Vit D浓度下降,尤其是Ⅲ期高血压患者血清25-OH-Vit D水平降低较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色系管理在外来医疗器械包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外来器械包3672个,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009-2011年未实施色系管理前的1720包外来医疗器械为实施前组;2012-2014年
欧美国家教育绩效管理已经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他们从中取得的管理经验对我们优化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有很大启示。实施教育绩效管理,旨在提高学校办学效率,这就既需要激发教师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