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儿子 伟大的母亲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llg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4日,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香山别墅,树下斑驳的光影让这里显得格外静谧。
  周遭陡峭的石壁、潺潺的小溪,为这静谧增添了几分与世隔绝的沉寂。
蘇予正在讲解王朴和其母亲金永华的故事

  内院墙上,繁体字书写的“整齐严肃”四个大字和位于正中的徽记,时刻提醒着人们这座建筑物所承载的不可磨灭的历史——1939年10月,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重金将别墅买下,并改造成了军统局重庆临时看守所。从此,香山别墅一楼一底的十余间住房变成了牢房,地下储藏室变成了地牢,防空洞变成了刑讯室,关押了一大批革命志士……
  如今,人们更多地使用“白公馆”来称呼这个地方,昔日的牢房已成为后人缅怀先烈的革命遗迹。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参观者在这里接受灵魂的洗礼;8位讲解员每天要进行20多场讲解,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传递着革命先烈的初心与使命。
  这天上午10点,一场预约讲解时间临近,讲解员苏予带上“小蜜蜂”便携式扩音器,站在参观者面前。
  在苏予的引导下,参观团队移步各监室。在楼上四室,苏予以革命烈士的身份为开头,引出了王朴忠于革命和其母亲金永华继承发扬儿子初心、投身革命事业的故事。
  随着苏予讲解的开始,参观者的思绪也随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回到那段饱经沧桑的历史岁月……
  1921年,王朴出身于当时重庆江北县的一个富裕家庭。他5岁开始读私塾,自幼勤奋好学。中学时代,王朴目睹国家忧患、民族危机,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在复旦中学和复旦大学求学期间,王朴通过《新华日报》接触到了马列主义著作,让他对社会和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思考。
  毕业季来临,就在不少同学选择出国留学之时,家境优越的王朴以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对共产党的认识了解,毅然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
  1946年,王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地下党重庆北区工委委员,主要负责统战和宣传工作。当时,地下党交给王朴一个任务,要他办一所学校,让这所学校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成为一个掩护地下党员的秘密活动据点。
金永华入党时留影

  办学校需要钱,可钱从哪儿来?王朴想到了母亲金永华。
  面对儿子的请求,富甲一方的地主金永华并不清楚儿子的真实目的,只是认为办学是造福一方百姓的事,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就这样,王朴办起了莲华小学和志达中学,这两所学校掩护了一大批中共地下党员和爱国人士,成为地下党的活动据点。后来,王朴还创办了南华贸易公司,将所赚得的钱全部捐献给地下党。
  1947年,重庆川东地下党为了牵制国民党兵力决定发动武装起义,需要一大笔经费购买枪支弹药。就在地下党为筹措这笔经费而发愁的时候,王朴想到了自家的田产,想到了母亲金永华。
  当时,母亲金永华对儿子王朴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已略知一二,但当得知要变卖自家田产时,一时难以接受。
  要知道,在那个视田产如命根的年代,卖田产,那就是败家的行为,为此,金永华几夜都没睡好,人也明显地消瘦了。这时,王朴开始做起了母亲的思想工作,让母亲坚信他所做的是正确的事,是为国家民族造福的事业……就这样,金永华先后变卖了家中田产,折合黄金近2000两,全部交给了地下党,支持地下党购买枪支弹药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
  在革命事业迅猛推进之际,1948年6月,王朴却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先后被关押于渣滓洞和白公馆。
  在狱中,王朴知道自己活着出去的可能性很小,或许将要和心爱的家人永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托人从监狱里带出口信给母亲和妻子。
  王朴叮嘱母亲要继续支持学校发展,并向妻子提出为孩子取名“继志”,期望孩子能继承革命志向……
  1949年10月28日,王朴被国民党公开枪杀于重庆大坪刑场,牺牲时年仅28岁。
  一个多月后,重庆解放。重庆市政府的同志带着2000两黄金的银行汇票,到金永华老人家中去归还当年的借款。
  手捧着烈士荣誉证书,看着儿子的遗像,金永华泪流满面。
  面对政府的慰问,金永华老人说了这样的话:“我出生于光绪末年的1900年,经历了许多历史变迁。从创建莲华学校开始到迎来解放,我无时不受到党的关怀、鼓励!特别是我儿子王朴,是他用鲜血和生命激发了我认识共产党,了解共产党,是他教育我跟党走!王朴不仅是我的儿子,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导师。”
  当政府的同志拿出2000两黄金的银行汇票要归还给金永华时,金永华老人沉思了片刻,她抬起头来,用颤抖的双手擦去眼角的泪水,缓缓地说道:“我把儿子交给党是应该的,现在要享受特殊是不应该的;我变卖财产,奉献给革命是应该的,接受党组织归还的财产是不应该的;作为家属和子女继承烈士遗志是应该的,把王朴烈士的光环罩在头上作为资本向组织伸手是不应该的。”
  在场的同志无不为金永华的这种诚恳、大义而感动,最后这笔钱上交给了国家。
  解放后,金永华一直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在重庆市政协工作期间,她利用自己家的两栋楼房办起了儿童福利院,而自己却住在只有几平方米的过道小屋里。
  1984年,84岁的金永华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92岁临终前,老人欣慰地说道:“我现在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了,我可以放心地去见我的儿子了。”
  说到这儿,这段讲解结束了,但参观团队却无一人离开。他们驻足在这个曾关押过王朴的监室里,凝视着王朴和金永华的生平事迹,满怀敬仰……
其他文献
蓝耕荒(右)展示父亲蓝蒂裕就义前的照片  你——耕荒,  我亲爱的孩子;  从荒沙中来,  到荒沙中去。  今夜,  我要与你永别了。  满街狼犬,  遍地荆棘,  给你什么遗嘱呢?  我的孩子!  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  把祖国的荒沙,  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这是红岩英烈蓝蒂裕牺牲前在狱中写给儿子蓝耕荒的一份遗嘱,一首满含深情、充满期望的小诗《示儿》。  2019年6月6日,C
仔细品读毛泽东的诗词,你会发现,能够从这些诗词中,感悟到毛泽东崇高的人生境界,汲取到许多正能量。“毛泽东诗词值得细细品读”  “要读懂毛泽东,方法很多、渠道很多。可以从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角度,以他的诗词作为切入点。”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副院长汪建新说,不同的人都可以从毛泽东诗词中得到感悟和启发,领导干部可以感悟出为政之道,老百姓可以学习为人之道、处世之道。  毛泽东的诗词值得我们反复细细品读,因为它
想象以下,只需一个APP,足不出户便能解决你的衣食住行问题,这种方便高效的生活是不是很惬意?  这种未来感十足的生活方式便是智慧社区所带来的魅力。  何为智慧社区?即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提升社区的安全性和生活的便捷性,集安全、智能、便捷、健康、和谐为一体的社区生活圈。  2016年初,渝北区仙桃街道携手重庆有线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了智慧社区项目。  自智慧社区建成以来,同盛路社区林里3000小区为
2017年9月8日,我被市中药研究院选派到万州区龙驹镇花坪村任第一书记。从科研机构来到深度贫困村,我的生活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进村赴任时,我看到的是一个空巢化、老龄化严重,缺乏劳动力的“空壳村”。这里既没有脱贫致富的产业,也没有可供运输和出行的硬化道路。要带领2000多人脱贫致富,我感到身上的压力特别大,担子特别重。  为制订花坪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我和村干部一道,对全村大走访,弄清了村民们的贫
李本茂出生于1927年,蒋帅出生于1991年,两人相差了整整64岁。  1946年,李本茂怀揣着以法救国的追求,考入原朝阳大学,由此与“法小姐”结缘;2009年,蒋帅带着对正义的向往,步入西南政法大学,成为法学学子。跨越两个时代的人,因为法律,开始有了交集。  1980年,饱经风雨的李本茂终于圆了律师梦,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律师;2016年,蒋帅从西政毕业,成为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作为司
★路径三:全产业发展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要素,丰富产品供给,推进业态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2019年4月19日,南岸区一办公楼内。  天色渐暗,牛鲶刚刚开完紧急会议。  “咕——”唱着“空城计”的肚子提醒牛鲶该吃饭了。他收拾好东西,准备前往龙门浩老街枣子湾片区。  入夜,这条老街展示着撩人的姿态。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五彩街灯,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上的星星
11月5日至6日,重庆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意见》《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决议》。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是贯彻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任务作出的具体部署,是重庆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你的工作和生活,将因《意见》《决议》而改变。  依法行政——告别“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决议》原文:要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
“购”  ——依托“一带一路”,重庆已打造多条国际物流通道,以前市民只能在“海淘”网站上找到的商品,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不仅能仔细挑选,价格也更低廉。如今,“一带一路”让市民的餐桌越来越丰富,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  时至今日,重庆咖啡交易中心高级咖啡师任淑君仍对2017年10月12日那场“守成咖啡2017新产季杯测分享会”念念不忘。  在那次分享会上,任淑君品尝到了著名的巴拿马翡翠庄园的咖啡一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集中展示“中国之制”,深刻聚焦“中国之治”,充分凸显“中国之智”,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中国之制”源自伟大实践  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对未来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作了制度化的探索,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纲领
今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入了第40个年头。  潮涌东方40年,若要问改革开放带给中国最显著的变化都有哪些,那么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一定是答案之一。  作为改革大潮中一朵耀眼的浪花,40年间,中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重庆,民营经济也从“微不足道”发展到占据“半壁江山”,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创业的主体力量、吸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