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过于强调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致使师生和生生间缺乏互动性,体育教师的教学施令学生不能够有效回应,学生的内心真实学习需求得不到体育教师重视,最终不利于构建高效小学体育教学。为此,小学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有效教学模式,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性,在锻炼学生身体器官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感,全面培育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有效互动;策略
体育作为一项运动性教学活动,互动征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师生及生生之间生成有效互动,才能够真正把运动的共享性、共存性、共生性彰显出来,也才能够体现体育教学的力量之美。特别是,随着小学体育新课标的发布,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互动性被提上日程,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立足新课标教学要求,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推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性,营造浓厚小学體育教学课堂,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确保小学体育教学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一、 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互动性的意义
(一) 有利于营造浓厚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
一旦小学体育教师把教学中的互动性提升起来,就打破了以往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中师生和生生缺少沟通交流的界限,很容易拉近师生及生生间的距离,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促使他们愿意以民主、温和、包容的处理方式去共同推进小学体育教学活动,那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助友爱、团结一致的浓厚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就自然而然地得以形成。
(二) 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有效互动性小学体育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性小学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中,不仅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确立和认可,而且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和内在学习规律也得到尊重,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设置不再由小学体育教师主观上随意决定,而是围绕着学生成才成长为基准而科学地规划设计。可想而知,以生为本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推进,势必会得到学生的喜欢和共鸣,也势必会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最终有助于构建高效小学体育教学。
二、 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互动性的策略
(一) 游戏活动体育教学策略
从本质上讲,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富含游戏性、活动性的教学,再加上其竞技性和团体性特征明显,很容易把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性调动起来,为此,小学体育教师要采取游戏活动体育教学策略。
例如:在进行小学身体协调训练这一课时教学时,体育教师采取拔河比赛游戏活动,让学生直观体验身体协调的重要性。首先,为了把拔河要领和技巧讲授给学生清楚明了,体育教师以现场式示范演示代替以往的理论性教学指导。体育教师以学生的身高、体重、身体素养为标准组建两个拔河小组,体育教师在充分估量自己的力量之后,去掉其中一队学生人数由自己加入,开展拔河比赛。这样的教学设计,一下子把学生的好奇心和求胜心大大调动起来,没有体育教师参与的一队卯足了劲头要把体育教师参与的一队打败,然而,经过无数次尝试,没有体育教师参与的一队总是以失败告终。这个时候,体育教师就以自己的动作给学生详细讲解拔河比赛中手和足的动作、身体下沉度、用力点等注意细节,并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惑点。这样的师生间现场教学演示,不自觉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在师生间形成了一种平等对话,促使学生愿意注意听从体育教师关于拔河比赛要领的引导。而后,体育教师当裁判,让两队挑选相同人数的队员进行正式较量,两队余下的队员各自充当拉拉队加油,当体育教师的哨音落下,两队队员各自喊着“1、2、1、2……”号子协调自己的队形奋力向自己的一方拉去,经过激烈地竞争,胜败在两队中很快见分晓,当然是队员整体协调力、团结力和平衡力差的一队落败,另一个队胜利。而落败的一队又不服输,队员之间经过私下积极沟通交流、重新调整队形和战略后开启了第二局,很快第一局落败的一队获得了胜利,并在胜利中体会到互助合作、齐心协力、步调一致的重要性。最后,两队队员不断调整战略和布局开展了一局又一局激烈又紧张的比赛,胜负在双方之间转移。对于胜败的原因,学生早已深有体会,当体育教师询问起时,纷纷向体育教师谈起自己的体验和想法,体育教师对于学生们的回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的自信心大受鼓舞,对进一步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更高了。
(二) 情感交流性体育教学策略
情感交流是最为直观、最为有效的人与人互动交流形式,一旦互动性情感在交流双方形成共识,就能够形成一种直达人心底的力量,催人不断奋进向上。教师是学生心中最为敬重、最为崇拜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牵动着学生的感官神经,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变化。尤其是,教师健康的心态有助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因此,在日常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对于围绕身边的学生要经常性给以关怀的眼神、温和的语气,或者鼓励性的拍拍肩膀动作去同他们形成亲密互动,那么,学生就会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指导给予积极的回应。例如:在小学立定跳远这一课时教学时,对于本身身体素养差,且有紧张情绪的学生,体育教师要创造愉快轻松的对话场景,安慰学生就是一个尝试而已,跳不过不意味着什么。如果学生在立定跳远中不小心摔倒,体育教师及时检查他们的身体是否受伤,并引导其他学生给予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在一旁协助,就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关心关爱,就会一扫不快或者郁闷心情与师生共同面对困难,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三、 结语
毋庸置疑,小学体育教师采取有效策略推进教学的互动性,是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深化革新的现实性要求,也是小学体育教师与时俱进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教学探索。只有小学体育教师提升了教学的互动性,才能够把体育教学的生动性、活动性、趣味性挖掘出来,也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体育学习需求,最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东阁.关于体育教学中互动性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2):269.
[2]孙志宇.小学体育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5(4):110.
作者简介:
李万英,重庆市,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一小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有效互动;策略
体育作为一项运动性教学活动,互动征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师生及生生之间生成有效互动,才能够真正把运动的共享性、共存性、共生性彰显出来,也才能够体现体育教学的力量之美。特别是,随着小学体育新课标的发布,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互动性被提上日程,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立足新课标教学要求,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推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性,营造浓厚小学體育教学课堂,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确保小学体育教学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一、 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互动性的意义
(一) 有利于营造浓厚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
一旦小学体育教师把教学中的互动性提升起来,就打破了以往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中师生和生生缺少沟通交流的界限,很容易拉近师生及生生间的距离,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促使他们愿意以民主、温和、包容的处理方式去共同推进小学体育教学活动,那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助友爱、团结一致的浓厚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就自然而然地得以形成。
(二) 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有效互动性小学体育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性小学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中,不仅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确立和认可,而且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和内在学习规律也得到尊重,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设置不再由小学体育教师主观上随意决定,而是围绕着学生成才成长为基准而科学地规划设计。可想而知,以生为本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推进,势必会得到学生的喜欢和共鸣,也势必会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最终有助于构建高效小学体育教学。
二、 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互动性的策略
(一) 游戏活动体育教学策略
从本质上讲,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富含游戏性、活动性的教学,再加上其竞技性和团体性特征明显,很容易把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性调动起来,为此,小学体育教师要采取游戏活动体育教学策略。
例如:在进行小学身体协调训练这一课时教学时,体育教师采取拔河比赛游戏活动,让学生直观体验身体协调的重要性。首先,为了把拔河要领和技巧讲授给学生清楚明了,体育教师以现场式示范演示代替以往的理论性教学指导。体育教师以学生的身高、体重、身体素养为标准组建两个拔河小组,体育教师在充分估量自己的力量之后,去掉其中一队学生人数由自己加入,开展拔河比赛。这样的教学设计,一下子把学生的好奇心和求胜心大大调动起来,没有体育教师参与的一队卯足了劲头要把体育教师参与的一队打败,然而,经过无数次尝试,没有体育教师参与的一队总是以失败告终。这个时候,体育教师就以自己的动作给学生详细讲解拔河比赛中手和足的动作、身体下沉度、用力点等注意细节,并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惑点。这样的师生间现场教学演示,不自觉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在师生间形成了一种平等对话,促使学生愿意注意听从体育教师关于拔河比赛要领的引导。而后,体育教师当裁判,让两队挑选相同人数的队员进行正式较量,两队余下的队员各自充当拉拉队加油,当体育教师的哨音落下,两队队员各自喊着“1、2、1、2……”号子协调自己的队形奋力向自己的一方拉去,经过激烈地竞争,胜败在两队中很快见分晓,当然是队员整体协调力、团结力和平衡力差的一队落败,另一个队胜利。而落败的一队又不服输,队员之间经过私下积极沟通交流、重新调整队形和战略后开启了第二局,很快第一局落败的一队获得了胜利,并在胜利中体会到互助合作、齐心协力、步调一致的重要性。最后,两队队员不断调整战略和布局开展了一局又一局激烈又紧张的比赛,胜负在双方之间转移。对于胜败的原因,学生早已深有体会,当体育教师询问起时,纷纷向体育教师谈起自己的体验和想法,体育教师对于学生们的回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的自信心大受鼓舞,对进一步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更高了。
(二) 情感交流性体育教学策略
情感交流是最为直观、最为有效的人与人互动交流形式,一旦互动性情感在交流双方形成共识,就能够形成一种直达人心底的力量,催人不断奋进向上。教师是学生心中最为敬重、最为崇拜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牵动着学生的感官神经,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变化。尤其是,教师健康的心态有助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因此,在日常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对于围绕身边的学生要经常性给以关怀的眼神、温和的语气,或者鼓励性的拍拍肩膀动作去同他们形成亲密互动,那么,学生就会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指导给予积极的回应。例如:在小学立定跳远这一课时教学时,对于本身身体素养差,且有紧张情绪的学生,体育教师要创造愉快轻松的对话场景,安慰学生就是一个尝试而已,跳不过不意味着什么。如果学生在立定跳远中不小心摔倒,体育教师及时检查他们的身体是否受伤,并引导其他学生给予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在一旁协助,就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关心关爱,就会一扫不快或者郁闷心情与师生共同面对困难,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三、 结语
毋庸置疑,小学体育教师采取有效策略推进教学的互动性,是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深化革新的现实性要求,也是小学体育教师与时俱进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教学探索。只有小学体育教师提升了教学的互动性,才能够把体育教学的生动性、活动性、趣味性挖掘出来,也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体育学习需求,最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东阁.关于体育教学中互动性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2):269.
[2]孙志宇.小学体育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5(4):110.
作者简介:
李万英,重庆市,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