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

来源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Mi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末,国学大师刘文典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一次新生入园时,热心的刘文典主动替负责内务的老师为学生们安排宿舍,还帮他们设计床位和各种物品的摆放,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第二天就有学生反映,他们宿舍的一名室友要求重新摆放床位。刘文典闻讯后解释说,宿舍狭长,床铺自东朝西摆放,既有利于通风又有效利用了空间。两张书桌并排放在窗户下,采光很好,很适合读书写字。然而,要求重新摆放床位的学生却低头不语,似乎仍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刘文典气得直摇头,索性甩袖而去。
  当天下午,刘文典又来到宿舍,不仅同意了那名学生提出的要求,还向他道了歉。这让大家不解。
  “我自认为没有什么设计比目前的更合理。”刘文典笑着说,“但当我回去查看学生档案时才发现,这名学生是维吾尔族人,而在维吾尔族的习俗中,最忌讳的就是睡觉时头东脚西。再合理的标准也不能凌驾于别人的习惯和风俗之上呀!”
其他文献
古人阅读多为纸质文本,最早还只能是携带不便的羊皮、竹简等。而眼下的我们,手机、网络、电子阅读器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且十分便捷。  但我以为,手机、网络之类的阅读虽然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却是一种浅阅读,要进入深阅读状态,达到一定的思考、创新层次,还是纸质文本最佳。  古人的阅读方式虽然单一,但他们对待知识怀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将书本看得十分神圣,阅读之前,总得焚香净手。“敬惜字纸”,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