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断增加的英语学困生使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愈来愈困难,同时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给学生的后续发展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笔者通过采取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加强课外辅导等措施对于解决英语学困生学习上的困难和引导他们走出困境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走出困境
一向以来,农村小学在英语教学上比较薄弱,再加上近年来,小学英语教材向“广、深、难”方面又进了一层,因而英语教学在农村小学普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一、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
(以我所教的五年级某班为例)
1.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班上约有1/6的学困生
这是由38位学生组成的班集体。以一次普通的100分制的测验为例,80分以上有18人,合格以上有27人,40-59分段内有3人,30-39分段内有2人,30分以下有6人。40分以下的学生就有8人,这些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困难不言而喻。
2. 教材特点
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新且信息来源广,渗透多学科知识及切合生活,内容来源于世界各地有趣的风俗及文化。其内容设计新颖、灵活,渗透了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难度。设计的练习要求基础扎实,以能力型题目为主,因而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
二、“帮扶”学习的目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部分明确指出:“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所以英语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而“帮扶”的目的是让学困生能有扎实的基础,适应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成绩,为其终身学习打基础。
三、“帮扶”学习活动实施方案
1. 道明现状,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首先向学生言明:英语很早就被认定为一门必修学科;在我们的升学、就业中英语地位重要。与其被它牵着鼻子走,不如现在下功夫攻克它。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所谓“爱屋及乌”。
3. 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帮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自信是人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才能最大限度发掘自身的潜力。
(1)改进教法,发展所长
由于小学学生好动、贪玩,在教学方法上笔者作了一次大“改革”。英语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学科,每次课后,常常给学生一个情景,让学生自由组合,编辑对话,下节课作表演。这样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满足他们的表演欲。在表演过程中,常常会有让全班捧腹大笑的情景,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师生间的距离再拉近一步。
(2)课外辅导打基础,课堂学习树信心
学困生一般有这样的特点:基础偏差,对语言的感受力较低,理解、思维、反应较慢。但只要下功夫,这些学生还是可以赶上来的。因而课外辅导一般重于加固基础,在节奏放慢中求理解,取得进步为大前提。先从音标着手,解决单词拼读的困难,然后对大量的单词、短语识记,为加强理解铺路。知识点的辅导立足于旧知识的巩固,新知识的超前接触。例如:现在全体学生的课程进度是5B Module2 Unit 5,因而辅导练习的设计是:5B Module2 Unit 5的知识要点的超前练习,目的是解决这部分学生因基础与理解能力不足而造成的知识更新遗漏的补缺和降低即将要学的知识难度的方法。在课堂上对这部分学生加大关注的力度。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练习题目让他们有发挥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找回学英语的感觉。
(3)作业上的分层处理和课外生生间的“帮学”
根据学生的水平,分成好、中、差三个档次,在教学中分层照顾,在作业布置上也分层布置,让学困生扎扎实实地学些东西。对学困生的作业布置一般是识记单词、词组,一些当天学过的基础知识练习,或背几个句型、重点句子。只要上课专心,作业难度是不大的。这样,学习上的难度减低了,学生个别的困难变成老师和同学与他们一起面对,畏难情绪少了,自信心增强了。
(4)分层测试,让学生能体验“成功”
学生的测验,一般一单元一次为宜。为帮助学困树立信心,我常利用A、B卷的分层测试。A层学生考查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B层学生考查单词、短语识记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因而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做B卷的学困生,因为有辅导,所以对测试内容的理解比较透彻,测验成绩比不分层前有很大的提高,一般学生能高出十多分,有的甚至获得从未试过的“合格”分数。因为尝到了“甜头”,促使他们不断努力学习。
4. 多元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设计活动有趣,学生自然会投入课堂,在课堂上,笔者经常用以下形式吸引学生:
(1)教唱英文歌。为学生购买英文歌曲光碟,精选世界名曲,学唱“哆来咪”“伦敦桥”等英文歌曲。
(2)观看英文小电影或卡通片,如“灰姑娘”“狮子王”“小鹿斑比”等。
(3)每节辅导课一条英语谚语或格言
格言含义广博深邃、恒久隽永,催人奋进。例如:No pains,no gain!(不劳无获!);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Man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 5. 学法上的指导
我国有句古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英语的教学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教师与其填鸭式地满堂灌,期望每天通过短暂的课堂四十分钟把英语相关的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倒不如想办法充分发掘学生本身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英语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关于方法的教学。
(1)指导预习
向学困生指导预习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学习惯。例如:结合课文里的生词和语法,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注明难点,以便课堂听课时解决重点问题。
(2)指导复习
及时复习,总结归纳所学过的语言知识,以巩固所学知识减少遗忘;自编一本错题集,对遗漏知识加深记忆。
(3)丰富词汇量,增强语感
①丰富词汇量。要求学生每天早上、晚上各记忆五个单词或短语。为防遗忘,抄在卡片上随身携带,发现遗忘及时补记。把记熟的卡片贴在卧室的墙壁上,过一段时间再复习,增加再现,减少遗忘。
②增强语感。每天进行朗读的习惯,学习外语必须进行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求在早晨、晚睡前或平时的零星时间进行朗读。所谓“百读成诵”,学生读书流利了,平时用英语表达就能冲口而出。
四、实验结果
平时的考查结果表明:
1. A、B两组的学生差距明显缩小。部分学生采用B卷测试取得80分或以上的好成绩,达到了转做A卷的水平。(注:B卷达到80分或以上者,可转做A卷)
2. 经过语言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并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
经过一学年对学困生的英语辅导,使我认识到:考虑到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教师要组织对学困生的辅导活动,并附以生生间的“帮学”活动。通过合作学习,使A组学生帮B组学生的同时,不但巩固了原有知识又提高了自身能力,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表现的机会,都能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贾冠杰,马寅初,姜宁.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谢寒芳.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有效策略[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02).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走出困境
一向以来,农村小学在英语教学上比较薄弱,再加上近年来,小学英语教材向“广、深、难”方面又进了一层,因而英语教学在农村小学普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一、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
(以我所教的五年级某班为例)
1.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班上约有1/6的学困生
这是由38位学生组成的班集体。以一次普通的100分制的测验为例,80分以上有18人,合格以上有27人,40-59分段内有3人,30-39分段内有2人,30分以下有6人。40分以下的学生就有8人,这些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困难不言而喻。
2. 教材特点
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新且信息来源广,渗透多学科知识及切合生活,内容来源于世界各地有趣的风俗及文化。其内容设计新颖、灵活,渗透了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难度。设计的练习要求基础扎实,以能力型题目为主,因而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
二、“帮扶”学习的目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部分明确指出:“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所以英语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而“帮扶”的目的是让学困生能有扎实的基础,适应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成绩,为其终身学习打基础。
三、“帮扶”学习活动实施方案
1. 道明现状,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首先向学生言明:英语很早就被认定为一门必修学科;在我们的升学、就业中英语地位重要。与其被它牵着鼻子走,不如现在下功夫攻克它。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所谓“爱屋及乌”。
3. 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帮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自信是人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才能最大限度发掘自身的潜力。
(1)改进教法,发展所长
由于小学学生好动、贪玩,在教学方法上笔者作了一次大“改革”。英语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学科,每次课后,常常给学生一个情景,让学生自由组合,编辑对话,下节课作表演。这样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满足他们的表演欲。在表演过程中,常常会有让全班捧腹大笑的情景,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师生间的距离再拉近一步。
(2)课外辅导打基础,课堂学习树信心
学困生一般有这样的特点:基础偏差,对语言的感受力较低,理解、思维、反应较慢。但只要下功夫,这些学生还是可以赶上来的。因而课外辅导一般重于加固基础,在节奏放慢中求理解,取得进步为大前提。先从音标着手,解决单词拼读的困难,然后对大量的单词、短语识记,为加强理解铺路。知识点的辅导立足于旧知识的巩固,新知识的超前接触。例如:现在全体学生的课程进度是5B Module2 Unit 5,因而辅导练习的设计是:5B Module2 Unit 5的知识要点的超前练习,目的是解决这部分学生因基础与理解能力不足而造成的知识更新遗漏的补缺和降低即将要学的知识难度的方法。在课堂上对这部分学生加大关注的力度。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练习题目让他们有发挥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找回学英语的感觉。
(3)作业上的分层处理和课外生生间的“帮学”
根据学生的水平,分成好、中、差三个档次,在教学中分层照顾,在作业布置上也分层布置,让学困生扎扎实实地学些东西。对学困生的作业布置一般是识记单词、词组,一些当天学过的基础知识练习,或背几个句型、重点句子。只要上课专心,作业难度是不大的。这样,学习上的难度减低了,学生个别的困难变成老师和同学与他们一起面对,畏难情绪少了,自信心增强了。
(4)分层测试,让学生能体验“成功”
学生的测验,一般一单元一次为宜。为帮助学困树立信心,我常利用A、B卷的分层测试。A层学生考查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B层学生考查单词、短语识记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因而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做B卷的学困生,因为有辅导,所以对测试内容的理解比较透彻,测验成绩比不分层前有很大的提高,一般学生能高出十多分,有的甚至获得从未试过的“合格”分数。因为尝到了“甜头”,促使他们不断努力学习。
4. 多元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设计活动有趣,学生自然会投入课堂,在课堂上,笔者经常用以下形式吸引学生:
(1)教唱英文歌。为学生购买英文歌曲光碟,精选世界名曲,学唱“哆来咪”“伦敦桥”等英文歌曲。
(2)观看英文小电影或卡通片,如“灰姑娘”“狮子王”“小鹿斑比”等。
(3)每节辅导课一条英语谚语或格言
格言含义广博深邃、恒久隽永,催人奋进。例如:No pains,no gain!(不劳无获!);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Man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 5. 学法上的指导
我国有句古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英语的教学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教师与其填鸭式地满堂灌,期望每天通过短暂的课堂四十分钟把英语相关的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倒不如想办法充分发掘学生本身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英语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关于方法的教学。
(1)指导预习
向学困生指导预习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学习惯。例如:结合课文里的生词和语法,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注明难点,以便课堂听课时解决重点问题。
(2)指导复习
及时复习,总结归纳所学过的语言知识,以巩固所学知识减少遗忘;自编一本错题集,对遗漏知识加深记忆。
(3)丰富词汇量,增强语感
①丰富词汇量。要求学生每天早上、晚上各记忆五个单词或短语。为防遗忘,抄在卡片上随身携带,发现遗忘及时补记。把记熟的卡片贴在卧室的墙壁上,过一段时间再复习,增加再现,减少遗忘。
②增强语感。每天进行朗读的习惯,学习外语必须进行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求在早晨、晚睡前或平时的零星时间进行朗读。所谓“百读成诵”,学生读书流利了,平时用英语表达就能冲口而出。
四、实验结果
平时的考查结果表明:
1. A、B两组的学生差距明显缩小。部分学生采用B卷测试取得80分或以上的好成绩,达到了转做A卷的水平。(注:B卷达到80分或以上者,可转做A卷)
2. 经过语言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并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
经过一学年对学困生的英语辅导,使我认识到:考虑到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教师要组织对学困生的辅导活动,并附以生生间的“帮学”活动。通过合作学习,使A组学生帮B组学生的同时,不但巩固了原有知识又提高了自身能力,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表现的机会,都能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贾冠杰,马寅初,姜宁.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谢寒芳.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有效策略[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