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学生只能在家里学习,我们一线教师响应国家关于“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摇身变成“教学主播”,成为线上教学的“逆行者”。因为是第一次进行线上教学,一系列的问题便摆在老师的面前。如何实现线上教学的效果,这是所有一线老师最关注的问题。而线上教学效果的反馈直接体现在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上,所以教师需要在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两方面下功夫。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一些试探性的研究。
关键词:线上教学 作业设计 层次性 趣味性 启发性 小组合作
线上教学已经有一段时间,老师和学生都已经适应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语文学科教学期间,我一直在努力摸索,希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经过不断地反复实践,我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的探索小有成效。简言之就是:丰富多彩的作业设计,灵动高效的作业批改。
一、作业设计要丰富多彩
(一)层次性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比如,我们要求学生用手抄报、绘画形式完成作业,但是部分同学的绘画能力比较弱,可能没有办法完成这样的作业。那怎么办呢?我尝试引导这部分学生采用朗诵、制作等实践性活动来完成作业,并发送到钉钉班级群,集赞最多者获得“冠军”荣誉称号。布置作业时,我设计“居家隔离手抄报”,通过让不同层次的孩子根据自己的选择,充分表达自己对战役前线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军人、志愿者等“逆行者”的尊敬和爱戴,让孩子们认识到他们才是我们心目中的“明星”,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这样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事实证明,这样分层次的作业设计,学生完成的效果十分理想。
(二)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和欲望的学习和作业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因此,我根据语文教材的需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些有趣的作业,如在古诗词课文学习中设置一场“短视频诵读比赛”,要求家长配合孩子。这种“亲子互动”式作业让学生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我愛做”,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新型、有趣的作业也激发了很多家长的兴趣,他们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兴致勃勃地参与孩子的诵读表演。家长们当导演,当化妆师,当摄影师,当观众……丰富的角色变化不仅让家长体会到老师教学的不易,体验到老师的辛苦,并用实际行动尊重老师的劳动,给孩子做出了榜样。当然,有比赛,就要有激励。所以比赛后,我专门在钉钉班级群里评出一、二、三等奖,设计出富有班级特色的电子版奖状,直接发给学生,让孩子在家也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从而在班级形成高涨的学习热情。
(三)多样化
小学语文作业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运用丰富的形式开展学习和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地感知、获取知识。我尝试改变作业的单一形式,把听、说、读、写与游戏、绘画、制作、表演、朗诵等形式巧妙地融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样的作业设计非常符合孩子的个性特征,把语文技能的培养和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当然,作业的效果也显而易见,学生们都兴趣盎然地完成了作业,而且作业非常精彩。
(四)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不用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些理念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宅”家抗“疫”,“停课不停学”,在特殊时期,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适应线上教学的模式。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教学效果始终都是教师和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尤其是作业——作为衡量教学的一种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线上教学的模式中,实践性作业特别有助于学生把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通过新颖有趣的方式,布置实践性作业。如春节后学习年俗,布置习作《包饺子》,让家长配合学生完成制作饺馅、和面、擀皮、包饺子的程序,学生在参与劳动的全过程中获得了劳动成果的快乐,有实践,有体验,有收获。
二、作业批改要灵动高效
作为一线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业负责,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我批改作业时注重利用评语、留言等跟学生互动。通过互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幸福和快乐,努力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点。
线上教学以来,我发现批改作业的学问可大了!通过批改作业,老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调整线上直播答疑的方案,为辅导学生提供直接准确的依据;还可以让学生主动、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及时订正,补缺补差。
对于线上教学这种新模式,网上批改作业比在校批改劳动量更大,就作业反馈这一项就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我们一线教师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在坚持的同时寻求更高效的方法。如何让批改作业这个环节在线上教学中发挥其有效的功能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效果很突出。
(一)批改作业要有一定的启发性
对于线上教学作业的批改,我改变了线下教学打“√”或“×”的常用方式,因为这样的方式缺乏激励性,还有可能挫伤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一个“×”无法让其知道错在哪里。于是我利用钉钉群的家校本功能进行作业批改的新尝试,当我批改到既工整又正确的作业时,就把它评为优秀作业,而且留言,比如:“这次作业完成得非常棒,老师感受到了你辛苦的付出,认真的孩子才优秀。”“今天点点滴滴的付出,将会成为明天优秀的基石”……当我批改到有错误的作业,就在学生出错的地方用波浪线、问号之类的符号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同时利用钉钉群家校本的语音批改功能,进行语音讲解,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如果有句子需要修改的,我就拍个小视频,边讲解边修改,通过家校本发给学生,效果非常好。大部分家长还在钉钉群给我点赞:“这是一对一的教学啊!”线上批改作业,不仅及时反馈了学习情况,还让我感受到特殊时期批改作业的特殊方式带来的快乐和效果。 (二)及时反馈作业的批改,必要时进行二次批改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初步检查,而批改是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个主要手段。线上教学,学生居家学习,老师见不到学生,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纠正,必然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怎么办?通过几天的实践,我觉得作业的批改必须反馈及时。我每天的语文课是上午8:20-8:40开始网上授课,下课开始布置适量的作业。线上等同学们提交作业,及时批改,并在笔记本上做好批注,分析原因。下午三点开始在钉钉群直播,进行针对性讲解,对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出错的同学给予指正和鼓励,强化“只要功夫深,铁杵也可磨成针”的学习态度。
讲解完作业后,我把有错误的作业“打回”给学生,要求他们订正后再“提交”,我再做二次批改。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同学,就利用钉钉软件“视频通话”,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教师先了解孩子的困惑点,再解答孩子的疑点,进行二次讲解,可达到比较完美的效果。这样一来,家长都很放心,不必再为孩子的居家学习而焦虑了。
(三)重视作业中的错误,把错误当成契机
线上教学期间,有的家长比较忙,不能及时把老师批改的作业反馈给学生,我就用“家校通知”的方式及时提醒家长,让孩子及时获得评语信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要求他们把错
题抄到纠错本上,以便有针对性地纠错、复习。当我在手机上批改到错误较多的作业,就立刻电话联系,与该生进行交流沟通。为加强巩固,我还在学生错题旁边单独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补充练习,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练习,这样的方式对作业出错较多的学生有很好的提点效果。同时,我也认真做好批改记录,积累经验,把作业中的错误当成契机,更好地教育学生、提高自己。
(四)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家长互批互改
为有效地协助教师线上教学,我尝试建立小组,并且把家长也发动起来。建立小组后,指定组长,分组召开钉钉“视频会议”,进行结对批改作业,请作业工整认真的同学家长分享孩子的学习经验。很多家长很积极地参与进来,并且深有感触。比如,李世杰同学的妈妈看到优秀作业的展示后说:“郁涵諾同学的作业太优秀了,让我感到很惭愧。”她表示以后会好好陪伴孩子学习。还有些家长和同学留言:“老师您辛苦了”“你是最美逆行者”“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学习”……看到班集体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作为老师,我甚是欣喜。这是我线下教学从未用到的方法,合作学习促使了大面积的收获,可谓累并快乐着。
总之,疫情形势下,我在作业设计和批改上所做的探索,切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作业的有效性,实现了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但是,在线教学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方式,我们主要的教学方式还是课堂教学。我认为,线上教学有它的特殊性,也有它的优越点,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拓展,技术装备可以优化课堂面授的方式和效果。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我相信对线上学习的更深层次探索一定带来更令人惊异的效果。
                        关键词:线上教学 作业设计 层次性 趣味性 启发性 小组合作
线上教学已经有一段时间,老师和学生都已经适应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语文学科教学期间,我一直在努力摸索,希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经过不断地反复实践,我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的探索小有成效。简言之就是:丰富多彩的作业设计,灵动高效的作业批改。
一、作业设计要丰富多彩
(一)层次性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比如,我们要求学生用手抄报、绘画形式完成作业,但是部分同学的绘画能力比较弱,可能没有办法完成这样的作业。那怎么办呢?我尝试引导这部分学生采用朗诵、制作等实践性活动来完成作业,并发送到钉钉班级群,集赞最多者获得“冠军”荣誉称号。布置作业时,我设计“居家隔离手抄报”,通过让不同层次的孩子根据自己的选择,充分表达自己对战役前线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军人、志愿者等“逆行者”的尊敬和爱戴,让孩子们认识到他们才是我们心目中的“明星”,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这样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事实证明,这样分层次的作业设计,学生完成的效果十分理想。
(二)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和欲望的学习和作业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因此,我根据语文教材的需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些有趣的作业,如在古诗词课文学习中设置一场“短视频诵读比赛”,要求家长配合孩子。这种“亲子互动”式作业让学生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我愛做”,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新型、有趣的作业也激发了很多家长的兴趣,他们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兴致勃勃地参与孩子的诵读表演。家长们当导演,当化妆师,当摄影师,当观众……丰富的角色变化不仅让家长体会到老师教学的不易,体验到老师的辛苦,并用实际行动尊重老师的劳动,给孩子做出了榜样。当然,有比赛,就要有激励。所以比赛后,我专门在钉钉班级群里评出一、二、三等奖,设计出富有班级特色的电子版奖状,直接发给学生,让孩子在家也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从而在班级形成高涨的学习热情。
(三)多样化
小学语文作业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运用丰富的形式开展学习和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地感知、获取知识。我尝试改变作业的单一形式,把听、说、读、写与游戏、绘画、制作、表演、朗诵等形式巧妙地融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样的作业设计非常符合孩子的个性特征,把语文技能的培养和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当然,作业的效果也显而易见,学生们都兴趣盎然地完成了作业,而且作业非常精彩。
(四)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不用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些理念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宅”家抗“疫”,“停课不停学”,在特殊时期,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适应线上教学的模式。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教学效果始终都是教师和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尤其是作业——作为衡量教学的一种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线上教学的模式中,实践性作业特别有助于学生把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通过新颖有趣的方式,布置实践性作业。如春节后学习年俗,布置习作《包饺子》,让家长配合学生完成制作饺馅、和面、擀皮、包饺子的程序,学生在参与劳动的全过程中获得了劳动成果的快乐,有实践,有体验,有收获。
二、作业批改要灵动高效
作为一线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业负责,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我批改作业时注重利用评语、留言等跟学生互动。通过互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幸福和快乐,努力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点。
线上教学以来,我发现批改作业的学问可大了!通过批改作业,老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调整线上直播答疑的方案,为辅导学生提供直接准确的依据;还可以让学生主动、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及时订正,补缺补差。
对于线上教学这种新模式,网上批改作业比在校批改劳动量更大,就作业反馈这一项就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我们一线教师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在坚持的同时寻求更高效的方法。如何让批改作业这个环节在线上教学中发挥其有效的功能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效果很突出。
(一)批改作业要有一定的启发性
对于线上教学作业的批改,我改变了线下教学打“√”或“×”的常用方式,因为这样的方式缺乏激励性,还有可能挫伤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一个“×”无法让其知道错在哪里。于是我利用钉钉群的家校本功能进行作业批改的新尝试,当我批改到既工整又正确的作业时,就把它评为优秀作业,而且留言,比如:“这次作业完成得非常棒,老师感受到了你辛苦的付出,认真的孩子才优秀。”“今天点点滴滴的付出,将会成为明天优秀的基石”……当我批改到有错误的作业,就在学生出错的地方用波浪线、问号之类的符号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同时利用钉钉群家校本的语音批改功能,进行语音讲解,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如果有句子需要修改的,我就拍个小视频,边讲解边修改,通过家校本发给学生,效果非常好。大部分家长还在钉钉群给我点赞:“这是一对一的教学啊!”线上批改作业,不仅及时反馈了学习情况,还让我感受到特殊时期批改作业的特殊方式带来的快乐和效果。 (二)及时反馈作业的批改,必要时进行二次批改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初步检查,而批改是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个主要手段。线上教学,学生居家学习,老师见不到学生,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纠正,必然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怎么办?通过几天的实践,我觉得作业的批改必须反馈及时。我每天的语文课是上午8:20-8:40开始网上授课,下课开始布置适量的作业。线上等同学们提交作业,及时批改,并在笔记本上做好批注,分析原因。下午三点开始在钉钉群直播,进行针对性讲解,对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出错的同学给予指正和鼓励,强化“只要功夫深,铁杵也可磨成针”的学习态度。
讲解完作业后,我把有错误的作业“打回”给学生,要求他们订正后再“提交”,我再做二次批改。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同学,就利用钉钉软件“视频通话”,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教师先了解孩子的困惑点,再解答孩子的疑点,进行二次讲解,可达到比较完美的效果。这样一来,家长都很放心,不必再为孩子的居家学习而焦虑了。
(三)重视作业中的错误,把错误当成契机
线上教学期间,有的家长比较忙,不能及时把老师批改的作业反馈给学生,我就用“家校通知”的方式及时提醒家长,让孩子及时获得评语信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要求他们把错
题抄到纠错本上,以便有针对性地纠错、复习。当我在手机上批改到错误较多的作业,就立刻电话联系,与该生进行交流沟通。为加强巩固,我还在学生错题旁边单独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补充练习,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练习,这样的方式对作业出错较多的学生有很好的提点效果。同时,我也认真做好批改记录,积累经验,把作业中的错误当成契机,更好地教育学生、提高自己。
(四)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家长互批互改
为有效地协助教师线上教学,我尝试建立小组,并且把家长也发动起来。建立小组后,指定组长,分组召开钉钉“视频会议”,进行结对批改作业,请作业工整认真的同学家长分享孩子的学习经验。很多家长很积极地参与进来,并且深有感触。比如,李世杰同学的妈妈看到优秀作业的展示后说:“郁涵諾同学的作业太优秀了,让我感到很惭愧。”她表示以后会好好陪伴孩子学习。还有些家长和同学留言:“老师您辛苦了”“你是最美逆行者”“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学习”……看到班集体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作为老师,我甚是欣喜。这是我线下教学从未用到的方法,合作学习促使了大面积的收获,可谓累并快乐着。
总之,疫情形势下,我在作业设计和批改上所做的探索,切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作业的有效性,实现了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但是,在线教学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方式,我们主要的教学方式还是课堂教学。我认为,线上教学有它的特殊性,也有它的优越点,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拓展,技术装备可以优化课堂面授的方式和效果。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我相信对线上学习的更深层次探索一定带来更令人惊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