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历史记忆能力提升的有效举措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liang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45-01
  
   历史的一切思维都必须建立在对历史基础知识记忆的基础之上,因此,历史学科离不开有效记忆。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促进历史学习水平,笔者在教学中的举措是:
  
   一、激发兴趣——学生历史记忆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在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中,兴趣记忆则是学生历史记忆的前提。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一是做到导入激趣。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新课一般非常重要。如在讲述“鸦片战争”一节时,我给学生播放录像《林则徐》,从听觉和视觉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有力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录像的播放必须简短,否则会出现喧宾夺主之感。然后着重指出:“鸦片战争爆发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下的对外殖民侵略的必然结果,而林则徐的虎门硝烟仅起到了导火线作用”。采用与课文有关的传闻、秘史,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们对历史小故事非常感兴趣的特点导入激趣,甚至让学生提前预习,通过阅读课本、同学相互交流、查找课外资料等多种途径进行整理搜集,在演讲的过程中,我稍加点拨、进行指导、适时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缩短了与史实的距离,对比较枯燥的历史学习能产生亲近感。
   二是做到情境激趣。利用相关插图加以渲染,烘托气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例如,讲到《苏联的经济改革》里面的赫鲁晓夫改革时,我让学生翻开地图册,指引他们看赫鲁晓夫拿着玉米棒子的图片,当时学生就惊呼:“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玉米”我就从中引导他们了解玉米运动的情况,从而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玉米运动也是导致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局面混乱的原因之一。对有用的图片做适当的介绍,能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强化了重点内容,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记忆力。
   三是做到考点激趣。学生学习历史,从某种意义上不可能回避高考这个问题。在历史教学中遇到一些重点课,在导入新课时,我会强调每一章节的重要性,把考纲中提到的高考要点告诉学生,让学生清楚每章的重点。在讲述《罗斯福新政》这部分时,我会作这样的交待:①罗斯福为什么要新政?②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③这些措施解决了哪方面的问题?能否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④产生了哪些影响?⑤指出美国新政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斯大林模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似之处,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这种方法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学习这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同哪些章节有联系。学生明确了目标,注意力就集中,讲述课文时,就会有意识的注意这些方面的知识,记忆力水平也能相继提高。
  
   二、科学助记——学生历史记忆的关键
  
   科学的助记方法是学生历史记忆的关键所在,笔者在教学中常常采用以下两种助记的方法:
   (一)有节奏地复述助记。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有节奏地复述,是提高记忆力良好的捷径。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学生很容易会混淆一些基础知识。很多学生采用机械记忆方法,收效不大。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谐音法记忆。学生在提高了学习历史兴趣的同时也记住了相关知识。例如在讲到八国联军侵华时,很多学生记不住八国究竟是哪八国,我就教他们运用谐音法记忆:饿的话,每日熬一鹰——俄、德、法、美、日、奥、意、英。学生听完,顿时哄堂大笑。既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记住了这八个国家。
  (二)有情节的简图助记。利用图示,可以化繁为简,连横合纵,有利于提高空间识记能力。唐代安西都护府图中一些地点,学生在测验时往往张冠李戴,我采用图示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简图绘制速度快,直观性强,绘完后教师略加演示学生便可记住。天山北属北庭都护府,以南属安西都护府,四镇中,上为碎叶,下为于阗,中为疏勒,安西都护府初设在高昌,后移至龟兹。寥寥数言把方位交待得清清楚楚,学生识记起来也得
  心应手,而且不易混淆。
  
   三、理解记忆——学生历史记忆的核心
  
   理解记忆是学生历史记忆的核心所在。在教学中,我着力做到:
   (一)在问题的解决中加深理解记忆。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一般会在他们阅读教材前,引导他们看一些史料,设计不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会围绕着课本的重点内容而展开,然后层层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从而在提高解题能力的同时把握重点知识。例如在讲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我首先给大家讲了一段史料,然后我指引学生看书:为什么列宁等人会幻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他们有何理论依据?结果如何?运用这些史料,学生更能理解为什么说新经济政策是落后的俄国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它新在哪些地方,中国的改革开放又有哪些措施借鉴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
   (二)在要领的把握上加深理解记忆。我们还可以通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提升学生的记忆水平。在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的记忆上,我会要求学生记住这二十个字:确定方针、停止口号、肯定讨论、重心转移和拨乱反正。提示学生是什么方针、什么口号、什么讨论、什么重心、纠正什么。用这种简单的方法却可以记住很长的内容。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克服死记背的现象,让学生的历史记忆成为一种快乐的活动、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38-01     什么是双语教学?对此问题众说纷纭、各家不一。不过有一点基本相同,即在教学中同时采用汉语和第二种语言(一般是英语,这与我国的教育现状有关。)进行教学活动。但是谈到如何施教时,从教人员对此颇多疑惑。笔者在此不揣鄙陋,对中学非英语学科的双语教学进行简单探讨,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广大同仁,望批评指
摘 要:新课程教学更需要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和探究合作的能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设计预习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鞭策和提高。教师备课时会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教学过程得失进行理性分析,通过体会、感悟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关键词:初中英语 有效预习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42-01     新课程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贯彻新课程理念成为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新理念指出: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自主地获取知识。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新教学方法的尝试:    一、注重改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39-01    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之余,努力学习和探索各种教学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语教学。尽管如此,英语教学的总体情况却不尽令人满意。目前,国内外的英语教学界进行了高度的专门研究工作,从不同角度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笔者不揣冒昧,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作一系统的分析研究。  
摘 要:微分中值定理在高等数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应用是高等数学的教学重点、难点。本文给出了运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等式、不等式以及运用微分中值定理和两面夹定理进行极限计算的一般方法,使学生们明确了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罗尔定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柯西中值定理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43-01     一、等式